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自考02903药理学(一)试卷及答案
- 
				
试述吗啡的临床应用及其相应的作用机制。
 - 
				
试述卡托普利降压作用机制和降压特点。
 - 
				
简述磺胺甲恶唑(SMZ)与甲氧苄啶(TMP)合用增强抗菌作用的机理。
 - 
				
简述解热镇痛抗炎药共同的药理作用及相应的机制。
 - 
				
简述糖皮质激素隔日疗法的定义及此用法的依据。
 - 
				
简述β-受体阻断药的临床应用。
 - 
				
半衰期
 - 
				
治疗指数(TI)
 - 
				
链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可用______和______抢救。
 - 
				
糖皮质激素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______,偶可诱发精神失常。大剂量对儿童可致______。
 - 
				
青霉素结合蛋白
 - 
				
临床上将葡萄糖、______、______组成极化液,以纠正细胞内缺K+。
 - 
				
喷他佐辛(镇痛新)为阿片受体的______。
 - 
				
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具有强______而无______者,称为完全拮抗剂。
 - 
				
琥珀胆碱属于______型肌松药。
 - 
				
长期口服异烟肼治疗结核病加服维生素B6的目的是( )
- A.提高疗效
 - B.减少抗药性产生
 - C.防治神经系统毒性
 - D.预防肝脏损害
 
 - 
				
磺胺嘧啶对以下感染性疾病疗效较好的是( )
- A.细菌性痢疾
 - B.伤寒
 - C.膀胱炎
 -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以下关于环丙沙星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对军团菌无效
 - B.抗菌作用强
 - C.对绿脓杆菌有效
 - D.抗菌谱广
 
 - 
				
下列对阿米卡星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是天然卡那霉素A的半合成品
 - B.对绿脓杆菌有效
 - C.对其它氨基糖苷类耐药菌所致的感染仍有效
 - D.无耳、肾毒性
 
 - 
				
下列细菌中,对红霉素不敏感的是( )
- A.绿脓杆菌
 - B.弯曲杆菌属
 - C.支原体
 - D.百日咳杆菌
 
 - 
				
有关庆大霉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作用强
 - B.对绿脓杆菌有特效
 - C.常与羧苄青霉素合用
 - D.耳毒性小
 
 - 
				
以下关于克拉维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抗菌谱较广
 - B.抗菌活动性高
 - C.可抑制-内酰胺酶
 - D.有肾脏毒性
 
 - 
				
红霉素的抗菌作用原理是( )
- A.影响细菌的叶酸代谢
 - B.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 C.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 D.影响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 
				
胰岛素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
- A.粒细胞减少
 - B.过敏反应
 - C.耐受性
 - D.低血糖
 
 - 
				
下列胰岛素制剂中作用时间最长的是( )
- A.正规胰岛素
 - B.精蛋白锌胰岛素
 - C.珠蛋白锌胰岛素
 - D.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 
				
青霉素G在体内的消除方式是( )
- A.肝脏代谢
 - B.大部分以原型由肾小管分泌排出
 - C.胆汁排泄
 - D.血浆中的酶水解
 
 -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 )
- A.低血钾
 - B.低血糖
 - C.低血压
 - D.皮肤变厚、少毛
 
 - 
				
甲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作用机制是( )
- A.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 B.使氧化碘不能结合到TG上
 - C.抑制T3转化为T4
 - D.破坏甲状腺组织
 
 - 
				
可造成乳酸血症的降血糖药是( )
- A.胰岛素
 - B.苯乙双胍
 - C.格列本脲
 - D.甲苯磺丁脲
 
 - 
				
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合用治疗严重感染的目的是( )
- A.增强抗生素的抗菌作用
 - B.拮抗抗生素的某些副作用
 - C.提高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性
 - D.防止感染扩散
 
 - 
				
长期使用易发生咽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是( )
- A.色甘酸钠粉末吸入
 - B.倍氯米松气雾吸入
 - C.沙丁胺醇气雾吸入
 - D.氨茶碱口服
 
 - 
				
下列关于硫酸镁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降低血压
 - B.兴奋中枢
 - C.松弛骨骼肌
 - D.导泻
 
 - 
				
肝素过量引起的自发性出血,应选用的解毒剂是( )
- A.葡萄糖酸钙
 - B.硫酸鱼精蛋白
 - C.维生素K
 - D.氨甲苯酸
 
 - 
				
下列药物中配合输液可促进毒物从尿中排泄的是( )
- A.氢氯噻嗪
 - B.螺内酯
 - C.氨苯蝶啶
 - D.呋塞米
 
 - 
				
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制是( )
- A.中和胃酸,减少对溃疡面的刺激
 - B.阻断胃壁细胞的H2受体
 - C.杀灭幽门螺杆菌
 - D.兴奋多巴胺受体
 
