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自考行政法学试题及答案
-
一日。张某在某小区遭人殴打致轻微伤。某县公安局认定是赵某所为,决定对赵某处以行政拘留15天,并赔偿张某医疗费等损失。赵某不服,向上一级公安部门即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市公安局经过审查,认定是张某辨认错误,赵某没有殴打张某,而是蔡某殴打了张某 (蔡某为精神病患者,无行为能力人),于是撤销了县公安局的处罚决定。另外把蔡某追加为第三人,由于蔡某是无行为能力人,仅作出了令蔡某的监护人赔偿张某医疗费用的决定。 张某对市公安局的复议决定不服, 他认为殴打他的人是赵某,而并非精神病人蔡某,市公安局在复议过程中之所以作出相反认定, 是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所致,遂对此复议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问:
(1)张某是否具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为什么?(4分)
(2)蔡某能否对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讼 ?为什么?(4分)
(3)蔡某在复议决定作出不久后因意外事件死亡, 那么他的权利要想得到保护,谁有权行使起诉权?(2分)
-
试述我国司法审查的标准。
-
行政责任的免除有哪些情形?
-
某企业位于甲市,是一家制作腐乳的企业。市工商局和物价局在一次联合检查中,发现该企业对腐乳进行加工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化学致癌添加荆“苏丹红” 。市工商局和物价局决定对该企业进行罚款,并查封全部已经加工完毕还未出厂的腐乳共 700余箱以及全部生产设备,但是没有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该企业不服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认为该企业违法行为存在,且情节严重,原处罚措施过轻,决定对其加重处罚,除罚款、查封全部已经加工完毕还未出厂的腐乳和生产设备外,还吊销营业执照。于是该企业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复议决定并赔偿损失。
根据以上内容,请回答:
(1)本案的复议机关是谁,并说明理由。 (6分)
(2)若该企业提起行政诉讼,应当以哪个行政机关为被告 ?(4分)
-
简述行政复议法律关系的特点。
-
简述行政指导在我国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
行政责任
-
行政优益权
-
国家行政机关
-
行政行为
-
比例原则
-
国家对下列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的行为应该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 A.违法使用武器、警械
- B.违法罚款和违法没收
- C.违法拘留
- D.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
- E.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
行政复议机关可以进行调解的情形是
- A.市政府征用某村土地,该村居民认为补偿数额过低申请复议
- B.某企业对税务机关所确定的税率及税额不服申请复议
- C.公安机关以张菜非法种植罂粟为由对其处以拘留 10日并处1000元罚款,张某申请复议
- D.沈某对建设部门违法拆除其房屋的赔偿决定不服申请复议
- E.张某与某机关因行政补偿发生纠纷申请复议
-
行政给付形式包括
- A.福利金、社会救济
- B.抚恤金
- C.特定人员离退休金
- D.自然灾害救济金及救济物资
- E.晋升职务
-
下列符合行政公开原则具体要求的是
- A.行政信息公开
- B.不做自己案件的法官
- C.不单方接触
- D.行政过程公开
- E.行政行为内容公开
-
下列属于行政征收特征的有
- A.强制性
- B.合意性
- C.无偿性
- D.法定性
- E.普遍性
-
行政赔偿的方式不包括
- A.返还财产
- B.金钱赔偿
- C.恢复原状、消除影响
- D.实物补偿
-
下列关于行政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承担了行政责任就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 B.行政责任的承担是由行政违法所造成的
- C.为确保权责相统一,只要有违法行为就必须承担行政责任
- D.承担了行政责任就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
下列有关行政程序法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行政程序法具有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作用
- B.行政程序法具有监督和控制行政权的作用
- C.行政程序法是行政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 D.与行政实体法相比较,行政程序法没有自身的价值
-
下列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是
- A.某民政局不向张某发放抚恤金
- B.某人保局给予工作人员钱二记大过处分
- C.某人保局以新录用的公务员张三试用期不合格为由取消录用资格
- D.某财政局对工作人员王四提出的辞职申请不予批准
-
下列属于行政合同相对人权利的是
- A.对合同履行的指挥权
- B.损害赔偿请求权
- C.单方面解除合同权
- D.对不履行合同义务方的制裁权
-
下列属于直接强制执行措施的是
- A.代履行
- B.强制带离现场
- C.执行罚
- D.划拨、扣押
-
下列关于行政指导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行政指导具有法律强制力
- B.行政指导属于“消极行政”的范畴
- C.行政指导是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
- D.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企业也能实施行政指导行为
-
下列不属于《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不予处罚情形的是
- A.紧急避险
- B.防卫过当
- C.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 D.行政机关的责任而造成的违法行为
-
下列关于刑罚与行政处罚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接受了行政处罚,就不能再实旋刑罚
