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02440)2010年10月真题及答案解析
-
三层两跨框架的计算简图如题40图所示。各柱线刚度均为
,边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为0.6,中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为0.7。试计算该框架由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顶点侧移值。
-
两跨等高排架结构计算简图如题39图所示。排架总高13.1m,上柱高3.9m,q1=1.5kN/m,q2=0.75kN/m,A、B、C三柱抗侧刚度之比为1∶1.7∶1。试用剪力分配法求A柱的上柱下端截面的弯矩值。
(提示:柱顶不动铰支座反力R=C11qH,C11=0.34)
-
某4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Gl=1500kN,G2=G3=1200kN,G4=1000kN;各层的层间侧移刚度分别为
。试用顶点位移法计算其基本自振周期。(提示:T1=1.7ψT
,ψT=0.7)
-
三跨单层排架如题37图所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为4000kN,结构基本白自周期为0.4s,场地特征周期为0.25s,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αmax=0.16;排架A柱、B柱、C柱和D柱的侧移刚度的比值为2∶3∶3∶2。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C柱的弯矩,并面出弯矩图。(提示:
)
-
偏心受压柱扩展基础如题36图所示,基础边缘处最大地基净反力pj=150kN/m2,基础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t=1.1N/mm2。试验算柱与基础交接处的混凝土受冲切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
在框架—剪力墙的计算中,为何有时要对综合框架总剪力Vf进行修正?当Vf<0.2Vo时,如何修正?
-
简述梁柱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破坏的主要原因。
-
简述用D值法确定框架柱反弯点位置的主要步骤。
-
简要说明剪力墙结构中系数α的物理意义,并判断α<10时剪力墙的类型。
-
牛腿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框架节点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 )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
考虑框架与剪力墙之间梁的转动约束作用时,框架—剪力墙的结构体系称为( )体系。
-
在风荷载作用下,迎风面一侧的框架柱将产生轴向( )力。
-
高度超过150m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应满足( )耍求,对住宅、公寓,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不应大于。
-
地震系数k是地面水平运动最大加速度与( )的比值。
-
吊车梁的疲劳强度验算时,只考虑一台吊车,且不考虑吊车( )荷载的影响。
-
在抗震第一阶段设计时,按( )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验算构件的承载力。
-
与失效概率限值[pf]相对应的可靠指标称为( )可靠指标,记作[β]。
-
单层厂房的支撑分为屋盖支撑和( )支撑两类。
-
荷载效应S和结构抗力R都是具有各自分布规律的( )变量。
-
在对框架柱进行正截面设计时,需考虑的最不利组合一般不包括( )
- A.|M|max及相应的N
- B.|M|min及相应的N
- C.|N|max及相应的M
- D.|N|min及相应的M
-
关于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结构侧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房屋高宽比越大,由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越大
- B.一般对高度超过50m的房屋,不必考虑梁柱弯曲变形对侧移的影响
- C.各楼层的层间侧移露上而下逐渐减小
- D.各楼层处的水平侧移之和即框架顶点的水平侧移
-
关于反弯点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假定横梁的抗弯刚度无限大
- B.假定各层柱的反弯点均在柱高的中点
- C.假定梁柱节点转角为零
- D.其适用条件是梁柱线刚度比大于3
-
有关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框架梁的跨度应取相邻两根柱子轴线之间的距离
- B.底层柱的长度应取基础顶面N=层楼板顶面之间的距离
- C.框架各跨跨度相差不大于10%时,可简化为等跨框架计算
- D.不等跨框架简化为等跨框架后,计算跨度应取原框架中的最小跨度值
-
剪力墙的翼缘有效宽度取( )
- A.翼缘厚度的3倍、墙间距的一半和总高度的1/20中的最小值
- B.翼缘厚度的6倍、墙间距的一半和总高度的1/20中的最小值
- C.翼缘厚度的3倍、墙间距的一半和总高度的1/20中的最大值
- D.翼缘厚度的6倍、墙间距的一半和总高度的1/20中的最大值
-
有关剪力墙的布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剪力墙应双向或多向布置
- B.剪力墙的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尽量避免出现错洞墙
- C.墙肢截面长度与厚度之比不宜小于2
- D.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长度之比应大于2
-
结构设计中,高层建筑的高度是指( )
- A.基础顶面至主要屋面的距离
- B.基础顶面至突出屋面电梯间的距离
- C.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的距离
- D.室外地面至突出屋面电梯间的距离
-
关于框架柱的轴压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设定轴压比限值是为了保证框架柱的抗震延性
- B.设定轴压比限值是为了保证框架柱的极限承载力
- C.轴压比限值与结构体系无关
- D.轴压比限值与抗震等级无关
-
符合条件ζ>[ζ],且α≥10的剪力墙,可判定为( )
- A.整体墙
- B.小开口墙
- C.联肢墙
- D.壁式框架
-
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面的屋顶间的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宜放大( )
- A.1.5倍
- B.2.0倍
- C.2.5倍
- D.3.0倍
-
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无关的是( )
- A.建筑场地类别
- B.结构自振周期
- C.抗震设防烈度
- D.建筑平面形状
-
下列地基中,地震时可能发生液化的是( )
- A.饱和松砂
- B.淤泥质土
- C.饱和粘土
- D.冲填土
-
我国现行荷载规范规定,在计算风荷载时地面粗糙度分为( )
- A.两类
- B.三类
- C.四类
- D.五类
-
剪力墙设计时,提高墙肢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措施不包括( )
- A.增加墙肢竖向分布钢筋
- B.增加墙肢水平分布钢筋
- C.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 D.增加墙肢厚度
-
某框架结构采用整体平板式基础,该基础的类型属于( )
- A.独立基础
- B.条形基础
- C.十字形基础
- D.筏式基础
-
单层厂房排架柱内力组合时,一般不属于控制截面的是( )
- A.上柱柱顶截面
- B.上柱柱底截面
- C.下柱柱顶截面
- D.下柱柱底截面
-
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破坏的地震波主要是体波
- B.地壳中产生地震波的部位称为震源
- C.纵波是剪切波
- D.横波引起地面的竖向振动
-
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大于5级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 B.我国现行抗震规范采用两阶段设计法
- C.低于7度的地区为非抗震设防区
- D.纵波又称P波
-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G=1.35适用于( )
- A.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基本组合
- B.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基本组合
- C.荷载效应的偶然组合
- D.荷载效应的频遇组合
-
与结构抗力无关的因素是( )
- A.设计强度
- B.设计弯矩
- C.截面尺寸
- D.钢筋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