2015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03709
-
试述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实质。
-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试述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
试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
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
简述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
-
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
-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
- B.实行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 C.建立完全纯粹的公有制经济
- D.实行严格管控的计划经济
-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
-
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 A.按劳分配
- B.按需分配
- C.平均分配
- D.定量分配
-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的纲领性文件是()。
- A.《共产主义原理》
- B.《共产党宣言》
- C.《哥达纲领批判》
- D.《国家与革命》
-
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
-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 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 C.被统治阶级的意愿决定的
- D.统治阶级的压迫决定的
-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是()。
- A.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
- B.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
- C.实现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
- D.不断发展社会的民主与法制
-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是指()。
- A.资本主义国家中处于垄断地位的银行资本
- B.资本主义国家金融领域中流通的所有资本的总和
- C.资本主义国家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的总和
- D.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资本
-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
- A.实现充分就业
- B.稳定币值、汇率和物价
- C.促进市场总供需平衡
- D.推动经济发展与增长
-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 A.政党制度
- B.法律制度
- C.国家制度
- D.选举制度
-
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大体可分为()。
- A.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 C.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 D.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 A.使用价值
- B.剩余价值
- C.价值
- D.交换价值
-
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
- A.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
- B.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
- 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 D.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
-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 A.人的道德品性
- B.人的经济地位
- C.人的价值追求
- 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 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
阶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首先是一个()。
- A.经济范畴
- B.政治范畴
- C.文化范畴
- D.交往范畴
-
在生产关系的诸要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产品的分配方式
-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 C.产品的交换方式
- 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这句话强调的是()。
- A.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
- B.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
- C.社会存在根源于社会意识
-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
- A.黑格尔
- B.费尔巴哈
- C.马克思
- D.恩格
-
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承认实践标准()。
- A.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
- B.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 C.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 D.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
能动反映论区别于机械反映论的根本标志是()。
- A.肯定思维能正确地反映存在
- B.认为认识过程是纯粹的观念创造
- C.肯定思维对存在的决定作用
- D.认为认识过程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
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这表明()。
-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
- B.意识是客观事物本身
- C.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性
-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
“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句话说明()。
- A.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
-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 C.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
- D.理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感性认识
-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 A.实践主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 B.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 C.实践是个人日常生活的活动
- D.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两个,一个是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 A.发展的观点
- B.对立统一的观点
- C.实践的观点
- D.辩证否定的观点
-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承认()。
- A.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 B.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 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其中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 B.德国古典哲学
- C.近代英国哲学
- D.近代法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