- B.接受了刑罚,就不能再实施行政处罚
- C.刑罚和行政处罚可以并处
- D.应当由当事人自行选择行政处罚还是施以刑罚
-
下列属于行为罚的是
- A.吊销许可证
- B.罚款
- C.警告
- D.没收财物
-
下列关于行政监督检查程序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对有关实物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通知当事人到场
- B.对女性人身进行检查时,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
- C.对不表明身份的人员要求进行的检查,相对人有权要求说明身份,但无权拒绝检查
- D.实施行政监督检查时,应当表嘎身份
-
下列关于行政命令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行政命令是一种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 B.行政命令具有法律约束力
- C.行政命令针对的对象只能是公务员
- D.行政命令的主体是行政主体
-
下列关于行政奖励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行政奖励的对象只能是公务员
- B.行政奖励的对象只能是个人
- C.行政奖励的对象只能是组织
- D.行政奖励的对象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个人
-
下列关于行政裁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行政裁决的主体必须是上级行政机关
- B.行政裁决的对象是特定的民事纠纷
- C.行政裁决没有法律效力
- D.行政裁决不具有可诉性
-
下列关于听证程序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行政许可机关应自收到昕证申请之日起 30日内组织听证
- B.行政机关在作出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 C.行政许可机关只能依申请启动听证程序
- D.审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可以做听证主持人
-
下列关于行政给付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行政给付必须给予一定数量的金钱
- B.行政给付必须由当事人亲自受领
- C.行政给付可以是一定数量的金钱,也可以是其它实物
- D.行政给付全部都是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
下列关于行政行为生效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即时生效一般适用于紧急情况下所作出的需要立即实施的行为
- B.受领生效的情形下,行政相对人若不受领,则行政行为自始无效
- C.公告生效,必须经过人民法院发出公告 3个月后,行政行为才能生效
- D.附条件生效,只要过了一定的期限,行政行为就可以生效
-
下列关于行政立法行为和行政立法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只有国务院才享有行政立法权
- B.行政立法是一种抽象行政行为
- C.行政立法必须受到人民法院的司法审查方可颁布实施
- D.行政立法权应当由国务院法制办来统一行使
-
下列关于行政相对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行政相对人必须是公民个人
- B.行政相对人可以是国家行政机关
- C.行政相对人必须是私人企业
- D.外国人不能成为行政相对人
-
下列关于行政行为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行政主体作出的所有行为都是行政行为
- B.行政行为具有单方意志性
- C.无效的具体行政行为自宣布无效之时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
- D.具体行政行为皆为要式行政行为
-
下列关于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羁束行政行为仅指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实施,其他方面行政主体可以自由裁量
- B.自由裁量行政行为可以不受任何法律规定的影响,行政机关可以自由行使行政权力
- C.自由裁量偏轻偏重属于违法行为
- D.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的行使都应符合法律规定
-
下列关于公务员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公务员一律不得刭机关外兼职
- B.公务员引咎辞职仅引起公务员法律关系的变更
- C.因过失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公民,刑满后可以录用为公务员
- D.某市副市长职位空缺,可以面向社会公开选拔
-
下列不属于公务员法律关系发生途径的是
- A.考任
- B.晋升
- C.委任
- D.选任
-
下列关于信赖保护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信赖保护原则是合法性原则的重要内容之一
- B.信赖保护原则是合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 C.行政机关对因撤回行政许可而造成损害的当事人进行补偿是信赖保护原则的体现
- D.信赖保护原则是比例原则的具体体现
-
下列属于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的是
- A.街道办事处
- B.公安派出所
- C.税务所
- D.司法所
-
下列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 A.物质财富
- B.精神财富
- C.行为
- D.行政相对人
-
下列属于地方行政立法主体的是
- A.直辖市政府
- B.国务院
- C.省人大常委会
- D.省高级人民法院
-
下列属于行政机关的是
- A.县公安局
- B.中级人民法院
- C.市检察院
- D.省人大
-
以行政法规范的性质为标准,行政法可以划分为
- A.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
- B.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
- C.中央行政法与地方行政法
- D.刚性行政法与柔性行政法
-
下列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 A.行政相对人
- B.行政主体
- C.司法机关
- D.行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