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2年10月自学考试经济思想史试题
-
试述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理论。
-
试述斯密二重价值理论的内容,并分析斯密二重价值论形成的原因。
-
简述马歇尔经济理论体系的特点。
-
简述詹姆斯·斯图亚特的利润观点。
-
试评述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学说。
-
简述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
-
简述晚期重商主义的基本政策主张。
-
瓦尔拉斯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 A.劳动价值论
- B.一般均衡理论
- C.边际效用理论
- D.经济危机理论
- E.垄断理论
-
马歇尔创造的经济学概念有
- A.需求弹性
- B.消费者剩余
- C.代表性企业
- D.准租金
- E.纯产品
-
属于边际效用学派支流的学派有
- A.奥地利学派
- B.洛桑学派
- C.重农学派
- D.美国制度学派
- E.德国历史学派
-
下列经济学家中是德国旧历史学派经济学家的有
- A.施莫勒
- B.罗雪儿
- C.瓦格纳
- D.布伦坦诺
- E.希尔德布兰德
-
萨伊所提出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围包括
- A.生产
- B.投资
- C.交换
- D.分配
- E.消费
-
李嘉图体系的基本矛盾有
- A.价值规律同利润规律的矛盾
- B.价值规律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矛盾
- C.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
- 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 E.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
-
西尼尔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论述有
- A.政治经济学是关于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科学
- B.政治经济学是关于财富的性质、生产和分配的科学
- C.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制度趋势的科学
- D.政治经济学只研究财富的性质、生产、交换及分配等一般规律
- E.政治经济学是关于资源配置的科学
-
古典经济学进步性的主要标志有
- A.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确定为规范分析
- B.把经济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
- C.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资源配置
- D.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内在规律性,并做出了初步的科学分析
- E.确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剩余价值
-
重农学派思想体系的特点有
- A.封建性外观
- B.“自然秩序”的思想
- C.“人为秩序”的思想
- D.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观点
- E.重视农业的观点
-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认为,任何社会生产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有
- A.劳动
- B.资本
- C.技术
- D.自然提供的原料和动力
- E.土地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理论学派的创始人是
- A.亨利·乔治
- B.汉密尔顿
- C.米契尔
- D.克拉克
-
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是
- A.亚当·斯密
- B.约翰·穆勒
- C.杰文斯
- D.马歇尔
-
杰文斯把一切经济现象和关系都归结为
- A.生产
- B.交换
- C.分配
- D.消费
-
瑞典学派的奠基人是
- A.维塞尔
- B.维克塞尔
- C.庞巴维克
- D.威克斯蒂德
-
创造“边际效用”一词的经济学家是
- A.门格尔
- B.庞巴维克
- C.杰文斯
- D.维塞尔
-
美国经济学家亨利·乔治经济理论的核心是
- A.生产理论
- B.交换理论
- C.分配理论
- D.消费理论
-
主张实行“技术人员苏维埃”制度的经济学家是
- A.凡勃仑
- B.西斯蒙第
- C.雷蒙德
- D.克拉克
-
19世纪80年代跟门格尔进行“方法论之争”的经济学家是
- A.罗雪儿
- B.杰文斯
- C.施莫勒
- D.克尼斯
-
被罗切斯特誉为提供了“19世纪美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蓝本”的经济学家是
- A.富兰克林
- B.克拉克
- C.雷蒙德
- D.汉密尔顿
-
巴师夏认为,“经济和谐”的出发点是
- A.生产
- B.分配
- C.消费
- D.交换
-
李斯特的经济学代表作是
- A.《经济学的自然体系》
- B.《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 C.《历史方法观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
- D.《历史方法观的国民经济学》
-
西斯蒙第研究经济问题是站在哪个阶级的立场?
- A.大资产阶级
- B.中产阶级
- C.小资产阶级
- D.无产阶级
-
约翰·穆勒研究了国际价值的决定问题,提出了
- A.国际需求方程式
- B.绝对优势原理
- C.供给方程式
- D.比较优势原理
-
被马克思称为“不仅是李嘉图的庸俗化者,而且是詹姆斯·穆勒的庸俗化者”的思想家是
- A.麦克库洛赫
- B.萨伊
- C.西斯蒙第
- D.马尔萨斯
-
提出“最后一小时论”为资本主义剥削辩护的思想家是
- A.巴师夏
- B.西尼尔
- C.萨伊
- D.詹姆斯·穆勒
-
19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最重要和最突出的代表者是
- A.威兼·配第
- B.大卫·休谟
- C.亚当·斯密
- D.大卫·李嘉图
-
将亚当·斯密社会总产品价值理论中的错误概称为“斯密教条”的思想家是
- A.李嘉图
- B.马克思
- C.恩格斯
- D.凯恩斯
-
马尔萨斯写作《人口原理》的目的是为了反对
- A.认为人类理性可以控制人口增加的观点
- B.认为人口增加受生活资料供给限制的观点
- C.认为土地边际收益递减从而导致人口相对过剩的观点
- D.认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从而导致人口相对过剩的观点
-
对李嘉图社会历史观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是
- A.边沁的个人功利主义
- B.配第的“政治算术”
- C.洛克的社会契约论
- D.魁奈的“自然主义”
-
被马克思称为重农主义体系发展最高峰的代表者是
- A.坎梯隆
- B.布阿吉尔贝尔
- C.杜尔哥
- D.魁奈
-
斯密思想来源的三个主要部分是
- A.唯心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重农主义
- B.唯物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历史学派
- C.唯物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重农主义
- D.唯心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历史学派
-
按照马克思的划分,古典学派产生于
- A.16世纪末期
- B.17世纪中叶
- C.18世纪初期
- D.18世纪中叶
-
西塞罗把下列哪一位的《经济论》译成拉丁文?
- A.色诺芬
- B.柏拉图
- C.亚里斯多德
- D.加图
-
反映托马斯·阿奎纳经济思想的著作是
- A.《上帝之城》
- B.《天与人之将来》
- C.《神学大全》
- D.《忏悔录》
-
区分了“经济”和“货殖”的古希腊思想家是
- A.苏格拉底
- B.柏拉图
- C.色诺芬
- D.亚里斯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