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0年7月自考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02864)
-
简述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机制。
-
简述病毒导致的持续感染的三种类型。
-
简述B2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
简述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
-
“小三阳”
-
简述MHC——Ⅰ类分子和MHC——Ⅱ类分子的分布。
-
毒血症
-
条件致病菌
-
灭菌
-
菌毛
-
衣壳
-
超敏反应
-
表位
-
抗原提呈细胞
-
细胞因子
-
肥达试验可用于辅助诊断 。
-
HIV的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和 。
-
能初步鉴定肠杆菌科中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试验是 。
-
用于培养淋球菌的培养基是 。
-
风湿热常继发于 感染的咽炎。
-
病毒特异性IgG类抗体在恢复期与早期对比,应升高 倍或以上方具有诊断意义。
-
部分真菌在不同条件下可发生单细胞和多细胞真菌两种形态的可逆转换,称为真菌的 。
-
病毒核酸诊断技术主要是核酸分子杂交和 。
-
细菌标本经过划线接种后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集团称为 。
-
由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机体后可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称为 。
-
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
-
I型超敏反应的即刻/早期相反应主要由 引起。
-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 、细胞质和核质等。
-
皮肤黏膜及其附属成分的屏障作用包括物理屏障、化学屏障和 屏障。
-
B细胞表面最重要的共刺激分子是 。
-
人和哺乳动物B细胞发育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
-
木瓜蛋白酶可将IgG裂解为2个Fab段和1个 段。
-
小鼠的MHC分子称为 。
-
IFN-γ主要由活化的 细胞和NK细胞产生。
-
风疹病毒对人类的危害主要在于( )
- A.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
- B.孕妇感染后引起胎儿的先天畸形
- C.引起病毒性心肌炎
- D.引起免疫缺陷
-
含有相同或相似抗原决定基的抗原称为 。
-
可通过垂直传播导致胎儿畸形的病毒是( )
- A.柯萨奇病毒
- B.A组轮状病毒
- C.HBV
- D.狂犬病病毒
-
狂犬病病毒在神经细胞内增殖可形成( )
- A.多形核细胞
- B.痘斑
- C.原体
- D.内基小体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潜伏部位是( )
- A.三叉神经节
- B.骶神经节
- C.脊髓后根神经节
- D.唾液腺
-
能导致流感病毒出现新亚型的变异形式是( )
- A.抗原漂移
- B.点突变
- C.抗原转换
- D.表型变异
-
外斐反应用来辅助诊断( )
- A.肠热症
- B.梅毒
- C.立克次体病
- D.白喉
-
获得性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
- A.消化道传播
- B.性传播
- C.呼吸道传播
- D.飞沫传播
-
当一工人因铁钉深刺造成外伤送医院急诊时,医生应首先考虑给予注射( )
- A.破伤风类毒素
- B.百白破三联疫苗
- C.破伤风抗毒素
- D.恢复期病人血清
-
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 )
- A.鼠蚤
- B.人虱
- C.蜱
- D.螨
-
能形成芽胞的细菌是( )
- A.链球菌
- B.葡萄球菌
- C.破伤风梭菌
- D.鼠疫杆菌
-
白喉外毒素的作用机理是( )
- A.破坏细胞壁
- B.干扰DNA转录
- C.降解RNA
- D.抑制细胞蛋白质合成
-
“黑死病”的病原体是( )
- A.肉毒梭菌
- B.艰难梭菌
- C.鼠疫杆菌
- D.炭疽芽胞杆菌
-
能杀灭芽胞的灭菌方法是( )
- A.巴氏消毒法
- B.紫外线消毒法
- C.干燥消毒法
- D.高压蒸气灭菌法
-
在肠热症病程中进行细菌分离鉴定时为了提高阳性率,第一周应取( )
- A.尿
- B.粪便
- C.血液
- D.唾液
-
能鉴别肺炎链球菌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试验是( )
- A.乳糖发酵试验
- B.菊糖发酵试验
- C.葡萄糖发酵试验
- D.肥达试验
-
病毒复制过程中的隐蔽期是指( )
- A.病毒吸附到细胞表面的阶段
- B.病毒脱壳进入细胞内的阶段
- C.病毒生物合成的阶段
- D.病毒装配和释放的阶段
-
用于培养脑膜炎球菌的培养基是( )
- A.罗氏培养基
- B.沙保培养基
- C.巧克力色培养基
- D.吕氏培养基
-
死疫苗的优点之一是( )
- A.发生回复突变
- B.需要多次注射
- C.容易保存
- D.同时诱导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
-
接触性皮炎的发生机制是( )
- A.Ⅰ型超敏反应
- B.Ⅱ型超敏反应
- C.Ⅲ型超敏反应
- D.Ⅳ型超敏反应
-
SS琼脂培养基是( )
- A.基础培养基
- B.选择培养基
- C.厌氧培养基
- D.液态培养基
-
CD4+T、淋巴细胞分化为Th3细胞所依赖的细胞因子是( )
- A.IL——4
- B.IL——10
- C.TGF——β
- D.IL——10和TGF——β
-
76T细胞的细胞表面标记是( )
- A.TCR+CD3+CD4-CD8-
- B.TCR+CD3-CD4+CD8+
- C.TCR+CD3+CD4-CD8-
- D.TCR+CD3+CD4-CD8+
-
关于B1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B1细胞抗原受体具有高度抗原特异性
- B.B1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
- C.B1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
- D.B1细胞的标记是
-
关于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过程,阳性选择是指( )
- A.T淋巴细胞未能识别自身MHC分子提呈的自身抗原而发生凋亡
- B.T淋巴细胞识别自身MHC分子提呈的自身抗原而发生凋亡
- C.T淋巴细胞与自身抗原高亲和力结合而发生凋亡
- D.T淋巴与外来抗原高亲和力结合而发生凋亡
-
具有激肽样作用的补体片段是( )
- A.C2a
- B.C2b
- C.C3a
- D.C3b
-
迄今已知人体最为复杂的基因复合体是( )
- A.TCR
- B.BCR
- C.MHC
- D.细胞因子
-
补体系统旁路激活途径的起始分子是( )
- A.C1
- B.C2
- C.C3
- D.C4
-
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是( )
- A.IgG
- B.IgM
- C.IgA
- D.IgE
-
免疫球蛋白在血清中的主要形式是( )
- A.α球蛋白
- B.β球蛋白
- C.γ球蛋白
- D.δ球蛋白
-
内源性抗原是指( )
- A.细菌和某些可溶性蛋白
- B.在抗原提呈细胞内新合成的存在于细胞质内的抗原性物质
- C.在抗原提呈细胞内一般经过MHC——II途径提呈的抗原性物质
- D.被B1细胞所识别的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