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心理学2009年10月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0407)
- 
				
怎样正确对待和处理个别学生的纪律问题?
 - 
				
教师应如何协助新入学儿童尽快适应学习生活?
 - 
				
怎样培养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 
				
男女生的性别心理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受到哪些主观因素的影响?
 - 
				
学习迁移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 
				
简述概念的结构。
 - 
				
品德
 - 
				
气质
 - 
				
有代表性的学习理论主要有哪些?
 - 
				
学习动机
 - 
				
问题解决
 - 
				
下面哪一术语指的是教师通过学习、职业训练、社会交往等了解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 A.角色认知
 - B.角色认同
 - C.角色体验
 - D.角色期待
 
 - 
				
发现学习
 - 
				
预感将要发生不良后果时产生的紧张不安的心理体验和情绪状态称为()
- A.失助感
 - B.焦虑
 - C.抑郁
 - D.恐惧
 
 - 
				
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或使群体成员留在群体内的力量称为()
- A.内聚力
 - B.士气
 - C.归属感
 - D.心理气氛
 
 -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体现了个性的()
- A.先天性
 - B.差异性
 - C.可变性
 - D.独立性
 
 - 
				
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称为()
- A.道德性
 - B.道德感
 - C.道德认识
 - D.道德信念
 
 - 
				
在许多人起哄的时候,平时文雅的学生也会表现得粗鲁无礼,这种现象被称为()
- A.从众
 - B.社会助长作用
 - C.去个性化
 - D.服从
 
 - 
				
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发现儿童的自律道德出现在()
- A.8岁以后
 - B.9岁以后
 - C.10岁以后
 - D.12岁以后
 
 - 
				
最早对问题解决行为加以解释的心理学理论是()
- A.试误说
 - B.顿悟说
 - C.信息加工论
 - D.信号学习论
 
 - 
				
个人能产生独特、创新产品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个性特征或倾向称为()
- A.功能固着
 - B.反应定势
 - C.智力
 - D.创造性
 
 - 
				
设置学习目标、确定与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有效地安排学习时间等,这种学习策略是()
- A.复述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组织策略
 - D.元认知策略
 
 -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心理中被称为()
- A.学习动机
 - B.学习迁移
 - C.学习定势
 - D.学习心向
 
 - 
				
在水下击靶实验的基础上贾德提出的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 B.经验泛化说
 - C.相同要素说
 - D.关系转换说
 
 - 
				
儿童对某一概念的属性进行抽象,并将类似的属性加以认同,这是概念形成的()
- A.抽象化阶段
 - B.符号化阶段
 - C.类化阶段
 - D.辨别阶段
 
 - 
				
下面哪一个概念属性指的是概念学习的难易程度?()
- A.可学性
 - B.可用性
 - C.明晰性
 - D.动力性
 
 - 
				
在韦纳的三维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这一因素的维度是()
-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 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 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 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 
				
关于学习动机的强度和学习效率的关系,下面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学习效率可达到最佳水平
 - B.学习任务比较困难和复杂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学习效率可达到最佳水平
 - C.一般来讲,二者呈倒U型曲线关系
 - D.学习动机强度越高,学习效率越高
 
 -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 A.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或表征系统
 - B.有意义接受学习
 - C.形成认知地图
 - D.建立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 
				
被誉为“俄国教育心理学奠基人”的心理学家是()
- A.乌申斯基
 - B.巴班斯基
 - C.维果斯基
 - D.马卡连柯
 
 - 
				
下列有关学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学习是一种适应性活动
 - B.学习可以通过相应的行为变化得以体现
 - C.动物也具有学习行为
 - D.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学习引起的
 
 - 
				
以下哪种研究方法简便易行,容易获得比较真实的材料?()
- A.实验室实验法
 - B.现场实验法
 - C.观察法
 - D.调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