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2013年4月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0467)
-
请论述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
-
对于课程与教学评价存在这样一种观点:
每一个人的命运靠自己来主宰,但对他人又有责任和义务,他们是“自主”与“责任”的统一。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都是平等的主体,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体现价值多元、尊重差异的基本性格,反对量的评价方法,主张质的评价。
请从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取向出发,对以上材料展开分析。
-
简答三种典型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及内涵。
-
请具体阐述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及内涵。
-
简答经验课程的优点与缺点。
-
简答布卢姆等人“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情感领域的基本内容。
-
简答加涅智力技能学习的条件。
-
教育必须要回归生活世界,去感受并建构生活世界那种生动的、充满“人格主义态度”的交往,这反映的是()
- A.多元主义价值观
- B.教育民主化
- C.主体教育观
- D.唯科学主义
-
简答杜威关于课程与教学整合的思想。
-
主旨在于突破“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对课程领域控制的课程研究范式是()
- A.课程开发范式
- B.概念重建主义范式
- C.课程组织范式
- D.课程实施范式
-
纵观教学研究的一般趋势,正在取代客观主义认识论成为教学领域基本观念的是以下哪种认识论()
- A.行为主义
- B.认知主义
- C.建构主义
- D.还原主义
-
20世纪70年代以前,课程研究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方法论是()
- A.经验研究
- B.理解研究
- C.量的研究
- D.质的研究
-
评价应该向听取评价结果的人提供他们所关心的信息,评价者应该充分了解那些人所关心的问题,这种观点属于以下哪种评价模式()
- A.目标达成模式
- B.差别模式
- C.外貌模式
- D.回应模式
-
在古巴和林肯对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分期中,第二代评价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
- A.测验或测量
- B.描述
- C.价值判断
- D.协商
-
一项课程变革计划能否取得成功实施取决于课程变革的特征、学区的特征、外部环境的特征和()
- A.学校的特征
- B.教育的特征
- C.教学的特征
- D.学生的特征
-
泰勒的评价模式属于()
- A.量的评价
- B.质的评价
- C.目标本位评价
- D.目标游离评价
-
“全美课程传播网络”采用的课程实施模式是()
- A.课程变革的情境模式
- B.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
- C.“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
- D.信息加工模式
-
课程变革被视为一种线性过程,课程专家在课堂外制定出变革计划,教师在课堂中实施变革计划,这种观点属于课程实施的()
- A.忠实取向
- B.相互适应取向
- C.课程创生取向
- D.技术理性取向
-
课程变革正式启动的第一阶段是()
- A.课程计划
- B.课程采用
- C.课程实施
- D.课程评价
-
螺旋式课程的最初倡导者是()
- A.夸美纽斯
- B.布鲁纳
- C.卢梭
- D.克伯屈
-
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典型范例是()
- A.广域课程
- B.科学—技术—社会课程
- C.融合课程
- D.经验课程
-
以下不属于学科课程基本类型的是()
- A.科目本位课程
- B.学术中心课程
- C.综合学科课程
- D.社会本位综合课程
-
古希腊、古罗马的学校中主要的教学科目是所谓的“七艺”,“七艺”作为典型代表反映了以下哪种科目本位课程的思想形态()
- A.“要素课程”说
- B.“泛智课程”说
- C.赫尔巴特主义课程论
- D.功利主义课程论
-
把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分成各部分,在不同的学习时间安排不同的课程类型,由此形成一个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这称为()
- A.课程开发
- B.课程实施
- C.课程结构
- D.课程评价
-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属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的()
- A.被动适应论
- B.主动适应论
- C.超越论
- D.交叉论
-
杜威认为经验课程的基本形态是()
- A.主动作业
- B.学科结构
- C.自我实现
- D.心理印象
-
“通过使用铁丝与木头发展三维形式”体现出的是()
- A.普遍性目标
- B.行为目标
- C.生成性目标
- D.表现性目标
-
“在教育过程之前或教育情境之外而预先制定的作为课程指令、课程文件、课程指南而存在的目标”是()
- A.普遍性目标
- B.行为目标
- C.生成性目标
- D.表现性目标
-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创立的教学设计模式是()
- 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 B.程序教学模式
- C.范例教学模式
- D.发现学习
-
以下哪条教学原则属于赞可夫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在对实验工作进行理论概括时定型的原则()
- A.循序渐进的原则
- B.教学与训育统一的原则
- C.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统一的原则
- D.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
“学生希望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社会地位的动机”是以下哪种影响学习成就的动机()
- A.好奇心
- B.认知驱力
- C.自我提高驱力
- D.附属驱力
-
为精确而又清晰地陈述目标,泰勒建议使用()
- A.学科结构
- B.二维图表
- C.范例
- D.表征系统
-
奥苏伯尔提倡的课堂教学是()
- A.讲解式教学
- B.发现学习
- C.程序教学
- D.范例教学
-
提出“小步子、循序渐进、序列化、学习者参与、强化、自定步骤”教学设计原则,确立行为主义教学设计基础的是()
- A.布鲁纳
- B.赫尔巴特
- C.斯金纳
- D.查特斯
-
“使感觉到的疑难或困惑理智化,成为有待解决的难题和必须寻求答案的问题”属于杜威反省思维五个阶段里的()
- A.问题的界定
- B.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逻辑推理
- C.问题解决的假设
- D.通过行动检验假设
-
“八年研究”为以下哪种理论提供了特定环境条件()
- A.学科结构
- B.实践性课程
- C.发现学习
- D.泰勒原理
-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追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
- A.实践兴趣
- B.解放兴趣
- C.理性兴趣
- D.技术兴趣
-
标志着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博比特的《课程》一书出版于()
- A.1918
- B.1923
- C.1924
- D.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