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2年4月自考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02864)
-
简述病毒持续性感染的临床类型。
-
简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
-
简述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条件及其防治原则。
-
简述CTL发挥细胞毒作用机制。
-
灭菌
-
简述细胞因子产生和作用特点。
-
Dane颗粒
-
卡介苗
-
菌群失调
-
缺陷病毒
-
过敏毒素
-
芽胞
-
半抗原
-
SIgA
-
免疫自稳
-
中枢神经细胞中对诊断狂犬病有帮助的结构是__________。
-
小儿麻痹症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
-
目前所知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繁殖的最小微生物是__________。
-
A族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感染类型可归为三类:化脓性感染、__________疾病和中毒性疾病。
-
在牛乳培养基中能形成“汹涌发酵”现象的是__________菌。
-
牛奶和酒类的消毒方法常用__________。
-
根据外毒素对宿主的亲和性和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将外毒素分为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__________。
-
检查病原体的特异性抗体IgG时,应采集急性期和__________期双份血清。
-
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方式分为水平传播和__________。
-
病毒的基本结构包括核心和__________。
-
实验室培养真菌常用__________培养基。
-
S——R的变异是细菌__________的变异。
-
结核菌素皮试属于__________型超敏反应。
-
给机体注射疫苗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称为__________免疫。
-
T细胞在__________中枢免疫器官发育成熟。
-
活化的T细胞可以表达__________膜分子,与B细胞表面CD40结合,从而辅助B细胞的活化。
-
专职APC有单核巨噬细胞、__________和树突状细胞。
-
能够通过胎盘的抗体是__________。
-
主要参与外源性抗原提呈的是NHC__________类分子。
-
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__________。
-
HSV——2在人体内的潜伏部位是( )
- A.口腔黏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 B.疱疹复发部位淋巴结
- C.骶神经节
- D.三叉神经节
-
最易发生变异并在人群中造成大流行的病原微生物是( )
- A.流感病毒
- B.乙型肝炎病毒
- C.肺炎支原体
- D.钩端螺旋体
-
新生隐球菌引起的主要疾病是( )
- A.亚急性和慢性脑膜炎
-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C.流行性乙型脑炎
- D.鹅口疮
-
引起人类致盲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是( )
- A.疱疹病毒
- B.风疹病毒
- C.肠道病毒70型
- D.沙眼衣原体
-
可经性接触途径传播感染的微生物是( )
- A.钩端螺旋体
- B.梅毒螺旋体
- C.伤寒杆菌
- D.肉毒梭菌
-
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 )
- A.腺病毒
- B.柯萨奇病毒
- C.冠状病毒
- D.脊髓灰质炎病毒
-
病原菌检测标本采集与送检中正确的是( )
- A.尽可能在用药后采集
- B.脑膜炎奈瑟菌标本应床边接种
- C.所有标本必须尽快冷藏送检
- D.伤寒患者在病程第一周取粪便或尿液标本
-
引起出血性结肠炎的大肠杆菌的主要血清型是( )
- A.0111:H2
- B.01:H7
- C.0157:H7
- D.0139:H5
-
分离培养白喉杆菌时常用的选择鉴别培养基是( )
- A.亚碲酸钾血清琼脂平板
- B.沙保培养基
- C.罗氏培养基
- D.巧克力色培养基
-
高压蒸气灭菌法需要的条件是( )
- A.121.3℃ 15~30min
- B.100℃ 15~30m
- C.150℃ 10min
- D.120℃ 10min
-
前噬菌体是指( )
- A.尚未成熟的噬菌体
- B.感染细菌前的噬菌体
- C.细菌裂解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
- D.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中的噬菌体基因组
-
真菌孢子的主要作用是( )
- A.进行繁殖
- B.抵抗不良环境的影响
- C.抗吞噬
- D.吸收营养
-
因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细菌性腹泻多属于( )
- A.食物中毒
- B.菌痢
- C.菌群失调症
- D.过敏性肠炎
-
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属于( )
- A.急性感染
- B.慢病毒感染
- C.溶细胞型感染
- D.隐性感染
-
大多数病原菌生长繁殖最适的pH值是( )
- A.6.5~6.8
- B.7.2~7.6
- C.8.4~9.2
- D.9~10
-
下列不属于病毒复制周期的是( )
- A.吸附与穿人
- B.扩散
- C.生物合成
- D.装配与释放
-
用于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 )
- A.厘米
- B.毫米
- C.微米
- D.纳米
-
与Ⅰ型超敏反应无关的疾病是( )
- A.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 B.支气管哮喘
- C.类风湿性关节炎
- D.小儿湿疹
-
下列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
- A.沙眼衣原体
- B.流感病毒
- C.白假丝酵母菌
- D.金黄色葡萄球菌
-
下列属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是( )
- A.青霉素皮试
- B.结核菌素试验
- C.血凝试验
- D.试管凝集
-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不包括( )
- A.免疫细胞发育成熟阶段
- B.识别活化阶段
- C.增殖分化阶段
- D.效应阶段
-
下列关于免疫耐受,叙述正确的是( )
- A.具有非特异性
- B.无记忆性
- C.免疫耐受状态的维持有赖于耐受原的持续存在
- D.与免疫抑制是同义语
-
Ⅳ型超敏反应中引起组织细胞损伤的免疫机制是( )
- A.T细胞介导的免疫效应
- B.IgE介导的免疫效应
- C.补体介导的细胞坏死
- D.ADCC引起的细胞死亡
-
既具有吞噬杀菌作用,又具有抗原加工提呈作用的细胞是( )
- A.中性粒细胞
- B.巨噬细胞
- C.树突状细胞
- D.CTL细胞
-
下列对体液免疫再次应答抗体产生描述正确的是( )
- A.抗体倍增所需时间较短
- B.诱导抗体产生的潜伏期明显延长
- C.平台期维持时间较短,抗体水平下降较快
- D.血清中抗体主要为IgM,亲和力低
-
与BCR共同组成BCR复合物的是( )
- A.CDl9和CD21
- B.CD28和CDl52
- C.CD79a和CD79b
- D.CD80和CD86
-
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激活物主要是( )
- A.细菌脂多糖
- B.酵母多糖
- C.免疫复合物
- D.葡聚糖
-
不表达经典HLA——Ⅰ类分子的细胞是( )
- A.成熟红细胞
- B.B淋巴细胞
- C.T淋巴细胞
- D.血管内皮细胞
-
超抗原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多克隆T细胞,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 )
- A.1%~10%
- B.2%~20%
- C.10%~40%
- D.20%~50%
-
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分是( )
- A.重链
- B.轻链
- C.V区
- D.C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