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护理社会学概论试卷(03700)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试述护患沟通中的言语艺术。

  2. 残疾人在家庭中受怜爱和关照,但又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原因有哪些?

  3. 试述临终病人心理过程5个阶段及各阶段死亡准备教育的实施方法。

  4. 经医院系统治疗病情缓解的精神病病人仍残留哪些社会功能损害?

  5. 简述女性青春期社会护理的内容。

  6. 如何理解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广泛性与非特异性?

  7. 简述社区社会护理的内容。共,画心共共酸大本

  8. 精神卫生

  9. 简述造成病人角色紊乱和冲突的因素

  10. 医疗康复

  11. 三维健康观

  12. 老龄化社会

  13. 医院管理监督权

  14. 残疾康复保健护理的特点是( )

    • A.严格政策性
    • B.客观求实性
    • C.社会协调性
    • D.较大效益性
    • E.广泛专业性
  15. 残疾保健与康复服务的策略是( )

    • A.对未发生残疾者,尽可能避免残疾
    • B.对已发生残损者,尽量减轻残损的程度
    • C.对已发生残损者,尽量延缓残疾和残障的形成
    • D.利用初级卫生保健提供康复
    • E.以社区为基础的基本医疗康复服务
  16. 护士心理思维素质中的良好职业心态包括( )

    • A.抗挫折的心态
    • B.平和冷静的心态
    • C.随机应变的心态
    • D.完成服从医生指挥的心态
    • E.不断创新的心态
  17. 在临床护理中产生“文化休克”是忽视了( )

    • A.整体护理
    • B.个性化护理
    • C.功能制护理
    • D.文化安全护理
  18. 病人权利立法是( )

    • A.尊重人权的重要体现
    • B.医院管理的具体体现
    • C.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 D.市场经济与卫生改革的客观
    • E.国家稳定的重要手段
  19. 制度层面的护理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 )

    • A.加强护理文化网络建设
    • B.制定完善护理质控标准加强护理环节管理
    • C.重视典礼仪式对护理文化的传递和强化作用
    • D.改革护理教育模式
    • E.逐步完善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0. 处于残疾中、后期的残疾人心理学特征是( )

    • A.否认心理
    • B.焦虑抑郁情绪
    • C.恐惧心理
    • D.自卑心理
  21. 实施临终关怀教育的首要环节是( )

    • A.对医护人员的教育
    • B.对患者及其亲友的教育
    • C.对全民的教育
    • D.对学生的教育
  22. 家庭健康护理的对象是( )

    • A.家庭中的病人
    • B.家庭中有健康问题的人
    • C.家庭中的每个成员
    • D.整个家庭
  23. 精神障碍社会护理的重要组织机构是( )

    • A.家庭康复机构
    • B.社区康复机构
    • C.医院康复科室
    • D.康复疗养院
  24. 关于社会供养系数叙述错误的是( )

    • A.社会供养系数是指人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回数之比
    • B.我国少儿人口供养系数呈下降趋势
    • C.我国老年人口供养系数呈上升趋势
    • D.我国社会总供养系数呈下降趋势
  25. 老年疾病的基本特征是( )

    • A.症状典型,对治疗反应差异大
    • B.发病慢、病程长
    • C.不易引起水和电解质紊乱
    • D.慢性病患病率高,多种疾病共存
  26. 我国将老年人年龄界定为( )

    • A.55岁以上
    • B.60岁以上
    • C.65岁以上
    • D.70岁以上
  27. 关于生育最佳时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婚后半年较为适宜
    • B.药物避孕停药2个月以上
    • C.避开秋末冬初季节
    • D.生活环境未接触有害物质时
  28. 老年医疗保健需求的重点场所应是( )

    • A.医院门诊的老年科诊室
    • B.医院老年病房
    • C.养老院
    • D.社区卫生机构
  29.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正确的是( )

    • A.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 B.计划免疫接种
    • C.健康检查
    • D.及时转诊
  30. 《母婴保健法》规定的婚前保健服务项目不包括( )

    • A.卫生指导
    • B.卫生咨询
    • C.医学检查
    • D.胎儿性别
  31. 2002年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首次在国内开展的大规模自杀调查结果显示在死亡原因中自杀排序( )

    • A.第5位
    • B.第8位
    • C.第10位
    • D.第15位
  32. 社区院前急救护理指的是( )

    • A.入院前及现场的急救护理
    • B.在家庭中的急救护理
    • C.在学校的急救护理
    • D.在公共场所的急救护理
  33. 人类健康的头号社会杀手为( )

    • A.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
    • B.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关热
    • C.竞争紧张快节奏的社会环境
    • D.社会治安混乱
  34. 护士能对病人边处置、边观察、边思考、边谈话,说明该护士具备“注意”的( )

    • A.稳定性
    • B.广阔性
    • C.集中性
    • D.综合性
  35. 在观察期间内可能发生某种疾病的一定人群中新发该病的频率指的是( )

    • A.发病率
    • B.患病率
    • C.现患率
    • D.罹患率
  36. 有权参与涉及其医疗计划的一切决定,属于病人的( )

    • A.隐私保密权
    • B.选择自主权
    • C.医疗健康权
    • D.知情同意权
  37. 以病人、有健康问题的人及健康人为护理对象的护理发展阶段是( )

    • A.“以疾病护理为中心”阶段
    • B.“以病人为中心”阶段
    • C.“以整体人的健康护理为中心”阶段
    • D.“以预防为中心”阶段
  38. 伴随多元文化护理而产生的现代护理观念是( )

    • A.整体护理
    • B.人性化护理
    • C.个性化护理
    • D.文化安全护理
  39. 在人的“三重”生命中,人的本质是( )

    • A.肉体生命
    • B.精神生命
    • C.意志生命
    • D.社会学生命
  40. 与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相适应,出现了( )

    • A.朴素的整体护理
    • B.机器维修式护理
    • C.局部功能制护理
    • D.现代整体护理
  41.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要层次论”中第二层次的需要是( )

    • A.安全需要
    • B.情感与归属需要
    • C.自尊需要
    • D.自我实现需要
  42. 2003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 )

    • A.让儿童拥有一个健康的环境
    • B.提高全民素质从儿童抓起
    • C.儿童优先、母亲安全
    • D.妇女健康、儿童更健康
  43. 社会学在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 A.马克思
    • B.赫伯特,斯宾塞
    • C.伊丽莎白·布莱克韦尔
    • D.奥古斯特·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