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2018年10月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0472)
-
试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终身教育的兴起背景及当代实践。
-
试述大学使命的变迁。
-
简述教师教育在职培训体系的主要模式。
-
简述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
学校管理
-
简述比较教育的历史分期。
-
萨德勒的分析范式
-
美国《不让一个孩予掉队法案》
-
美国《开端计划》
-
比较研究
-
中国社会捐资办学主要包括( )
- A.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办学
- B.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资助办学
- C.设立各种教育“基金”
- D.倡导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助学
- E.提倡境外机构捐资助学
-
《美国新闻周刊》将美国大学分类为( )
- A.全美大学
- B.全美文理学院
- C.全美高职学院
- D.地区性大学
- E.地区性学院
-
俄罗斯教师考核机构包括( )
- A.校评审委员会
- B.社区评审委员会
- C.区评审委员会
- D.州专家委员会
- E.国家评审委员会
-
英国公立学校包括( )
- A.郡属学校
- B.民办学校
- C.专门学校
- D.特殊学校
- E.公学
-
汉斯认为影响教育的因素包括( )
- A.遗传因素
- B.文化因素
- C.自然因素
- D.宗教因素
- E.世俗因素
-
法国学前教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 )
- A.体育活动
- B.表达和交往活动
- C.绘画和艺术活动
- D.科学和技术活动
- E.半日生活活动
-
埃德蒙.金认为比较教育研究的水平包括( )
- A.比较教育的初学者
- B.对比较教育有一定背景知识的人
- C.比较教育的教育者
- D.比较教育的传播者
- E.比较教育的研究者
-
贝雷迪提出的比较法包括( )
- A.描述
- B.解释
- C.并置
- D.比较
- E.推理
-
“因素分析时代”主要代表人物包括( )
- A.朱利安
- B.萨德勒
- C.康德尔
- D.施奈德
- E.汉斯
-
根据我国教育部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高中阶段的课程应该是以( )
- A.分科课程为主
- B.活动课程为主
- C.综合课程为主
- D.选修课程为主
-
霍姆斯收集资料的框架模式包括( )
- A.规范模式
- B.体制模式
- C.机制模式
- D.精神状态模式
- E.自然模式
-
在英国教师的职前培养模式中,主要培养小学教师的模式是( )
- A.“3+1”模式
- B.“3+2”模式
- C.“4+0”模式
- D.“3+2+1”模式
-
日本为把学校从官僚行政管理体制的强力约束中解放出来而实行的最新改革措施是( )
- A.建立学校教育的公共治理体系
- B.学校管理权利的下放与逐渐本位化
- C.在学校管理中强调问责管理
- D.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和教育
-
世界上第一个为继续教育立法,首次提出并使用“终身教育”概念的国家是( )
- A.美国
- B.英国
- C.法国
- D.日本
-
根据1992年《俄罗斯联邦教育法》,用以称呼俄罗斯高等教育的用词是( )
- A.完全高等教育
- B.高等专业教育
- C.基础高等教育
- D.高等职业教育
-
霍姆斯指出,问题法的最终着眼点是( )
- A.提出政策建议
- B.鉴别相关因素
- C.预言
- D.选择问题
-
日本2002年开始实施《学习指导缌要》,确定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结构是( )
- A.学科、道德、特别活动、综合学习
- B.普通科目、非普通科目
- C.必修科目、选修科目
- D.国语、社会、数学、理科、艺术
-
德国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托幼方式是( )
- A.学校附设幼儿园
- B.林间“幼儿园”
- C.“白天的母亲”
- D.特殊幼儿园
-
以下不属于20世纪80年代比较教育“反省期”中开展的争论是( )
- A.关于结构功能理论分析框架的争论
- B.关于比较教育中意识形态的争论
- C.关于比较教育学科性质的争论
- D.关于依赖理论的争论
-
比较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是( )
- A.跨国性和国际性
- B.时代性和民族性
- C.跨学科和应用性
- D.可比性和理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