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二)考前密押试卷
-
在问卷设计中,问题的形式有哪几种?请分别至少举一例说明。
-
社会理论有哪些特点?
-
试比较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的优缺点。
-
论述社会研究选题的标准。
-
问卷设计中问题的排序设计应遵循哪些规则?
-
在进入访谈时,容易出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
-
内容分析的优点是( )
- A.比较容易做对比研究和趋势研究
- B.成本低、省时省钱
- C.便于重复研究
- D.允许研究者对一段历史时期内发生的过程进行定量研究
- E.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 A.有回归关系未必有相关关系
- B.相关是回归的必要条件
- C.有相关关系未必有回归关系
- D.无相关关系必无回归关系
- E.无回归关系必无相关关系
-
社会研究的选题过程一般从哪几个方面去确定?
-
以下属于单变量的实验设计的是( )
- A.完全随机多因实验设计
- B.后测设计
- C.拉丁方设计
- D.前测后测设计
- E.四组设计
-
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应进行交谈而停止提问( )
- A.需要帮助对方说话
- B.需要解除交流对象的恐惧不安
- C.失去说话的机会或忘了所谈的问题
- D.为了正确地把握对方的思考
- E.为了鼓励对方
-
以下关于信度和效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
- B.信度是效度的充分条件
- C.一个测量工具要有效度就必须有信度
- D.没有信度就不会有效度
- E.有了信度不一定有效度
-
在访谈控制中,对问题中立的追问方式包括( )
- A.复述问题
- B.复述回答
- C.表示理解和关心
- D.停顿
- E.一个中立的问题或评估
-
判断抽样经常被用于哪些研究场景( )
- A.特别能提供信息的独特个案
- B.调查单位内部有较复杂的隶属关系
- C.总体兵有较强的同质性
- D.很难以接近的特殊人群
- E.选取某种特殊个案类型
-
在社会研究中,理论假设的来源可以是( )
- A.社会研究过程中的前期探索性调查
- B.对以前文献的分析
- C.人们的生活经验或常识
- D.研究者的主观想像
- E.对定量调查资料做的推论统计分析
-
在理论检验过程中对假设命题进行推演的目的主要有( )
- A.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理论假设命题的真实意义
- B.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以直接进行经验测量的变量
- C.澄清概念的真实含义
- D.使命题能够更好地反映客观实际
- E.对复合概念加以分解
-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内容可大致分为( )
- A.社会研究的方法论
- B.社会研究的研究方式
- C.社会研究中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 D.收集资料的方式
- E.社会统计方式
-
把一组数据按照其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处于最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是( )
- A.权数
- B.平均数
- C.中位数
- D.众数
-
小概念事件的概率度被称为( )
- A.置信水平
- B.置信度
- C.置信区间
- D.显著性水平
-
用得最多也是最重要的离中量数是( )
- A.异众比率
- B.四分位差
- C.标准差
- D.全距
-
在统计表中,如果不应有数字时,应用( )表示。
- A.0
- B.-
- C.…
- D.×
-
与其他定量分析相比,内容分析的主要缺点是( )
- A.不便于重复研究
- B.费时、费力、费钱
- C.信度和效度难以保
- D.编码困难
-
文献法是一种( )的研究方法。
- A.参与性
- B.非介入性
- C.历史性
- D.现时性
-
为了发现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社会研究者常常采用( )的方法。
- A.大量应用文献分析
- B.理论抽象、理论概括
- C.缩小调查范围
- D.更精确的抽样
-
在进行内容分析时,分析单位是根据( )来确定的。
- A.研究内容
- B.研究方法
- C.研究目的
- D.研究对象
-
下列哪些现象适合进行实验研究( )
- A.官员贪污
- B.贩卖人口
- C.暴力对青少年的危害
- D.性别偏见的影响因素
-
研究报告要点的摘录和对所研究的现象与问题的总结性概括分别是( )
- A.摘要和结论
- B.结论和摘要
- C.导言和主题
- D.主题和导言
-
建立实验组和控制组时,在理论上最有效的控制影响变量的方法是( )
- A.配对法
- B.随机法
- C.排除法
- D.纳入法
-
一项观察研究采取什么样的观察方式是由什么决定的( )
- A.观察内容
- B.所需要收集的资料的性质和研究目的
- C.观察方案
- D.资料分析方法
-
以下可以提高观察信度的措施是( )
- A.根据研究需要确定观察内容
- B.明确界定观察的内容
- C.在观察中尽量保持客观
- D.尽量采取匿名方式
-
隐蔽观察存在的问题有( )
- A.研究对象受到干扰
- B.真正的隐蔽不容易做到
- C.不容易获得被调查者的真实资料
- D.观察缺乏客观性
-
在问卷调查中,答案非常多样化,研究者无法给出完备、准确的选项,需要( )
- A.封闭式问题
- B.半开放式问题
- C.矩阵式问题
- D.开放式问题
-
问卷访问最适宜的时间是( )
- A.15分钟左右
- B.45分钟左右
- C.30分钟以内
- D.10分钟以内
-
主要用来测量人们对观念、事物或他人的感觉的量表是( )
- A.李克特量表
- B.语义差异量表
- C.罗森伯格量表
- D.盖洛普民意调查
-
在下列指标中,能够作为定序指标处理的是( )
- A.年龄
- B.性别
- C.职业
- D.婚姻状况
-
如果要对吸毒者进行抽样调查,而又没有吸毒者的抽样框,最适合的抽样方法是( )
- A.简单随机抽样
- B.判断抽样
- C.多段整群抽样
- D.雪球抽样
-
配额抽样的先天不足有( )
- A.难以掌握总体的最新资料,有很大的随意性
- B.容易产生系统误差
- C.样本的代表性很差
- D.抽样成本较高
-
社会理论的基本要素是( )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 A.概念和变量
- B.命题和假设
- C.演绎和推理
- D.抽象和概括
-
以下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样都是建立在经验归纳的基础上
- B.社会科学是建立在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而自然科学不是
- C.自然科学是建立在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而社会科学不是
- D.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不是建立在经验归纳的基础上
-
当总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如果总体规模继续增加,则( )
- A.样本占总体的比例与抽样精度呈正向的线性关系
- B.样本增大并不会带来精度的线性增长
- C.样本增大会带来精度的线性增长
- D.样本增大对抽样精度无任何影响
-
所谓“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是指在社会研究活动中必须遵守的( )
- A.宏观理论指导
- B.研究方式
- C.具体技术体系
- D.认识论原则
-
完全由研究者自己选定研究题目,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影响,使研究者的自主性和学术兴趣能够得到很好地体现的选题方式是( )
- A.课题申报
- B.纯自主选题
- C.上级定题目
- D.委托研究课题
-
在不同时点调查1968~1970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在不同年代的思想发展过程,属于纵向研究中的( )
- A.同组研究
- B.同期群研究
- C.趋势研究
- D.同时研究
-
从其哲学基础上看,定量研究是基于( )
- A.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
- B.人文主义的哲学基础
- C.科学主义的哲学基础
- D.实用主义的哲学基础
-
纵向研究指的是( )
- A.对不同年龄的人进行的研究
- B.按照问题的难度由浅入深的研究
- C.在前后不同的时间里进行的研究
- D.按照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而进行的研究
-
当代社会研究中,最多采用的是通过社会调查来收集关于研究对象的( )
- A.第一手资料
- B.第二手资料
- C.理论资料
- D.历史文献
-
观察法、深入访谈的方法以及定性资料整理和分析的方法是属于( )
- A.定量研究的方法
- B.统计研究的方法
- C.问卷抽样调查
- D.实地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