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1年10月自考《建筑结构试验》试题及答案(02448)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已知某混凝土简支梁加载如题36图所示,梁宽b=200mm,高h=400mm,在梁跨中设应变片,应变读数分别为ε1=-45με,ε2=55με,若混凝土材料弹性模量E=3.0×104MPa。求荷载P。

  2. 采用推出法测定240mm厚普通烧结砖墙砂浆强度,已知某测区砂浆强度饱满度修正 系数为0.70,各测点推出力分别为:10.65kN、11.40kN、11.75kN、9.85kN、9.85kN、9.50kN,试推算该测区砂浆的抗压强度(保留两位小数)。(提示:)

  3. 简述非破损检测技术的最大优点是什么?

  4. 测量应变的方法有哪些?

  5.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6. 简述冲击力加载的特点。

  7. 简述液压加载的优点。

  8. 在结构分析工作中可使用哪些方法和手段来解决问题?

  9. 在结构试验中,对铰支座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0. 建筑结构试验的任务是什么?

  11. 电测传感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12. 结构试验中在正式加载前对结构进行预载的目的是什么?

  13. 拔出法试验

  14. 退化率

  15. 应变

  16. 校核测点

  17. 破损荷载

  18. 回弹法测量时测点应在测区内         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一般不小于20mm。

  19. 超声法检测构件时,测区应布置在构件混凝土         方向的侧面。测区的间距不宜大于2m。

  20. 弹簧加载法常用于构件的         荷载试验。

  21. 使用液压加载器时会出现荷载量和油压间不呈严格的线性关系的状况,这是由于内部         的影响。

  22. 当电桥用于测量非匀质材料的应变,或当应变测点较多时,为避免各个应变测点之间的相互影响,应尽量采用         测量电路。

  23. 为了使所测到的位移表示测点相对于试验台座或地面的位移,通常把传感器支架同定在试验台或地面的         上。

  24. 当从整体结构中取出部分构件单独进行试验时,为使其能如实反映该部分结构构件的实际工作,对比强复杂的超静定体系中的构件,必须要注意其         条件的模拟。

  25. 结构静力试验预载时的         不宜超过该试件开裂试验荷载计算值的70%。

  26. 现行规范采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和砖石结构的计算理论,其基础         的直接结果。

  27. 能够再现天然地震记录的设备是

    • A.静力加载设备
    • B.拟动力加载设备
    • C.拟静力加载设备
    • D.地震模拟振动台
  28. 当结构受地震、爆炸等特殊荷载作用时,整个试验加载过程只有几秒甚至是微秒或毫秒级的时间,这实际上是一种瞬态的         试验,它属于动力试验范畴。

  29. 结构在对应某一固有频率的一个不变的振动形式,称为对应该频率时的

    • A.振型
    • B.振幅
    • C.振源
    • D.振频
  30. 在平面楼盖试验中,确定次梁试验的荷载面积,下列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主梁荷载情况
    • B.次梁的连续性
    • C.板的情况
    • D.次梁本身支承情况
  31. 数据采集时,从传感器传送到记录器的数据一般都是

    • A.振动量
    • B.模拟量
    • C.脉冲量
    • D.输出量
  32. 采用平测法或斜测法检测结构混凝土开裂深度时,裂缝应小于或等于

    • A.300mm
    • B.400mm
    • C.500mm
    • D.600mm
  33. 拟动力试验常采用的位移传感器有

    • A.百分表
    • B.压力表
    • C.应变计
    • D.速度计
  34. 屋架试验,一般采用 试验。

    • A.卧位
    • B.侧位
    • C.正位
    • D.反位
  35. 受弯构件试验中,当试验荷载的布置图式不能完全与设计的规定或实际情况相符时, 可采用

    • A.极限荷载
    • B.均匀荷载
    • C.集中荷载
    • D.等效荷载
  36. 对于结构动力试验,试件尺寸常受 等因素的限制。

    • A.试验加载时间
    • B.试验加载条件
    • C.试验人员多少
    • D.试验加载频率
  37. 对于薄壳和网架等空间结构,较多采用比例为 的模型试验。

    • A.
    • B.
    • C.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