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2014年4月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0410)
-
请对下列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案例进行评析。
《新型玻璃》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为了迎接“3.15”消费者权益日,某大城市举办了一个新型玻璃大展销,玻璃家族的成员听说了这个消息后纷纷赶去。假如你是玻璃家族的一员,你会怎样推销自己?
(学生分组交流后,选出代表,代表上台示范介绍。)
生1:亲爱的顾客,你们好!我是“吃音玻璃”,是消除噪音的帮手。日常生活中,噪音就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无处不在又难以对付,常常使您无法安心休息、入睡。可是,我却有办法制服它,信不信?如果您的家、办公室在闹市区,街上的噪音常干扰您工作、休息的话,那么请您将我带回去装上吧!我一定会给您个清静、舒适的环境,街上的噪音传到房间里面时会大大减弱。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请马上行动吧!
师:谢谢“吃音玻璃”的介绍,你们觉得他的介绍怎么样?有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生2:我觉得他的介绍很精彩。尤其是“吃音玻璃”的作用放在开头,一下子就吸引住别人的注意力。
师:你很会倾听,这也是老师想说的。
生3:他的介绍能抓住顾客的心理,特别能打动顾客的心,比如:在闹市区无法安心休息、入睡等。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我听了他的介绍,只想把“吃音玻璃”买回去,因为我家旁边很吵,有时吵得无法睡觉。
师:说得好!能结合自己听后的感觉和生活实际说话。
生4:他说话很亲切,又有礼貌,值得大家学习。
师:你肯定也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指明其他四组上台介绍,再评议。)……
师:你们想的主意太棒了,玻璃娃娃们在展销会上大获成功。顾客们听了他们的介绍后,都对新型玻璃非常感兴趣,向玻璃娃娃提出了许多问题。玻璃娃娃为难了,你们好人做到底吧!根据顾客们可能提出的问题,编演一出玻璃娃娃与顾客们之间的交流对话为情境的课本剧(小组长做导演,分角色编排练习,上台表演。评选出最佳主角、最佳配角)。
-
试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
试述如何对学生的识字进行巩固。
-
作文教学中应如何加强写话和习作的实际应用性?
-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
简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原则。
-
听课
-
简述语文基本功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认读能力
-
写字能力
-
小学生语文学习评估的内容包括语文学习态度和_______评估。
-
口语交际的能力一般分为听话和_________两个部分。
-
文章的结构、语言、体裁是文章的_________。
-
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
-
语文课程目标包括________、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
对教师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主要包括()
- A.口齿清楚,准确精炼
- B.语速较怏,保证内容
- C.逻辑清晰,善于启发
- D.形象生动,富有感情
- E.听说结合,准确回应
-
新中国成立之初,新组建的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确定小学国语科以华北解放区的《国语》课本为蓝本进行修订,供全国使用,并作出决定,把修订后的《国语》改为___________。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
- A.教师专业态度
- B.教师专业能力
- C.教学设计
- D.教学实施
- E.教学效果
-
说话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 A.构思与组织语言的能力
- B.语言运用的能力
- C.应变能力
- D.理解力
- E.辨析力
-
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主要包括()
- A.语言艺术
- B.写作艺术
- C.启发诱导的艺术
- D.驾驭课堂教学的艺术
- E.教学评价的艺术
-
作文的一般能力包括()
- A.观察力
- B.思考力
- C.想象力
- D.搜集素材的能力
- E.选材立意的能力
-
听话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 A.注意力
- B.理解力
- C.记忆力
- D.语言运用能力
- E.应变能力
-
作文评改活动通常有()
- A.集体评改
- B.自由评改
- C.小组评改
- D.个人评改
- E.指定评改
-
根据阅读方式的不同,可以将阅读分为()
- A.默读
- B.朗读
- C.复述
- D.浏览
- E.背诵
-
良好的教学结构一般具有的特点是()
- A.教学目标明确
- B.教学思路清晰
- C.教学环节简单实用
- D.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 E.有鲜明的特点
-
了解学生语文学习起始状态的途径和方法有()
- A.课堂观察
- B.作业或试卷分析
- C.与学生个别交谈
- D.围绕学生兴趣和态度进行问卷调查
- E.针对要教的内容进行专门的测试
-
我国秦代的识字教材主要有()
- A.李斯的《仓颉篇》
- B.赵高的《爰历篇》
- C.史游的《急就篇》
- D.胡毋敬的《博学篇》
- E.周兴嗣的《千字文》
-
1923年刊布的《小学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中规定,国语教学内容包括()
- A.语言
- B.读文
- C.作文
- D.写字
- E.识字
-
《急就篇》的主要特点有()
- A.生字的密度大
- B.整齐押韵,便于记忆
- C.包含比较丰富的知识
- D.以四言韵语编写
- E.包含“姓氏名字”、“服器百物”、“文字法理”三部分
-
教材编写的三个基点是()
- A.社会需要
- B.学科知识
- C.学校特点
- D.学生发展
- E.教师水平
-
创造出“情境教育”的是()
- A.李吉林
- B.霍懋征
- C.袁瑢
- D.斯霞
-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的主要特征有()
- A.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
- B.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
- C.面向全体学生,适度降低了语文教学要求
- D.调整大纲结构,增加“课外活动”一章
- E.吸收教学改革的新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前进
-
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多运用()
- A.口头考试
- B.书面考试
- C.实践性考试
- D.考查
-
通过对语文学习的课堂笔记、作业、日记、作文等进行分析研究,了解评估对象情况的评估方法是()
- A.观察法
- B.调查法
- C.测验法
- D.资料分析法
-
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的本质区别在于()
- A.生动性
- B.随机性
- C.综合性
- D.交际互动
-
2001年课程改革以来,小学第二、三学段即三至六年级的写作教学目标和内容是()
- A.写话
- B.习作
- C.写作
- D.作文
-
在听清语音、理解语义的基础上,对讲话内容、语言的评价和判断的能力是()
- A.注意力
- B.理解力
- C.辨析力
- D.记忆力
-
一位小学生在以“一个爱劳动的同学”为题写作时,几句话表扬这位同学爱劳动,几句话说他热心帮助同学,再几句话赞扬他不自满。这位小学生在作文中犯的毛病()
- A.中心不明确
- B.遣词造句不准确
- C.布局能力差
- D.立意不新颖
-
最基本的表达能力是()
- A.准确审题的能力
- B.布局谋篇的能力
- C.恰当选材的能力
- D.准确遣词造句的能力
-
学生初步掌握字义的工具是()
- A.汉语拼音
- B.汉字的笔画、笔顺
- C.汉字的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
- D.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
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
- A.课外阅读
- B.课堂教学
- C.读写结合
- D.听说结合
-
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识字
- B.写字
- C.阅读
- D.写作
-
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始,分别介绍了天地、历史、修身、处世、务农、读书、饮食等内容的蒙学读本是()
- A.《千家诗》
- B.《千字文》
- C.《三字经》
- D.《百家姓》
-
被认为是1927年至1937年间水平最高的国语教科书是()
- A.《国语新读本》
- B.《小学国语读本》
- C.《复兴国语教科书》
- D.《开明国语课本》
-
我国颁布的第—个课程纲要是()
- A.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
- B.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
- C.全国教育联合会刊布的《小学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
- D.中央苏区颁布的《小学课程教则大纲》
-
被称为学生识字的拐棍的是()
- A.汉语拼音
- B.字典
- C.独体字
- D.汉字的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