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5年4月自学考试生理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
试述下丘脑的功能。
-
简述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
压迫家兔双侧颈动脉窦,血压会出现何种变化?为什么?
-
简述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和多尿的原因。
-
简述糖、脂肪、蛋白质吸收的形式和吸收途径。
-
试比较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
-
AB0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是什么?
-
为什么气胸时会影响肺的通气功能?
-
非寒战产热
-
明适应
-
功能余气量
-
正反馈
-
心动周期
-
正常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分泌出现第二次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
- A.雌激素的正反馈作用
- B.孕激素的正反馈作用
- C.黄体生成素的作用
- D.卵泡刺激素的作用
-
睾丸中合成和分泌睾酮的细胞是( )
- A.支持细胞
- B.精原细胞
- C.精母细胞
- D.间质细胞
-
下列关于胰岛素的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促进糖的储存和利用,降低血糖
- B.促进糖原异生
- C.促进脂肪合成,抑制其分解
- D.促进蛋白质合成
-
对于缺少甲状腺激素的患儿,出生后补充甲状腺激素的最佳时间是( )
- A.三个月内
- B.半年内
- C.1年前后
- D.2年前后
-
怀孕期间胎盘大量分泌的雌激素主要是( )
- A.雌酮
- B.孕酮
- C.雌二醇
- D.雌三醇
-
下列激素中,分泌增多可引起向中性肥胖的是( )
- A.胰岛素
- B.雌激素
- C.糖皮质激素
- D.生长素
-
下列激素中,分泌增多不出现糖尿的是( )
- A.糖皮质激素
- B.生长素
- C.甲状腺激素
- D.醛固酮
-
下列激素中,合成后储备于细胞外的是( )
- A.生长素
- B.胰岛素
- C.甲状腺激素
- D.甲状旁腺激素
-
α-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特异阻断剂是( )
- A.筒箭毒
- B.阿托品
- C.普萘洛尔
- D.酚妥拉明
-
实验中,在动物中脑上、下丘间横断后出现的现象是( )
- A.脊休克
- B.肢体麻痹
- C.感觉丧失
- D.去大脑僵直
-
与突触前抑制密切相关的神经元联系结构是( )
- A.轴突一胞体型突触
- B.轴突一树突型突触
- C.轴突一轴突型突触
- D.胞体一树突型突触
-
传导快痛的神经纤维是( )
- A.
类纤维
- B.
类纤维
- C.B类纤维
- D.C类纤维
- A.
-
丘脑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 A.诱发庞层冲动
- B.产生特定感觉
- C.维持觉醒状态
- D.协调肌肉紧张
-
感受旋转变速运动的感受器是( )
- A.半规管
- B.椭圆囊
- C.球囊
- D.耳蜗
-
人耳的声波感受器位于( )
- A.鼓膜
- B.圆窗膜
- C.卵圆窗膜
- D.耳蜗基底膜
-
在视远物时,外来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前的屈光不正是( )
- A.近视
- B.远视
- C.散光
- D.老视
-
视网膜上只有视锥细胞分布的区域是( )
- A.视盘
- B.中央凹
- C.中央凹周边部
- D.视网膜周边部
-
脊髓高位截瘫的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表现是( )
- A.多尿
- B.少尿
- C.无尿
- D.尿失禁
-
某物质在肾动脉中有一定浓度,而在肾静脉中为零,测算其血浆清除率( )
- A.等于零
- B.等于每分钟肾血流量
- C.等于肾小球滤过率
- D.等于每分钟肾血浆流量
-
某患者下丘脑视上核受损出现尿崩症,下列正确的是( )
- A.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 B.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加
- C.由肾小球滤过的原尿80%以上不能被重吸收
- D.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
交感神经兴奋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由于( )
- A.平均动脉压降低
- B.滤过膜通透性降低
- C.肾血浆流量降低
- D.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促进血浆滤出的直接动力是( )
- A.平均动脉血压
- B.肾动脉血压
