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一)考前密押试卷
-
-
试述实验法与访谈、观察等方法相比,有什么特点?
-
测量包括哪些层次?并论述之。
-
普通研究报告在结构上可分为哪几个部分?
-
简述访谈法与观察法和问卷法的关系。
-
简述解释性研究与描述性研究最主要的差别。
-
简述社会理论在社会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
从外表形式上看,统计表的组成部分有( )
- A.总标题
- B.横行标题
- C.纵栏标题
- D.指标数值
- E.单位
-
影响实验的外在效度的因素有( )
- A.被研究者的变化
- B.实验控制的影响
- C.样本的代表性影响
- D.测量工具的影响
- E.指标设计有局限性
-
与学术性研究报告相比,普通研究报告的特点是( )
- A.在语言上比较大众化
- B.以工作报告的形式存在
- C.面对的主要是专业人员
- D.更多地采取直观的方式进行描述性说明
- E.在表现方式上更加灵活
-
高质量问卷的标准是( )
- A.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 B.问卷要引起被调查者的高度兴趣
- C.问卷适合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D.一问卷适用于研究对象
- E.问卷中的问题要少而精
-
根据访谈中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交流方式,可将访谈分为( )
- A.直接访谈
- B.个别访谈
- C.特殊访谈
- D.间接访谈
- E.一般访谈
-
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有( )
- A.总体的规模
- B.研究精度要求
- C.总体内部异质程度
- D.研究持续的时间长短
- E.研究者拥有的财力、物力和人力
-
社会研究中常用的信度类型主要包括( )
- A.复本信度
- B.折半信度
- C.内容信度
- D.表面信度
- E.再测信度
-
研究者进行理论抽象和理论概括的目的是( )
- A.为了提高社会工作的效率
- B.能够进行更大范围的社会研究
- C.更清楚地看到社会现象的外部表现
- D.为了在杂乱的社会现象中寻找带有普遍性的规律
- E.透过社会事件的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
采用抽样调查方法( )
- A.比普查要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
- B.调查的内容可以比较广泛和深入
- C.资料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可以进行较深入的统计分析和概括
- D.抽样调查结果可以推论到总体
- E.必须遵循随机原则去抽取调查样本
-
社会研究选题的客观标准的可行性是指( )
- A.研究人员的可行性
- B.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 C.组织体系的可行性
- D.物质条件的可行性
- E.社会可行性
-
在标题中展示有关社会研究的结果或发现,这样的标题叫做( )
- A.直陈主题式标题
- B.单一结构型标题
- C.结论展示式标题
- D.反问疑问式标题
-
撰写研究报告必须首先( )
- A.拟定提纲
- B.确立主题
- C.组织材料
- D.撰写成文
-
当统计表中的指标数值都以同一单位计量时,应将计量单位标写在统计表的( )
- A.左上角
- B.右上角
- C.左下角
- D.右下角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相关是回归的必要条件
- B.回归是相关的必要条件
- C.有相关关系必然有回归关系
- D.无相关关系的事物之间可能有因果关系
-
对于普通型研究报告来说,最重要的是( )
- A.标题
- B.导言
- C.结果与发现部分
- D.结尾
-
当初编写文献的人处于自身的各种目的和意图,往往可能强调某些方面而忽略另外一些方面,因此使得( )
- A.文献内容无法控制
- B.缺乏统一格式、资料间难以对比
- C.编码困难,难以数量化
- D.研究所需要的部分文献不易获得
-
将性别按男、女分类,属于( )
- A.数量标志分类
- B.单值分类
- C.组距分类
- D.品质标志分类
-
文献研究( )
- A.只是一种资料收集方法
- B.只是一种资料分析方法
- C.既不是资料收集方法,也不是资料分析方法
- D.既是资料收集方法,也是资料分析方法
-
实验研究的目的是( )
- A.取得研究所需要的第一手资料
- B.对实验对象和环境进行控制
- C.建立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 D.发现新问题
-
实验室观察的重要步骤是( )
- A.对变量进行操纵与控制
- B.确保被试者了解并认同试验的价值和意义
- C.增强被试者的积极配合
- D.隐瞒试验真相
-
观察法常常被用于( )
- A.探索性研究
- B.描述性研究
- C.解释性研究
- D.趋势性研究
-
根据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观察法可分为( )
- A.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 B.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 C.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
- D.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
问卷中关于如何填答问卷的说明,是指( )
- A.填答指南
- B.致被调查者的信
- C.封面
- D.编码
-
以下属于正确提问方式的是( )
- A.你是否认为不应该对物价进行改革
- B.吸烟是一种危害健康的行为,你知道吗
- C.你赞成在校大学生结婚吗
- D.你刚才的表述不正确,能否再说一遍
-
将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的答案转换为相应数字的过程是( )
- A.计算
- B.编码
- C.分析
- D.录入
-
对概念抽象的名义定义进一步具体化,使其转化成能从经验上进行观察和测量的变量和指标的过程叫做( )
- A.操作化
- B.概念化
- C.测量
- D.定义
-
效率最高的自行填写问卷调查方法是( )
- A.面对面访谈
- B.电话调查
- C.集中填写
- D.网络调查
-
在量化测量中,建立指数的第一步是( )
- A.对指标进行加权
- B.选取符合标准的指标
- C.确定指标的顺序
- D.处理缺失值
-
从理论层次对概念的含义加以说明是( )
- A.概念化过程
- B.操作化过程
- C.抽象过程
- D.价值过程
-
相比较而言,对研究者个人的研究素质要求最高的是( )
- A.分层抽样
- B.配额抽样
- C.系统抽样
- D.判断抽样
-
社会研究中的“抽样—推论原则”是指( )
- A.社会研究的结论无法推论到被调查者以外的范围
- B.社会研究的结论不能通过对部分成员的调查结果去推论总体的情况
- C.社会研究的结论应用的范围应该小于被调查者的范围
- D.在社会研究中要通过对部分成员的调查结果去推论总体的情况
-
以下属于概率抽样的是( )
- A.方便抽样
- B.分层抽样
- C.雪球抽样
- D.判断抽样
-
以下关于宏观社会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是关于具体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理论
- B.所使用的概念抽象程度较低
- C.具有复杂的理论命题和理论模型以及庞大的理论体系
- D.可以通过具体的经验研究来验证
-
在研究设计阶段,资料分析方案的设计一般包括( )
- A.资料分析的原理
- B.资料分析的价值基础
- C.资料分析的社会后果分析
- D.资料分析的内容、方法及技术
-
趋势研究是( )
- A.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 B.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 C.对某种社会现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 D.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而做出的预测
-
在心理学研究等微观层次的研究中较常见的研究方式是( )
- A.文献研究
- B.调查研究
- C.实地研究
- D.实验研究
-
横向研究( )
- A.能够描述和解释社会变迁
- B.不能够描述和解释社会变迁
- C.只能描述社会变迁,不能解释社会变迁
- D.只能解释社会变迁,不能描述社会变迁
-
抽样是指( )
- A.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去抽取调查对象
- B.按照与总体规模的一定比例去抽取调查对象
- C.按照研究的内容去抽取研究对象
- D.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去抽取调查对象
-
下列属于类别概念的是( )
- A.组织
- B.社区
- C.国家
- D.残疾人
-
问卷调查研究、实地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都属于( )
- A.不同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 B.不同的理论体系
- C.不同的方法论
- D.不同的研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