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2009年1月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0410)
-
请根据下面表格所列出的小学各年级的识字量,分析这样安排识字量的意图是什么?
建国后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教材生字统计表
-
试举例说明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是综合性的训练。
-
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哪些方面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
-
如何对一节语文课进行分析、评估?
-
朗读在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方面有哪些作用?
-
阅读和作文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
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
“三、百、千”
-
创设情景说话
-
积极词汇
-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具有_____,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
阅读能力的核心是_______。
-
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认识事物,一定要紧密联系______。
-
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国民学校令》,将“国文”科改为_______。
-
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______,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
-
复述一般分为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________。
-
对小学语文教师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是()
- A.口齿清楚
- B.形象生动
- C.善于表演
- D.富有感情
- E.言之有序
-
理解句子包括()
- A.理解突出中心思想的句子
- B.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 C.理解表达思想感情的句子
- D.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 E.理解每一自然段的首句
-
对学生说话能力测评包括()
- A.是否有长时间不间断的说话能力
- B.是否有确定话题的能力
- C.是否有根据谈话目的组织语言的能力
- D.是否有根据说话对象决定说话方式的能力
- E.是否有边说话边思考的能力
-
小学生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有()
- A.观察能力
- B.思维能力
- C.命题立意能力
- D.选材组织能力
- E.遣词造句能力
-
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估主要包括()
- A.教学态度
- B.教学技巧
- C.教学能力
- D.教学效果
- E.教学成绩
-
听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 A.注意力
- B.应变能力
- C.辨析力
- D.记忆力
- E.理解力
-
在语文试卷命题过程中应注意()
- A.试题的覆盖面
- B.试题明确,题义浅显
- C.试题难度适当
- D.试题彼此独立
- E.评分简便客观
-
对学生文字能力的测评包括()
- A.是否具有正确运用汉语拼音的能力
- B.是否具有一定的识字的能力
- C.是否具有一定的书写的能力
- D.是否具有审题的能力
- E.是否具备查字典的能力
-
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是()
- A.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 B.以选拔为目的
- C.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
- D.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E.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
-
朗读的优点有()
- A.可以集中注意力
- B.可以用书面语言规范口头语言
- C.可以训练语感
- D.可以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
- E.可以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
-
良好的写字习惯包括()
- A.正确的写字姿势
- B.经常练毛笔字
- C.正确的执笔方法
- D.爱惜写字工具
- E.认真的写字态度
-
理解字义的能力包括()
- A.能结合语言环境在字典中正确的选择义项
- B.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字义
- C.能联系词句和上下文揣摩字义
- D.能辨析多义字
- E.能结合字义、字形辨析同音字
-
分散识字的特点有()
- A.先识字、后读书
- B.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 C.利用学习中的迁移规律
- D.利用识字与阅读的联系
- E.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
-
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在课程中居统治地位的教材是()
- A.《四书》
- B.《五经》
- C.《急就篇》
- D.《小学》
- E.《千家诗》
-
我国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始于()
- A.1987年
- B.1989年
- C.1990年
- D.1988年
-
小学语文基本功包括()
- A.记忆
- B.理解
- C.表达
- D.观察
- E.思维
-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和小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主要来源是()
- A.语文教学大纲
- B.语文教学计划
- C.生活
- D.语文教材
-
提出“听说读写宜并重”科学论断的教育家是()
- A.叶圣陶
- B.于漪
- C.袁微子
- D.陶行知
-
实用主义教育学认为教学的中心应该是()
- A.儿童
- B.教师
- C.校长
- D.教师与学生
-
主张“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的古代教育家是()
- A.朱熹
- B.孔子
- C.孟子
- D.墨子
-
小学生作文的源泉是()
- A.生活
- B.课堂
- C.家庭
- D.书本
-
小学生欣赏书面语言的能力一般始于()
- A.低年级
- B.中低年级
- C.中高年级
- D.初级中学
-
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 A.识字教学
- B.作文教学
- C.阅读教学
- D.听话、说话教学
-
我国的传统识字形式是()
- A.集中识字
- B.随课文分散识字
- C.注音识字,提前读写
- D.汉字注音识字
-
清朝末年,比较有代表性的国文教科书是()
- A.开明国语读本
- B.复兴国语教科书
- C.最新国文教科书
- D.小学国文读本
-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特征是()
- A.进行识字训练
- B.进行阅读训练
- C.进行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
- D.进行读写训练
-
提出“言文一致”主张的是()
- A.国文运动
- B.《新思潮》
- C.《新青年》
- D.国语运动
-
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机构叫做()
- A.小学
- B.幼儿园
- C.蒙学
- D.蒙养院
-
1956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主要是学习()
- A.苏联
- B.美国
- C.日本
- D.英国
-
清政府颁布的标志我国小学制度正式建立的学制是()
- A.钦定学堂章程
- B.奏定学堂章程
- C.壬戌学制
- D.学校系统改革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