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二)冲刺模拟试卷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学术性研究报告的导言部分包括哪些内容?

  2. 简述选择受试者的原理。

  3. 试述指数和量表的联系和区别。

  4. 简要说明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重要特点。

  5. 社会研究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6. 简述非结构式观察的优缺点。

  7. 观察的准备阶段要做哪些工作( )

    • A.明确观察的目的
    • B.物质准备和理论准备
    • C.制定观察方案
    • D.进入观察现场
    • E.进行观察或测量
  8. 文献研究的优点主要有( )

    • A.可研究那些不可能接近的研究对象
    • B.具有非介入性和无反应性
    • C.适于作纵贯研究和趋势研究
    • D.费用较低
    • E.资料精确可靠
  9. 访谈法的优点是( )

    • A.信息量大
    • B.灵活性高
    • C.适用范围广
    • D.控制性强
    • E.可以和其他方法相结合,以获取更加丰富的信息
  10. 在访谈控制中,表情控制的技巧包括( )

    • A.注意防止毫无表情
    • B.善于用表情与被访者交流
    • C.调查员的目光应主要集中在被调查者身上
    • D.调查者应目不转睛地盯着被调查者
    • E.当调查对象说到挫折,不幸时,要有义愤的表情
  11. 根据现代统计学的研究,被调查的个体情况与总体情况相一致的概率主要受下列因素南影响( )

    • A.抽样方法
    • B.总体的同质性程度
    • C.研究者的主观因素
    • D.抽样的随机性程度
    • E.样本量
  12. 与自然科学相比,对社会现象的测量的特点是( )

    • A.标准化和准确化程度低
    • B.测量误差较低
    • C.数字化或量化程度低
    • D.测量尺度层次高
    • E.可信程度高
  13. 在问卷调查中,下列哪些是正确的问题排序( )

    • A.把内容相关的问题放在一起
    • B.把复杂的问题放在前面,把简单的问题放在后面
    • C.把容易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
    • D.把需要被调查者回忆的问题放在前面
    • E.把了解现状的问题放在前面
  14. 社会研究的内容可分为( )

    • A.现状调查
    • B.态度调查
    • C.因果分析
    • D.预测分析
    • E.对策研究
  15. 选题客观的标准一般包括题目的( )

    • A.理论性
    • B.应用性
    • C.重要性
    • D.新颖性
    • E.可行性
  16. 中位数有时也被称为( )

    • A.位置平均数
    • B.加权算术平均数
    • C.几何平均数
    • D.四分位数
  17. 离散系数的比较只限于( )

    • A.定类资料
    • B.定序资料
    • C.定距资料
    • D.定比资料
  18. 与定量研究方法相比,定性研究的缺点有( )

    • A.其所得结论难以在较大范围内推论到总体
    • B.其研究成果很难以数学的语言准确描述
    • C.在规模相似的情况下,比定量研究耗费时间长
    • D.其标准化程度不高
    • E.其调查只能得到表面、浮浅的信息,不能抓住本质特征
  19. 为了防止原始资料中的学术倾向和政治态度的影响,以及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错误”在使用二手资料的耐候( )

    • A.最好否定原作者的观点
    • B.搞清楚文献的作者、出版者的背景
    • C.只使用官方的资料
    • D.只使用学术机构提供的资料
  20. 下列文献中是历史文献的是( )

    • A.官方或者研究机构提供的文献
    • B.时间久远且原作者及事件当事人都已经故去的文献
    • C.第二手文献
    • D.原始文献
  21. 在实验的自变量中,主动造成其变化的自变量称( )

    • A.控制变量
    • B.实验刺激
    • C.倚变量
    • D.干扰变量
  22. 社会领域里的实验,多采用( )方法。

    • A.实验室实验
    • B.现场实验
    • C.应用性实验
    • D.多变量实验
  23. 参与观察中,如果其他被观察者知道他们的行为正在被观察和记录,就是( )

    • A.公开的参与观察
    • B.隐蔽的参与观察
    • C.科学的参与观察
    • D.结构式参与观察
  24. 调查者邀请同类群体人就某一问题进行小组访谈,这种方法被称为( )

