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1年7月自考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02864)
-
试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
简述HIV的所致疾病、传播途径及致病机制。
-
简述破伤风的防治原则。
-
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
简述CTL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机制。
-
抗原漂移
-
脓毒血症
-
慢病毒感染
-
噬菌体
-
正常菌群
-
芽胞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膜攻击复合物
-
目前临床用于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主要有三类: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 。
-
超抗原
-
单克隆抗体
-
衣原体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整个增殖周期中表现为两种形态:原体和 。
-
检查结核杆菌常用 染色。
-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媒介是 。
-
能引起气性坏疽的病原体是 。
-
条件致病菌产生的主要条件有寄居部位改变、机体免疫力低下和 。
-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表皮溶解毒素可导致 。
-
细菌以 方式进行繁殖。
-
病毒的基本结构包括核心和 。
-
真菌的繁殖结构是 。
-
微生物可以分为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
区别于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有组分是 。
-
Arthus反应属于 型超敏反应。
-
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白细胞是 。
-
国际上将病原体制备的生物制品统称为 。
-
绝大多数细胞因子的分泌方式是 和旁分泌。
-
血清中的补体成分以 含量最高。
-
a链与 共同组成HLA-I类抗原分子。
-
IgG可被 酶裂解为一个大分子片段和若干小分子片段。
-
免疫途径影响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免疫途径通常以 最佳。
-
内基小体可用于辅助诊断 ( )
- A.腺病毒感染
- B.鹦鹉热
- C.麻疹
- D.狂犬病
-
最常引起秋冬季婴幼儿急性腹泻的病原体是 ( )
- A.志贺杆菌
- B.柯萨奇病毒
- C.轮状病毒
- D.杯状病毒
-
HSV——2潜伏的部位是( )
- A.三叉神经节
- B.颈上神经节
- C.脊髓后根神经节
- D.骶神经节
-
立克次体感染可以导致 ( )
- A.斑疹伤寒
- B.沙眼
- C.梅毒
- D.莱姆病
-
属于缺陷病毒的是 ( )
- A.HAV
- B.HBV
- C.HDV
- D.HEV
-
脊髓灰质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
- A.呼吸道传播
- B.粪——口途径
- C.直接接触
- D.血液传播
-
具有异染颗粒的微生物是 ( )
- A.链球菌
- B.伤寒沙门菌
- C.白喉棒状杆菌
- D.霍乱弧菌
-
能在无生命培养基培养的最小微生物是 ( )
- A.支原体
- B.衣原体
- C.立克次体
- D.病毒
-
结核杆菌的致病物质是 ( )
- A.内毒素
- B.外毒素
- C.菌毛
- D.菌体成分
-
感染破伤风梭菌出现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 )
- A.眼睑下垂
- B.角弓反张
- C.肌肉坏死
- D.腹泻
-
选择性增殖霍乱弧菌的培养基是 ( )
- A.碱性蛋白陈水
- B.罗氏培养基
- C.吕氏培养基
- D.鲍金培养基
-
肺炎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 )
- A.芽胞
- B.荚膜
- C.鞭毛
- D.内毒素
-
淋病进行微生物学检查时所取得标本来自 ( )
- A.血液
- B.脑脊液
- C.粪便
- D.感染局部的脓性分泌物
-
初步鉴别肠杆菌科中致病菌与非致病菌的生化反应是 ( )
- A.抗“O”试验
- B.血浆凝固酶试验
- C.乳糖发酵试验
- D.葡萄糖发酵试验
-
关于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
- A.真菌是低等的植物
- B.酵母菌是多细胞真菌
- C.病原性真菌的菌丝大多数是无隔菌丝
- D.单细胞真菌通过出芽方式繁殖
-
饮用牛奶常用的消毒方法是 ( )
- A.高压蒸汽灭菌法
- B.紫外线消毒法
- C.间歇灭菌法
- D.巴氏消毒法
-
革兰阴性菌的菌体抗原是指 ( )
- A.肽聚糖
- B.核心多糖
- C.特异多糖
- D.粘多糖
-
关于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
- A.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
- B.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
- C.人体一般不携带微生物
- D.微生物就是病原体
-
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属于 ( )
- A.Ⅰ型超敏反应
- B.Ⅱ型超敏反应
- C.Ⅲ型超敏反应
- D.Ⅳ型超敏反应
-
T淋巴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是 ( )
- A.CD2——CD58
- B.CD28——B7
- C.CD40——CD40L
- D.TCR——Ag
-
B1细胞产生抗体应答具有的特点之一是 ( )
- A.一般需要一周时间产生抗体
- B.主要是高亲和力的抗体
- C.具有免疫记忆
- D.产生的抗体以IgM为主
-
能够刺激初始T细胞活化增殖的抗原提呈细胞是 ( )
- A.单核细胞
- B.巨噬细胞
- C.B细胞
- D.树突状细胞
-
郎格汉斯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前体细胞是 ( )
- A.中性粒细胞
- B.肥大细胞
- C.单核细胞
- D.吞噬细胞
-
诱导B细胞发生类别转换产生IgE的细胞因子是 ( )
- A.IL——1
- B.IL——2
- C.IL——4
- D.IFN——γ
-
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细胞质中开始出现μ链的阶段是( )
- A.始祖B细胞
- B.前B细胞
- C.未成熟B细胞
- D.成熟B细胞
-
之所以提倡母乳喂养,是因为母乳中含有大量 ( )
- A.IgG
- B.IgM
- C.SIgA
- D.IgE
-
同时具有过敏毒素和趋化作用的补体片段是 ( )
- A.C2b
- B.C2a
- C.C3a
- D.C5a
-
引发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原因是 ( )
- A.C3缺陷
- B.C1抑制物缺陷
- C.促衰变因子缺陷
- D.C9缺陷
-
免疫自稳功能失调,可引起 ( )
- A.超敏反应
- B.免疫缺陷
- C.自身免疫性疾病
- D.肿瘤或持续性病毒感
-
外源性抗原是 ( )
- A.指抗原提呈细胞通过吞噬等作用从外界摄入胞内的抗原性物质
- B.指经过MHC——I类分子提呈的物质
- C.病毒蛋白或者肿瘤抗原等
- D.特异性活化B——2细胞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