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6年10月自考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02864)
-
列举三种与肿瘤发生相关的病毒及其所致肿瘤。
-
简述B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
简述结核杆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
-
什么是细菌生长越线?生长曲线一般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
简述补体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
抗原漂移
-
核衣壳
-
缺陷病毒
-
质粒
-
抗原提呈细胞
-
固有免疫
-
荚膜
-
完全抗原
-
免疫自稳
-
SIgA
-
白假丝酵母菌革兰染色_______着色不均。
-
不易在血循环中检出的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是_______。
-
库鲁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
-
淋球菌惟一的天然宿主是_______。
-
引起黑死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
-
引起麻痹症的病原体是_______。
-
脂多糖由_______、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三部分组成。
-
单细胞真菌称为_______,呈圆形或卵圆形。
-
绝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中有一种表面蛋自称为_______,可与除IgG3外的IgG分子的Fc段发生菲特异性结合。
-
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即刻反应最主要的介质是_______。
-
缨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是_______型超敏反应。
-
给机体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属于人工_______免疫。
-
效应CTL可表达或分泌_______与靶细胞表面Fas结合,从而诱导靶细胞凋亡。
-
BCR可与_______组成复合受体分子。
-
TNF称为_______因子。
-
细胞因子分泌后作用于产生该因子的细胞本身,这种作用方式称为_______ 。
-
T细胞在胸腺通过阳性选择,获得了识别抗原的_______性。
-
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需要Th细胞辅助的抗原是_______。
-
人类MHC分子称为_______。
-
可用于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的抗体是_______ 。
-
引起婴幼儿秋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
- A.痢疾杆菌
- B.鼠伤寒沙门菌
- C.埃可病毒
- D.轮状病毒
-
汉坦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是( )
- A.猫、狗
- B.猪
- C.鼠
- D.狼、犬、狐
-
甲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 A.呼吸道传播
- B.消化道传播
- C.血液接触
- D.蚊虫叮咬
-
可经垂直感染导致畸胎的病毒是( )
- A.狂犬病毒
- B.流感病毒
- C.风疹病毒
- D.轮状病毒
-
引起SARS的病原体是( )
- A.支原体
- B.衣原体
- C.冠状病毒
- D.腺病毒
-
测量病毒大小常用的计量单位是( )
- A.nm
- B.μm
- C.mm
- D.cm
-
取“米泔水”样粪便做悬滴镜检,所见呈“鱼群”样穿梭运动的细菌是( )
- A.大肠杆菌
- B.伤寒沙门菌
- C.痢疾杆菌
- D.霍乱弧菌
-
常用于检查梅毒螺旋体的染色方法是( )
- A.革兰氏染色法
- B.镀银染色法
- C.抗酸染色法
- D.美蓝染色法
-
溶菌酶的作用机制是( )
- A.切断肽聚糖的聚糖骨架β——1,4糖苷键
- B.干扰细菌DNA的复制
- C.抑制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的连结
- D.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
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是( )
- A.大肠杆菌
- B.志贺杆菌
- C.伤寒杆菌
- D.变形杆菌
-
化脓性细菌引起败血症的同时,由于细菌随血流扩散,在全身多个器官引起多发性化脓病灶,称之为( )
- A.内毒素血症
- B.毒血症
- C.菌血症
- D.脓毒血症
-
支原体与其它细菌的差异在于( )
- A.含有核糖体
- B.含有两种核酸
- C.无细胞壁
- D.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
-
杀灭芽胞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 )
- A.流通蒸气灭菌法
- B.高压蒸气灭菌法
- C.煮沸10min
- D.紫外线照射20min
-
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
- A.病毒
- B.酵母菌
- C.霉菌
- D.细菌
-
对体液免疫初次应答过程中抗体产生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抗体倍增所需时间较长,抗体含量低
- B.潜伏期大约为再次应答时的一半
- C.达平台期快,平台高且时间长
- D.主要为IgG,亲和力高
-
关于抗原致免疫耐受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抗原剂量适中易导致免疫耐受
- B.聚体抗原较其单体容易导致免疫耐受
- C.特殊的抗原表位及抗原表位的变异不可导致免疫耐受
- D.静脉注射单体抗原易致免疫耐受
-
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甲胎蛋白(AFP)的固相包被物是( )
- A.纯化的AFP
- B.酶标记AFP
- C.酶标记AFP抗体
- D.AFP抗体
-
主要由Thl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是( )
- A.IL——10
- B.IL——4
- C.IFN——γ
- D.IL——5
-
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来源于( )
- A.抗原刺激
- B.CD4与MHC分子的结合
- C.B7——CD28
- D.CD40——CD40L
-
体内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是( )
- A.胸腺
- B.脾脏
- C.淋巴结
- D.骨髓
-
属于吞噬细胞的是( )
- A.巨噬细胞
- B.NK
- C.DC
- D.CTL
-
NK细胞所具备的生物学功能是( )
- A.非特异杀伤肿瘤靶细胞
- B.特异杀伤某些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 C.提呈外源性抗原
- D.杀伤靶细胞具有MHC限制性
-
HLA——I类分子结合、提呈内源性抗原肽,激活( )
- A.细胞
- B.细胞
- C.αβT细胞
- D.γδT细胞
-
几种不同的细胞因子对同一种靶细胞,产生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学效应,即细胞因子的作用具有( )
- A.重叠性
- B.高效性
- C.协同效应
- D.拮抗效应
-
阵发性血红蛋白尿患者体内合成有障碍的补体成分是( )
- A.C1抑制物
- B.膜反应性溶血抑制剂
- C.C3
- D.C5
-
五类免疫球蛋白的分类依据是( )
- A.重链恒定区肽链的组成和排列顺序
- B.轻链恒定区肽链的组成和排列顺序
- C.重链可变区肽链的组成和排列顺序
- D.轻链可变区肽链的组成和排列顺序
-
补体系统是( )
- A.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可被抗原一抗体复合物激活
- B.存在正常血清中,是一组对热稳定的组分
- C.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随抗原刺激丽血清含量升高
- D.由30多种蛋白质组成的多分子系统,具有酶的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
-
胃蛋白酶水解免疫球蛋白后,能获得( )
- A.2个Fab段和1个Fc段
- B.F(ab’)2段和1个Fc段
- C.F(ab’)2和pFc’
- D.2个Fab和2个Fc段
-
现代“免疫”的概念是指( )
- A.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 B.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
- C.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突变缨胞的功能
- D.机体识别“自己”和“非己”,并排除非己异物的功能
-
与载体蛋白偶联后可获得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
- A.LPS
- B.丝裂原
- C.半抗原
- D.超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