    • A.焦点小组访谈法
    • B.德尔菲法
    • C.头脑风暴法
    • D.反向头脑风暴法
  25. 结构式观察一般采用( )方式进行。

    • A.实验室
    • B.实地
    • C.参与
    • D.非参与
  26. 小组访谈法的优点是( )

    • A.了解情况快,效率高
    • B.不受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 C.保密性好
    • D.比较节省时间
  27. 下列哪项不是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划分的问卷形式( )

    • A.针对个人的问卷
    • B.访问式问卷
    • C.针对家庭的问卷
    • D.针对组织的问卷
  28. 用同一种测量工具,在两种不同场合对同一群受试者前后测量两次所得到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是( )

    • A.再测信度
    • B.复本信度
    • C.折半信度
    • D.表面信度
  29. 使用相同指标或测量工具重复测量相同事物时,得到相同结果的可能性,是指测量的( )

    • A.信度
    • B.概念化
    • C.操作化
    • D.效度
  30. 问卷设计中的关键技术是( )

    • A.题型选择
    • B.答案设计
    • C.问题排列设计
    • D.提问技术
  31. 测量的两个关键环节是( )

    • A.指数和量表
    • B.信度和效度
    • C.概念化和操作化
    • D.定比测量和定序测量
  32. “街头拦人”,碰到谁就选谁的抽样方法属于( )

    • A.方便抽样
    • B.判断抽样
    • C.雪球抽样
    • D.配额抽样
  33. 研究者先把总体分为若干个同质的层(次级总体),然后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方法,从每层中抽取样本元素,这种抽样是( )

    • A.系统抽样
    • B.分层抽样
    • C.多段整群抽样
    • D.简单随机抽样
  34. 理论检验一般有哪些步骤( )

    • A.进行命题推演和经验检验
    • B.提出理论假设
    • C.收集资料证据
    • D.将理论命题应用于社会实践
  35. 研究者在实际抽样(特别是概率抽样)时,经常是先找到一份近似涵盖所有总体元素的名单,然后从中抽取部分元素,这份名单被称为( )

    • A.抽样单元
    • B.总体
    • C.抽样框
    • D.样本
  36. 反映发生在整体社会层次的社会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社会理论是( )

    • A.宏观社会理论
    • B.中观社会理论
    • C.微观社会理论
    • D.小型社会理论
  37. 理论的基本形式是( )

    • A.理论假设
    • B.理论命题和理论模型
    • C.理论抽象
    • D.理论概括
  38. 确定研究对象首先要确定( )

    • A.具体的研究对象
    • B.分析单位
    • C.研究方式
    • D.资料收集方法
  39. 调查研究这种研究方式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可以获得标准化的数据
    • B.进行小面积的抽样调查
    • C.使用大量人力
    • D.需要大量时间
  40. 一般来说,在研究设计阶段,明确研究目的的主要工作包括( )

    • A.对研究目的的层次做出明确定位并对研究项目的具体目的做出分析和描述
    • B.对研究项目的目的进行价值分析
    • C.对研究项目的社会后果做出预测
    • D.分析研究目的是否能为社会所接受
  41. 下列属于描述性研究的基本要求的是( )

    • A.准确性
    • B.细致性
    • C.严格性
    • D.针对性
  42. 下列研究中不需要事先做出理论假设的是( )

    • A.探索性研究
    • B.解释性研究
    • C.理论性研究
    • D.应用性研究
  43. 研究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好坏、意义、重要性程度等方面的主观评价是( )

    • A.价值中立
    • B.价值关联
    • C.价值判断
    • D.事实判断
  44. 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哲学研究的不同主要在于( )

    • A.理论复杂性程度不同
    • B.社会重要性程度不同
    • C.理论研究的难度不同
    • D.其理论抽象层次不同
  45. 决定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层次的是( )

    • A.研究目标
    • B.研究方法
    • C.研究主体
    • D.研究形式
  46. 社会研究活动分为几个固定的阶段,即( )

    • A.研究设计、确定研究题目、收集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以及研究报告的写作和发表
    • B.收集资料、确定研究题目、研究设计、整理和分析资料以及研究报告的写作和发表
    • C.确定研究题目、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以及研究报告的写作和发表
    • D.收集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确定研究题目、研究设计以及研究报告的写作和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