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02440)2015年10月真题及答案解析
-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如题40图所示,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G1=G2=G3=1500kN,4层为突出屋面塔楼,G4=400kN;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场地,场地特征周期Tg=0.35s,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0.5s。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主体结构顶部(3层处)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
牛腿尺寸及承受的设计荷载如题37图所示,采用HRB335级钢(fy=300N/mm2)。 As=35mm,试计算纵向受拉钢筋面积As 。
-
某排架计算简图如题38图所示。已知M1=l00kN·m,M2=80kN·m。试用剪力分配法求B柱柱底弯矩。
-
某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计算简图如题39图所示。各柱线刚度均为
;各柱的侧移刚度修正系数a值为:中柱a=0.75,边柱a=0.65;其中,柱AB修正后的反弯点高度比y=0.58。用D值法计算中间层柱AB的柱顶弯矩MB和柱底弯矩MA
-
简述水平地震作用与风荷载性质的主要区别。
-
某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如题36图所示。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均为
,各层边柱D值均为
,各层中柱D值均为
。试计算其基本自振周期T1。
-
简述框筒结构产生剪切滞后现象后柱轴力的变化规律。
-
简述排架中吊车横向水平荷载的传递路径。
-
简述影响框架柱两端转角大小的主要因素。
-
按照框架节点的设计原则,( )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
-
简述按外形分类时,剪力墙的类型及其破坏形态。
-
框架梁端弯矩调幅,指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而( )梁端负弯矩。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抗震设计原则是“小震不坏,( ),大震不倒”。
-
多层多跨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由梁柱弯曲变形与柱的( )变形所引起的侧移的叠加。
-
整体小开口墙墙肢的局部弯矩一般不超过总弯矩的( )%。
-
与多层建筑结构相比,高层建筑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荷载成为设计的主要因素。
-
柱下独立基础高度应满足构造要求和满足柱与基础交接处混凝土( )的要求。
-
结构可靠度是结构可靠性的( )度量。
-
单层厂房的抗风柱只承受山墙风荷载及其自重,设计时可近似按( )构件进行计算。
-
抗震设防的框架节点核心区,构造要求需满足( )
- A.梁箍筋应贯穿节点,且核心区箍筋构造应满足柱端加密区构造要求
- B.梁纵筋应贯穿节点,且核心区箍筋构造应满足梁端加密区构造要求
- C.柱纵筋应贯穿节点,且核心区箍筋构造应满足柱端加密区构造要求
- D.柱箍筋应贯穿节点,且核心区箍筋构造应满足梁端加密区构造要求
-
由于荷载多次重复作用而使构件丧失承载能力,称为( )破坏。
-
关于高层建筑中剪力墙的边缘构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
- A.根据底部塑性区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要求计算确定
- B.约束边缘构件比构造边缘构件的要求高
- C.一、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 D.三、四级抗震墙的墙肢端部应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最大的动力系数βmax取值为( )
- A.0.75
- B.1.25
- C.2.0
- D.2.25
-
钢筋混凝土构件正截面抗震验算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7RE取值最大的是( )
- A.梁正截面受弯
- B.轴压比小于0.15的柱偏心受压
- C.墙偏心受压
- D.轴压比不小于O.15的柱偏心受压
-
求框架某层某跨横梁跨中最大正弯矩时,活载除应在本跨布置外,还应考虑( )
- A.隔层隔跨布置
- B.其余各层隔跨布置
- C.隔层逐跨布置
- D.其余各层逐跨布置
-
与框架柱标准反弯点高度比y0无关的是( )
- A.上下梁线刚度比
- B.总层数
- C.该柱所在的层数
- D.梁柱线刚度比
-
在装配整体式框架中,后浇节点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 )
- A.与梁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
- B.介于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之间
- C.与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
- D.比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5 MPa
-
框架结构是否需设置伸缩缝,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 A.场地条件
- B.环境温度
- C.结构高度
- D.结构长度
-
某20层建筑底部2层为大空间商店,上部为住宅,则结构体系宜采用( )
- A.框架结构
- B.板柱结构
- C.剪力墙结构
- D.框支剪力墙结构
-
剪力墙墙肢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建立是基于( )
- A.剪压破坏
- B.斜压破坏
- C.剪拉破坏
- D.斜拉破坏
-
与联肢剪力墙相比,壁式框架的受力特点是( )
- A.整体性较弱,墙肢一般不出现反弯点
- B.整体性较弱,墙肢一般会出现反弯点
- C.整体性较强,墙肢一般会出现反弯点
- D.整体性较强,墙肢一般不出现反弯点
-
框架—剪力墙计算简图是否属于刚接体系取决于( )
- A.墙肢刚度
- B.框架刚度
- C.楼板刚度
- D.连系梁刚度
-
关于分层法,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整个框架按各楼层分解为若干开口框架
- B.每个开口框架上、下柱远端的约束为铰支
- C.假定框架无侧移
- D.假定各层梁上荷载只对本层梁和上、下柱产生内力
-
高层建筑风荷载计算中,与风动力作用有关的参数是( )
- A.风振系数
- B.基本风压
- C.风压高度系数
- D.体型系数
-
单层厂房抗风柱与屋架之间采用弹簧板连接,弹簧板只传递( )
- A.水平力
- B.竖向力
- C.弯矩
- D.扭矩
-
关于单层厂房预制变阶柱的吊装验算,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柱身自重应乘以动力系数
- B.柱混凝土强度一般取强度标准值
- C.一般宜采用单点绑扎起吊
- D.变阶处配筋不满足吊装验算要求时,可在该局部区段加配短钢筋
-
建筑结构平面的扭转不规则是指( )
- A.该楼层两端弹性层问位移的平均值,大于弹性层间位移允许值的1.2倍
- B.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的平均值,大于弹性水平位移允许值的1.5倍
- C.楼层的最大弹性层问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层问位移平均值的l.2倍
- D.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平均值的l.5倍
-
关于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两地震中距相同,则地震烈度也相同
- B.地震震级越高,则震中区地震烈度越高
- C.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对地表及建筑物影响的尺度
- D.地震基本烈度的超越概率为63.2%
-
民用建筑楼面活荷载组合值系数
、频遇值系数
、准永久值系数
之间的关系为( )
- A.
- B.
- C.
- D.
- A.
-
下列作用中,不属于间接作用的是( )
- A.混凝土收缩和徐变
- B.温度作用和焊接变形
- C.水平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
- D.屋面雪荷载和积灰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