- 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 D.肾小球小动脉血压
-
醛固酮保水、保钠和排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
- A.近球小管和髓袢升支粗段
- B.髓袢降支细段
- C.髓袢降支粗段
- 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
某人细菌感染后,发热、寒战、体温升高到38.5℃,其原因可能是( )
- A.产热器官活动增强
- B.散热器官活动减弱
- C.调定点上移
- D.温度感受器的功能失灵
-
常用来计量基础代谢率平均值的单位是( )
- A.kj/L
- B.kj/(·h)
- C.kj
- D.%
-
下列选项中,可使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的因素是( )
- A.手术接受药物麻醉
- B.环境温度变化
- C.精神紧张
- D.进食
-
发生“里急后重”症状的刺激部位是( )
- A.回盲部
- B.升结肠
- C.降结肠
- D.直肠
-
狗的慢性实验中,将肉汤通过胃瘘直接放入胃内,引起的胃液分泌特点是( )
- A.量较大,酸度低,消化力最强
- B.量最大,酸度高,消化力较强
- C.量较少,酸度高,消化力较强
- D.量最少,酸度低,消化力最弱
-
防止发生胃下垂的相关胃运动形式是( )
- A.蠕动冲
- B.逆蠕动
- C.紧张性收缩
- D.容受性舒张
-
促使肠期胃液分泌的胃肠激素是( )
- A.促胃液素
- B.促胰液素
- C.肠抑胃肽
- D.胃动素
-
抑制胃液分泌的物质是( )
- A.乙酰胆碱
- B.盐酸
- C.组胺
- D.胆盐
-
下列变化中,能降低气道阻力的是( )
- A.气流速度加快
- B.气道口径增加
- C.气流形式为湍流
- D.气道内有渗出物
-
呼吸基本节律产生于( )
- A.脊髓
- B.延髓
- C.下丘脑
- D.大脑皮质
-
正常人空腹时基础胃酸,排出量呈昼夜节律,分泌量最低的时间在( )
- A.5:00~11:00
- B.12:00~18:00
- C.午夜1时~次晨6时
- D.18:00~次晨l时
-
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生理性刺激物是( )
- A.脑脊液中的[
]
- B.脑脊液中的
- C.血液中的[
]
- D.血液中的
- A.脑脊液中的[
-
区分心肌自律细胞和非自律细胞的基本依据是( )
- A.0期去极化速度的快慢
- B.动作电位幅度的大小
- C.4期膜电位稳定与否
- D.阈电位水平的高低
-
左心室内压上升速率和幅度最大的时期是( )
- A.等容收缩期
- B.快速射血期
- C.等容舒张期
- D.快速充盈期
-
心脏的节律性活动起源于( )
- A.心迷走神经兴奋
- B.心交感神经兴奋
- C.心室肌细胞
- D.窦房结P细胞
-
心室收缩的后负荷是指( )
- A.心室收缩末期压力
- B.大动脉血压
- C.平均充盈压
- D.中心静脉压
-
在血小板的聚集中起重要作用的物质是( )
- A.
- B.
- C.
- D.
- A.
-
心输出量是指( )
- A.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 B.每分钟左、右心室射血量之和
- C.每次心搏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 D.每次心搏两侧心室射血量之和
-
下列选项中,能有效使血液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增加的是( )
- A.缺氧
- B.
潴留
- C.雌激素
- D.肾脏疾患
-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可引起( )
- A.组织液减少
- B.组织液增加
- C.红细胞萎缩
- D.红细胞膨胀和破裂
-
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 )
- A.表面积
- B.体积
- C.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 D.比重
-
有效刺激所致突发动作电位瞬间时的临界膜电位是( )
- A.阈电位
- B.局部电位
- C.静息电位
- D.动作电位
-
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处传递兴奋的神经递质是( )
- A.多巴胺
- B.乙酰胆碱
- C.十氨基丁酸
- D.去甲肾上腺素
-
完整的人体生理功能神经调节过程是( )
- A.产生神经冲动
- B.发生反射活动
- C.释放神经递质
- D.引起肌肉收缩
-
机体骨骼肌的收缩形式是( )
- A.单收缩
- B.强直收缩
- C.等长收缩
- D.等张收缩
-
静脉血中
进入肺泡腔的跨膜转运方式是( )
- A.单纯扩散
- B.通道易化扩散
- C.载体易化扩散
- D.主动转运
-
60kg体重正常成人血浆的总量接近于( )
- A.2.5L
- B.6L
- C.9L
- D.1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