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全国2017年10月自考中国行政史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试述唐朝统治者针对隋制尚书省权利过大所采取的调整措施。

  2. 试述北洋军阀时期行政执行的基本趋向和混乱的原因。

  3. 简述清朝时官员回避制度的主要类型。

  4. 简述清朝盛京改制方案的主要内容。

  5. 简述解放区干部考核和奖惩的主要特点。

  6. 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中国封建社会行政管理具有哪些特点?

  7. 简述汉景帝“易损诸侯,减黜其官”措施的要点。

  8. 中央设计局

  9.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0. 两府三司制

  11. 封驳制度

  12. 内外服制

  13.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县以下“民意机关”有()。

    • A.市民大会
    • B.乡(镇)代表会
    • C.区民大会
    • D.甲民大会
    • E.保民大会
  14. 抗战期间,边区各级行政人员的主要任用方式有()。

    • A.选举制
    • B.简任制
    • C.委任制
    • D.转任制
    • E.聘任制
  15. 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参议院法》的规定,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对政府的监督方式有()。

    • A.质问
    • B.弹劾
    • C.查办
    • D.纠举
    • E.建议
  16.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殊行政区主要有()。

    • A.侯国
    • B.王国
    • C.属国
    • D.侨州郡县
    • E.左郡县
  17. 明朝对乡村的管理主要采取()。

    • A.保甲制
    • B.里甲制
    • C.乡老人制
    • D.里社制
    • E.土司制
  18.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

    • A.政治协商会议
    • B.工农兵代表大会
    • C.苏维埃代表大会
    • D.人民委员会
  19. 抗战时期,边区政府的法定监督机构是()。

    • A.参议会
    • B.群众团体
    • C.边区党委
    • D.行政监察专员公署
  20. 1941年12月初,中共中央根据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的建议所发出的指示为()。

    • A.反对浪费
    • B.自力更生
    • C.精兵简政
    • D.生产自救
  21. 1948年3月至5月,南京政府召开“行宪”国民大会,其中心议题是()。

    • A.改组国民政府
    • B.选举总统和副总统
    • C.整顿吏治
    • D.整编全国军队
  2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设立的两个民族地方政府是()。

    • A.蒙古和西藏
    • B.蒙古和宁夏
    • C.新疆和西藏
    • D.新疆和绥远
  23. 1915年12月,在云南首举反袁大旗,发起护国讨袁运动的是()。

    • A.陆荣廷
    • B.伍廷芳
    • C.蔡锷
    • D.唐维尧
  24. 袁世凯为了有效地作出决策而专门设立的辅弼机构是()。

    • A.奏事处
    • B.咨议局
    • C.筹安会
    • D.政事堂
  25. 辛亥革命爆发后,独立各省都成立了军政府,其中福建军政府属于()。

    • A.总统制类型
    • B.内阁制类型
    • C.议会制类型
    • D.委员会制类型
  26. 1908年8月27日,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限,同时颁布()。

    • A.《钦定宪法大纲》
    • B.“明定国是”诏书
    • C.《十九信条》
    • D.“预约变法”上谕
  27.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于1905年组成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中国光复会
    • B.中国华兴会
    • C.中国兴中会
    • D.中国同盟会
  28. 清朝为管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务而新增设的中央机构是()。

    • A.通政司
    • B.鸿胪寺
    • C.理藩院
    • D.宣政院
  29. 清朝规定,政府各机构吏员经过五年服务后,可参加考试,考试合格后,即可出任官职,这种入仕途径被称为()。

    • A.吏道
    • B.荐举
    • C.捐纳
    • D.荫叙
  30. 在明朝地方政府行政体制中,省的派出机构是()。

    • A.府
    • B.路
    • C.县
    • D.道
  31. 明朝中央政府最主要的职能部门是()。

    • A.司礼监
    • B.六部
    • C.五军都督府
    • D.大理寺
  32. 宋朝中央行政体制中处理军政军令事务的机构是()。

    • A.太尉府
    • B.中书门下省
    • C.枢密院
    • D.三司使
  33. 辽朝契丹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的主要人仕门径是通过()。

    • A.举荐
    • B.世选
    • C.科举
    • D.门荫
  34. 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 A.中书省
    • B.尚书省
    • C.门下省
    • D.内侍省
  35. 我国历史上正式开科取士,确立科举制度,始于()。

    • A.唐玄宗时期
    • B.武则天时期
    • C.隋文帝时期
    • D.隋炀帝时期
  36. 在唐朝决策文书中,对具体行政事务的指令性文件称为()。

    • A.册书
    • B.制书
    • C.敕
    • D.诰
  37. 魏国建国之初,魏文帝接受陈群建议而实行的选官制度是()。

    • A.三公九卿制
    • B.九品中正制
    • C.三省六部制
    • D.三公宰相制
  38. 魏晋时期,官员的升迁完全凭借()。

    • A.门资
    • B.政绩
    • C.口碑
    • D.年资
  39. 两汉时期,由皇帝考核丞相、三公。在皇帝不亲政事的情况下,代皇帝行使考核权的是()。

    • A.尚书
    • B.丞相
    • C.太尉
    • D.御史
  40. 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 A.部落酋长议事会
    • B.人民大会
    • C.“四岳”议事会
    • D.军事首长
  41. 秦灭六国后,在地方政府行政体制上实行()。

    • A.乡遂制
    • B.分封制
    • C.郡县制
    • D.国鄙制
  42. 中国奴隶社会始于()。

    • A.战国
    • B.西周
    • C.商朝
    • D.夏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