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2016年4月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0467)
-
古巴和林肯在对评价领域的发展历史进行划分时,认为第一、二、三代评价的本质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实际展开论述。
-
有人曾经对课程与教学的目标有这样的描述:
教育基本上是一个演进过程。而且,它是渐进生长的,它扎根于过去而又指向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一个有机的过程。在此过程的任何阶段上,我们能提出的目的,不管它们是什么,都不能看成是最终目的;也不能武断地将它们插到后面的教育过程中去。目的是演进着的,而不是预先存在的。目的是演进中的教育过程的方向的性质,而不是教育过程的某些具体阶段的或任何外部东西的方向的性质。它们对教育过程的价值,在于它们的挑战性,而不在于它们的终极状态。
请运用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取向理论,对以上材料展开分析。
-
请阐述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课程改革谈谈目前各国选修制度的发展趋势。
-
简答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
筒答在认识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时,需要认识课程变革的哪些特征。
-
简答泰勒选择学习经验的五条一般原则。
-
简答提示型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
体现“学习者中心”、“情境中心”和“问题中心”特征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
- A.程序教学
- B.情境教学
- C.随机访问教学
- D.支架式教学
-
简答实践性课程的内涵及本质。
-
尊重民族和文化差异,与此同时在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展开持续和深入的交往,设身处地地理解异民族、异文化,这反映的是()
- A.多元主义
- B.大众主义
- C.民主化
- D.唯科学主义
-
文化交往和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特质是()
- A.国际性与民族性
- B.平等与高质量
- C.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
- D.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
-
把课程视为“学校材料”,课程研究即探究“价值中立的”课程开发的理性化的程序,这种研究取向也被称为()
- A.多元主义
- B.大众主义
- C.民主化
- D.程序主义
-
本质上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这种评价属于以下课程与教学评价哪种基本取向? ()
- A.学科取向
- B.目标取向
- C.过程取向
- D.主体取向
-
根据评价使用的方法进行划分,可以将评价分为()
- A.效果评价与内在评价
- B.目标本位评价与目标游离评价
- C.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
- D.内部人员评价与外部人员评价
-
搜集资料,对课程计划的成效作出整体的判断,作为推广采用或不同课程计划之间比较依据的评价是()
- A.形成性评价
- B.总结性评价
- C.诊断性评价
- D.量的评价
-
美国学者帕里斯提出的课程实施模式是()
- A.“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
- B.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
- C.课程变革的情境模式
- D.信息加工模式
-
一项课程变革计划能否成功实施取决于课程变革的特征、学校的特征、外部环境的特征和()
- A.学区的特征
- B.教师的特征
- C.教学的特征
- D.校长的特征
-
科学——技术——社会课程(STS课程)属于()
- A.学科本位综合课程
- B.分科课程
- C.儿童本位综合课程
- D.社会本位综合课程
-
儿童本位综合课程的典型范例是()
- A.广域课程
- B.经验自然主义课程
- C.环境教育课程
- D.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
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中,“运作的课程”属于()
- A.课程计划
- B.课程采用
- C.课程实施
- D.课程评价
-
夸美纽斯在文艺复兴时期创立的是()
- A.“要素课程”说
- B.“泛智课程”说
- C.赫尔巴特主义课程论
- D.功利主义课程论
-
以下不属于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的是()
- A.相关课程
- B.经验课程
- C.融合课程
- D.广域课程
-
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而得出的结论称为()
- A.价值观
- B.技能
- C.方法
- D.原理
-
由各自具有独立体系、彼此缺乏联系的科目所组成的课程,称为()
- A.综合学科课程
- B.学术中心课程
- C.科目本位课程
- D.必修课程
-
“示范”属于以下哪种教学方法? ()
- A.提示型教学方法
- B.自主型教学方法
- C.程序教学方法
- D.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
-
以下不属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领域是()
- A.动作技能领域
- B.认知领域
- C.情感领域
- D.知识领域
-
1859年,英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斯宾塞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所明确提出的问题属于()
- A.课程选择
- B.课程开发
- C.课程评价
- D.课程实施
-
提出为“完满生活”作准备的五个综合性教育目标的教育家是()
- A.查特斯
- B.斯宾塞
- C.夸美纽斯
- D.派纳
-
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理论的出发点是()
- A.操作性条件反应与强化原理
- B.最近发展区
- C.学科结构
- D.有意义学习
-
以下哪条教学原则属于赞可夫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在对实验工作进行理论概括时定型的原则? ()
- A.逐渐分化原则
- B.综合贯通原则
- C.循序渐进原则
- D.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
以下不属于有意义学习类型的是()
- A.发现学习
- B.下位学习
- C.上位学习
- D.并列结合学习
-
重视已有知识在学习中的作用,提出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是()
- A.布鲁纳
- B.加涅
- C.奥苏伯尔
- D.斯金纳
-
“儿童与学科的统一的心理的经验与逻辑的经验的统一,为实现这种统一就需要把各门学科的教材和各个知识分支恢复到它由以抽象出来的原来的经验”,这个过程就是()
- A.学科中心论
- B.教材的心理化
- C.教学的理论化
- D.教育的心理学化
-
决定课程的过程以及作决定时所依据的各种思想取向,这就是()
- A.课程开发
- B.课程结构
- C.课程组织
- D.课程实施
-
提出四个教学的“形式阶段”的是()
- A.斯宾塞
- B.杜威
- C.赫尔巴特
- D.卢梭
-
学术中心课程最基本的特征是()
- A.学科结构
- B.教师
- C.学生
- D.环境
-
拉特克在教育史上第—个倡导()
- A.课程评价
- B.课程论
- C.课程开发
- D.教学论
-
博比特的课程开发方法被称为()
- A.工作分析
- B.审议
- C.活动分析
- D.程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