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小学班主任2017年4月真题及答案解析
-
分析说明班主任工作的全面性和个别性。
-
分析说明班主任工作评价的具体要求。
-
谢苗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创办的高尔基工学团的一名学生。曾因打架偷窃等恶习而一度离开了工学团。后来,当他和同伴决裂重新回到工学团以后,马卡连柯不仅热烈欢迎他,还在工作上委以重任。一次,马卡连柯派谢苗去银行领取500卢布,回来问清谢苗已数过后,就放心地收下了。但谢苗不踏实,怀疑老师在试探他。过一段时间,马卡连柯叉让谢苗去银行领取2000卢布,并给他一支手枪自卫,还让他骑上工学团唯一的马。面对老师的信任,谢苗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紧握手枪、跃马飞奔,很快取回钱款让老师查收,可马卡连柯没有查,并诚恳地说:“我相信你不会搞错,我知道你和我一样诚实。”从此以后,谢苗彻底改变,不仅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还继承了马卡连柯的神圣事业,从事教育流浪儿的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试分析说明以上案例中马卡连柯对谢苗的转化教育过程体现了班主任工作的哪一条原则?并联系教育实际谈谈如何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贯彻这一原则。
-
为什么说班级活动是组织、建设良好班集体的有效方法?
-
班主任在工作中贯彻学生主体原则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
班主任的知识能力素质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
班主任应如何调节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
-
班主任
-
是促进班级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打好素质基础的重要形式、途径和方法。
-
班集体
-
在处理偶发事件时,要坚持______,以理服人。
-
一般的教育评价全过程大致由三个阶段构成:一是分析和确定教育评价目标;二是选择、运用评价工具和手段;三是对资料加以分析,______。
-
少先队队伍建设主要是指对______的选拔和培养工作。
-
评选“三好”学生是一种______的全面评比活动。
-
班主任对班会活动的指导,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不放任自流;既要组织领导,又______。
-
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呈______形。
-
依据学生主体原则,班主任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
-
下列班级活动形式中,属于文艺活动的是()。
- A.诗歌朗诵会
- B.故事会
- C.综合趣味晚会
- D.模型比赛
- E.体育游戏
-
培养和提高班主任的主要途径是自修、培训和______。
-
小学生友谊的发展体现在亲密性、______和选择性等方面。
-
班级正式群体包括()。
- A.班级教师群体
- B.全班学生群体
- C.班级少先队中队
- D.班内各学习小组
- E.各种课外活动小组
-
下列选项属于班务日记内容的有()。
- A.学生出勤记录
- B.课堂情况反映
- C.两操情况记载
- D.体育活动记载
- E.班级卫生情况记载
-
班主任对处境不利儿童进行个别指导常用的方法有()。
- A.行为模式纠正法
- B.社会角色转换法
- C.角色扮演法
- D.正向行为强化法
- E.负向行为强化法
-
在班级榜样教育中,对小学生影响较大的榜样有()。
- A.革命领袖
- B.英雄模范人物
- C.教师
- D.家长
- E.同龄伙伴
-
班主任一般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
- A.思想品德素质
- B.知识能力素质
- C.个性心理品质
- D.教育机智
- E.身体素质
-
在班主任工作评价中,班级管理工作评价的主要内容是班主任对班级的()。
- A.教学常规管理
- B.日常生活管理
- C.学生学习管理
- D.集体舆论管理
-
班主任工作评价的作用之一是管理作用,班主任的管理是指对班主任的()。
- A.选拔、任用、培养、考核
- B.选拔、训练、考核、奖惩
- C.任用、培养、考核、奖惩
- D.训练、培养、考核、奖惩
-
从评价过程看,班主任工作评价应做到()。
- A.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 B.单项内容与整体评价相结合
- C.纵向与横向相结合
- D.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
班主任让学生轮换当班干部,负责组织某项活动,如社会调查、采访、社会义务服务等。从锻炼内容来看,这主要属于()。
- A.体力型锻炼
- B.技能型锻炼
- C.能力型锻炼
- D.规范型锻炼
-
班主任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首要任务是指导学生()。
- A.注意读书姿势
- B.端正读书的态度
- C.掌握阅读的方法
- D.选择合适的读物
-
班主任在运用谈话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对低年级、年龄小的学生应着重()。
- A.理性教育、道义教育
- B.形象教育、理性教育
- C.形象教育、榜样教育
- D.道义教育、榜样教育
-
在学生劳动活动的组织中,根据劳动的任务要求,把学生组织起来,明确干部的分工与职责,制定劳动的纪律和安全注意事项,属于准备工作的()。
- A.劳动准备
- B.思想准备
- C.组织准备
- D.技术准备
-
在家庭访问的各种方式中,为解决学生学习或其他方面所出现的问题而采用的适宜的方式是()。
- A.特别访问
- B.重点访问
- C.普遍访问
- D.一般访问
-
当班级群体出现大多数成员有目标责任感、班干部能独立开展工作、班级规范得到共同遵守、良好班风基本形成的状态时,这种班级群体属于()。
- A.松散型
- B.集团型
- C.浮动型
- D.集体型
-
健康正确的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的()。
- A.骨架
- B.核心
- C.动脉
- D.灵魂
-
在班级常规管理中,班主任用来管理班级的手段是()。
- A.班级舆论
- B.规章制度
- C.班级组织
- D.奖惩手段
-
小学儿童能比较概括、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一般是在()。
- A.7—9岁
- B.8—10岁
- C.9-11岁
- D.10-12岁
-
自我教育的关键是()。
- A.自我评价
- B.自我立法
- C.自我司法
- D.自我践履
-
以下哪项是与班级工作计划相对应的,或者说是班级工作计划的终点反映? ()。
- A.班级管理目标
- B.班级工作检查
- C.班级工作总结
- D.班级管理评价
-
按照塞尔曼的儿童友谊发展阶段论,6—1 2岁的儿童正处于()。
- A.单向帮助阶段
- B.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的合作阶段
- C.亲密的共享阶段
- D.不稳定阶段
-
儿童骨骼中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比例为()。
- A.1:1
- B.1:2
- C.2:1
- D.7:3
-
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
- A.集体性特点
- B.全面性特点
- C.协调性特点
- D.艰巨性特点
-
小学生道德判断标准发展的特点是()。
- A.由自律到他律
- B.由效果到动机
- C.由全面到片面
- D.由自己到他人
-
在班主任的教育科研方法中,侧重于在教育实践中验证、核对教育理论的方法是()。
- A.调查法
- B.个案法
- C.观察法
- D.实验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负责班级组织、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被称为()。
- A.级任教师
- B.级任导师
- C.级主任
- D.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