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5年4月自考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02864)
-
简述条件致病菌产生的主要条件。
-
简述HBV抗原、抗体的检测项目及其意义。
-
简述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机制。
-
简述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区别。
-
简述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
抗原转换
-
潜伏感染
-
外斐反应
-
灭菌
-
凝固酶
-
细胞因子
-
效应T细胞
-
过敏毒素
-
J链
-
白细胞分化抗原
-
HIV通过_________与宿主细胞膜表面的特异受体CD4分子结合。
-
鹅口疮的病原体是_________。
-
HSV-2的原发感染主要引起_________。
-
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_________。
-
根据霍乱弧菌0抗原的不同,目前将其分为l55个血清群,其中引起霍乱的是Ol群和_________群。
-
常用于结核杆菌培养的培养基是_________。
-
病毒包膜表面有病毒基因编码的突起结构,称为_________。
-
风湿热患者血清中_________抗体效价明显升高,测定该抗体效价可作为风湿热及其活动性的辅助诊断。
-
F+菌体内的质粒或染色体DNA可通过_________进入F-菌体内,此过程称为接合。
-
Ⅳ型超敏反应又称为_________超敏反应。
-
用0.3%~0.4%甲醛处理细菌外毒素,使之丧失毒性作用,保留免疫原性,该生物制剂称为_________。
-
BCR的功能是_________。
-
专职抗原提呈细胞主要包括树突状细胞、——和8细胞。
-
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
-
成熟B细胞膜表面同时表达mIgM和_________。
-
补体旁路激活途径中C3的转化酶是_________。
-
IFN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
-
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产生的抗体是_________。
-
半抗原只有_________性,而无免疫原性。
-
关于朊粒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含有核酸的传染性蛋白粒子
- B.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病变
- C.化学本质是构象异常的核酸
- D.朊粒是库鲁病的病原体
-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
在中枢神经细胞内发现嗜酸性包涵体可作为诊断狂犬病的指标之一,该包涵体称为( )
- A.始体
- B.内基小体
- C.原体
- D.网状体
-
MMR三联疫苗的使用已纳入计划免疫,其预防感染的病原体之一是( )
- A.狂犬病毒
- B.风疹病毒
- C.流感病毒
- D.轮状病毒
-
成年男性,体检时发现血液中HIV抗体阳性,其最具传染性的物质是( )
- A.尿液
- B.粪便
- C.汗液
- D.血液
-
流感病毒的分型依据是( )
- A.NP与MP的抗原性差异
- B.NP与HA的抗原性差异
- C.NP与NA的抗原性差异
- D.HA与NA的抗原性差异
-
观察新生隐球菌常用的染色方法是( )
- A.革兰染色
- B.镀银染色
- C.墨汁染色
- D.抗酸染色
-
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
- A.复制
- B.配子方式
- C.二分裂
- D.形成孢子
-
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细菌之一是( )
- A.布鲁菌
- B.淋球菌
- C.白喉杆菌
- D.破伤风梭茵
-
一病人发热1周,疑为肠热症,此时分离培养致病菌阳性率最高的临床标本是( )
- A.粪便
- B.尿液
- C.血液
- D.呕吐物
-
对菌种鉴定无意义的肠道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是( )
- A.生化反应
- B.血清学鉴定
- C.分离培养
- D.形态学检查
-
气性坏疽是一种创伤性感染,其病原体主要是( )
- A.炭疽杆菌
- B.破伤风梭菌
- C.乙型溶血链球菌
- D.产气荚膜梭菌
-
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
- A.流感病毒
- B.肺炎支原体
- C.结核杆菌
- D.申克孢子丝菌
-
临床药敏试验选用的细菌群体应处于其生长周期的( )
- A.迟缓期
- B.对数期
- C.稳定期
- D.衰亡期
-
构成细菌毒力的主要因素是( )
- A.细菌的形态
- B.细菌的基本结构
- C.侵袭力和毒素
- D.侵入机体的部位
-
血清病属于( )
- A.Ⅰ型超敏反应
- B.Ⅱ型超敏反应
- C.Ⅲ型超敏反应
- D.Ⅳ型超敏反应
-
通过解除免疫耐受以激发免疫应答的临床意义是( )
- A.防治超敏反应
- B.清除肿瘤
- C.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
- D.防治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
关于抗原——抗体反应,正确的说法是( )。
- A.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就不会解离
- B.空气中的氧含量对抗原——抗体反应有明显影响
- C.抗原——抗体反应最适pH值为抗原等电点
- D.通常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温度是37℃
-
分泌IL——4的T细胞主要是( )
- A.Th1
- B.Th2
- C.Th3
- D.CTL
-
关于体液免疫再次应答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抗体水平上升的快,下降的也快
- B.潜伏期明显变长
- C.抗体含量大幅度上升
- D.主要为IgM
-
提呈外源性抗原的主要分子是( )
- A.MHC——Ⅰ类分子
- B.MHC——Ⅱ类分子
- C.CD4
- D.CD8
-
与TCR组成复合受体分子的是( )
- A.CD2
- B.CD3
- C.CD4
- D.CD8
-
与B细胞的活化有关的膜分子是( )
- A.CD3
- B.CD4
- C.CD8
- D.CIM0
-
婴幼儿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主要原因是( )
- A.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
- B.皮肤黏膜屏障发育不完善
- C.在母体时血——胎屏障不完善
- D.免疫缺陷
-
不表达HLA——I类分子的细胞是( )
- A.肝细胞
- B.T细胞
- C.B细胞
- D.成熟红细胞
-
B细胞在其中发育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
- A.胸腺
- B.骨髓
- C.脾脏
- D.淋巴结
-
可与肥大细胞表面MR结合,并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Ig是( )
- A.IgA
- B.IgG
- C.IgE
- D.IgM
-
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 )
- A.CH1
- B.CH2/CH3
- C.CH4
- D.VL、VH
-
经典途径中各补体成分激活的顺序是( )
- A.C1→C4→C3→C2→C5→C9
- B.C1→C3→C4→C2→C5→C9
- C.C1→C4→C2→C3→C5→C9
- D.C1→C3→C2→C4→C5→C9
-
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所具有的抗原是( )
- A.同种异型抗原
- B.异种抗原
- C.自身抗原
- D.超抗原
-
机体免疫监视功能失调时易发生( )
- A.肿瘤
- B.超敏反应
- C.自身免疫病
- D.免疫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