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全国2017年10月自考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0286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试分析“乙肝两对半”的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2. 试述肠热症的发病机制。

  3. 试述细胞因子产生和作用特点。

  4. 试述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5. 试述革兰染色阳性菌细胞壁的结构。

  6. 细菌染色体

  7. Ⅱ期梅毒

  8. 条件致病菌

  9. 抗原特异性

  10. 条件致病性真菌包括 ( )

    • A.假丝酵母菌
    • B.新生隐球菌
    • C.曲霉
    • D.毛霉
    • E.卡氏肺孢菌
  11. ADCC

  12. 真菌的菌落类型包括( )

    • A.酵母型菌落
    • B.类酵母型菌落
    • C.丝状菌落
    • D.杆状菌落
    • E.环状菌落
  13. 可用于细菌的检查和鉴定的方法包括( )

    • A.生化试验
    • B.药物敏感试验
    • C.血清学鉴定
    • D.动物实验
    • E.毒力检测
  14. 病毒的基本结构包括( )

    • A.核心
    • B.包膜
    • C.衣壳
    • D.细胞壁
    • E.细胞核
  15. 沉淀反应包括( )

    • A.单向琼脂扩散
    • B.双向琼脂扩散
    • C.对流免疫电泳
    • D.火箭电泳
    • E.免疫比浊
  16.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 )

    • A.细菌
    • B.衣原体
    • C.支原体
    • D.立克次体
    • E.病毒
  17. 通过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的方法来防治( )

    • A.超敏反应
    • B.自身免疫性疾病
    • C.感染
    • D.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 E.肿瘤
  18. 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作用包括( )

    • A.促进炎症反应
    • B.抗病毒
    • C.抗肿瘤
    • D.参与和调节免疫应答
    • E.提呈抗原
  19. NK细胞的杀伤作用机制包括 ( )

    • A.穿孔素/颗粒酶途径
    • B.Fas/FasL途径
    • C.补体途径
    • D.细胞因子途径
    • E.TNF——a/TNFR——I途径
  20.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媒介是( )

    • A.苍蝇
    • B.蚊子
    • C.蟑螂
    • D.老鼠
  21. 人体固有免疫系统包括( )

    • A.组织屏障
    • B.固有免疫细胞
    • C.固有免疫分子
    • D.抗体
    • E.免疫器官
  22. 可潜伏于人的三叉神经节的病毒是( )

    • A.HSV——1
    • B.HSV——2
    • C.HSV——3
    • D.HSV——4
  23. 小儿麻痹症的病原体是( )

    • A.脊髓灰质炎病毒
    • 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C.冠状病毒
    • D.埃可病毒
  24. HIV病毒感染机体的主要受体是( )

    • A.CD3
    • B.CD4
    • C.CD8
    • D.CD28
  25. 引起婴幼儿腹泻最重要的病毒是( )

    • A.甲肝病毒
    • B.乙肝病毒
    • C.轮状病毒
    • D.柯萨奇病毒
  26. 结核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 )

    • A.罗氏培养基
    • B.血琼脂培养基
    • C.巧克力血琼脂培养基
    • D.沙保培养基
  27. 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是( )

    • A.支原体
    • B.衣原体
    • C.立克次体
    • D.螺旋体
  28. 不产生溶血素,菌落周围无溶血环的链球菌是( )

    •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 C.丙型链球菌
    • D.丁型链球菌
  29. 感染后可引起机体弛缓性麻痹的细菌是( )

    • A.破伤风梭菌
    • B.产气荚膜梭菌
    • C.葡萄球菌
    • D.肉毒梭菌
  30. 高压蒸气灭菌法属于( )

    • A.干热灭菌法
    • B.湿热消毒灭菌法
    • C.电离辐射灭菌法
    • D.干燥灭菌法
  31. 芽胞是( )

    • A.细菌的繁殖体
    • B.细菌的休眠形式
    • C.细菌的运动体
    • D.由多细菌形成
  32. 能感染细菌、放线菌、螺旋体、真菌等微生物的病毒是( )

    • A.质粒
    • B.噬菌体
    • C.衣原体
    • D.支原体
  33. 噬菌体介导的DNA转移过程称为( )

    • A.转化
    • B.接合
    • C.转导
    • D.传染
  34. 初次免疫应答的特点中包括( )

    • A.潜伏期短
    • B.抗体含量高
    • C.以IgG为主
    • D.亲和性抗体低
  35. 注射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属于( )

    • A.I型超敏反应
    • B.Ⅱ型超敏反应
    • C.Ⅲ型超敏反应
    • D.IV型超敏反应
  36. B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是( )

    • A.CDl9
    • B.CD21
    • C.BCR
    • D.TNF
  37. T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是( )

    • A.CD2
    • B.BCR
    • C.CD28
    • D.TCR
  38. 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是( )

    • A.胸腺
    • B.骨髓
    • C.脾脏
    • D.淋巴结
  39. 细胞因子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远处靶细胞的作用方式属于( )

    • A.自分泌
    • B.旁分泌
    • C.远分泌
    • D.内分泌
  40. 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主要激活物是( )

    • A.抗原
    • B.抗体
    • C.细胞因子
    • D.抗原——抗体复合物
  41. MHC分子指的是( )

    • A.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 B.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 C.组织特异性抗原
    • D.抗体
  42. ABO血型抗原是( )

    • A.异种抗原
    • B.同种异型抗原
    • C.自身抗原
    • D.异嗜性抗原
  43. 人体血液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是( )

    • A.IgA
    • B.IgE
    • C.IgG
    • D.IgM
  44. 完全抗原的基本特性是( )

    • A.具有免疫原性,没有抗原性
    • B.具有抗原性,没有免疫原性
    • C.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
    • D.既没有免疫原性,又没有抗原性
  45. 机体清除病原微生物等外来抗原性异物侵袭的免疫保护功能是( )

    • A.免疫防御
    • B.免疫自稳
    • C.免疫监视
    • D.免疫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