 - 
				
下列关于强心苷临床应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充血性心力衰竭
 - B.室上性心动过速
 - C.室性心动过速
 - D.心房纤颤
 
 - 
				
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的主要作用原理是( )
- A.减轻冠脉粥样硬化病变
 - B.改善心肌代谢
 - C.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 D.减慢心率
 
 - 
				
下列药物中可抑制HMG-CoA还原酶而减少胆固醇合成的是( )
- A.烟酸
 - B.洛伐他汀
 - C.考来烯胺
 - D.环丙贝特
 
 - 
				
既可治疗高血压又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药物是( )
- A.地高辛
 - B.氨力农
 - C.卡托普利
 - D.可乐定
 
 - 
				
治疗心肌梗塞并发心室纤颤首选( )
- A.维拉帕米静注
 - B.胺碘酮静注
 - C.普萘洛尔口服
 - D.利多卡因静滴
 
 - 
				
尼可刹米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
- A.直接兴奋延脑呼吸中枢
 - B.间接地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 C.提高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
 - D.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 
				
强心苷产生正性肌力作用的机理是( )
- A.兴奋心肌受体
 - B.兴奋心肌受体
 - C.反射兴奋交感神经
 - D.抑制心肌的Na+-K+-ATP酶
 
 - 
				
对吗啡成瘾者可诱发戒断症状的药物是( )
- A.哌替啶
 - B.芬太尼
 - C.纳洛酮
 - D.喷他佐辛
 
 - 
				
下列不属于苯妥英钠不良反应的是( )
- A.嗜睡
 - B.齿龈增生
 - C.可致畸胎
 - D.共济失调
 
 - 
				
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最大的特点是( )
- A.阻断D2受体
 - B.为治疗精神分裂首选药
 - C.几乎无锥体外系反应
 - D.不会引起严重的粒细胞缺乏
 
 - 
				
下列有关左旋多巴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仅在脑内转化为多巴胺
 - B.因为它可补充脑内多巴胺的不足,所以治疗震颤麻痹时奏效很快
 - C.它能透过血脑屏障,若同时应用外周脱羧酶抑制剂,则抗震颤麻痹的效价更高
 - D.可用于肝昏迷,且能改善肝功能
 
 - 
				
氯丙嗪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宜选用( )
- A.肾上腺素
 - B.去甲肾上腺素
 - C.异丙肾上腺素
 - D.多巴胺
 
 - 
				
下列只对癫痫失神小发作有效的药物是( )
- A.地西泮
 - B.卡马西平
 - C.硝西泮
 - D.乙琥胺
 
 - 
				
巴比妥类中毒时用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达解毒目的,其机理为( )
- A.增加巴比妥类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 B.碳酸氢钠入血,加速巴比妥在血中分解
 - C.巴比妥为弱酸,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加速其排泄
 - D.碳酸氢钠促进巴比妥在肝药酶作用下分解
 
 - 
				
关于利多卡因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能穿透粘膜,作用比普鲁卡因快、强、持久
 - B.安全范围大
 - C.过敏反应多见
 - D.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 
				
关于肾上腺素对血管的作用错误的是( )
- A.皮肤、粘膜血管收缩强烈
 - B.冠状动脉扩张
 - C.肾血管扩张
 - D.骨骼肌血管扩张
 
 - 
				
普萘洛尔可用于( )
- A.房室传导阻滞
 - B.窦性心动过缓
 - C.支气管哮喘
 - D.高血压
 
 - 
				
东莨菪碱的用途不包括( )
- A.麻醉前给药
 - B.抗晕动病
 - C.抗帕金森病
 - D.抗过敏反应
 
 - 
				
阿托品治疗感染中毒性休克的机制是( )
- A.对抗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
 - B.大剂量能解除小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
 - C.升高血压
 - D.兴奋血管运动中枢
 
 - 
				
β2受体主要分布于( )
- A.心脏
 - B.支气管平滑肌
 - C.腺体
 - D.瞳孔扩大肌
 
 -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时产生M样症状的原因是( )
- A.M受体敏感性增加
 - B.胆碱能神经递质释放增加
 - C.药物排泄减慢
 - D.胆碱能神经递质破坏减慢
 
 -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
- A.是永久性的
 - B.可加速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 C.是可逆的
 - D.可促进药物排泄
 
 - 
				
效价强度用以表示( )
- A.药物的安全性
 - B.药物的治疗指数
 - C.药物作用的强弱
 - D.药物的极量
 
 - 
				
某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约5L,以下正确的选项是( )
- A.该药主要分布于全身体液
 - B.该药基本分布于血浆
 - C.该药主要分布于细胞内液
 - D.该药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