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9年7月自考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02864)
-
简述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及其作用。
-
简述狂犬病的防治原则。
-
简述条件致病菌致病的主要条件。
-
包膜
-
试比较补体经典激活途径和旁路激活途径的异同。
-
简述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
固有免疫应答
-
细菌L型
-
人工被动免疫
-
戊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
-
类别转换
-
TD抗原
-
与原发性肝有密切关系的病毒是__________和HCV
-
大肠杆菌某血清型可引起腹泻,有四种类型。肠产毒性大肠杆菌__________肠致病大肠杆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
较广泛用于辅助诊断肠热症的方法是__________
-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感染主要是禺齿和__________
-
疑为新生隐球菌感染时,标本可经__________后镜检
-
病毒在人群中传播分为__________和垂直传播两类。
-
病毒体微小,用于测量病毒的单位是__________。
-
用于培养真菌的培养基是__________。
-
区别于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是__________。
-
温和嚼菌体感染细菌后,整合于染色体上的前菌体改变了宿主菌的DNA 结构,使溶原性细菌获得某生物形状,称为__________。
-
在正常情况下无害的微生物群称为__________。
-
目前将人TCR MIG CD16 淋巴样细胞鉴定为__________。
-
具有造血,贮血和过滤作用,也是体内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是__________。
-
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产生的抗体是__________。
-
人和哺乳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__________和胸腺。
-
HLA-Ⅱ 类分子的__________是TH细胞表面CD4分子识别结合的部位。
-
抗原分子表面能与相应抗体结合的功能性抗原决定基的数目称为__________。
-
免疫球蛋白有分泌型和__________两种类型。
-
不同谱系血细胞在其正常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及其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志称为__________。
-
乙脑病毒的传播媒介是( )
- A.恙虫
- B.鼠蚤
- C.蚊
- D.人虱
-
催导致克雅病的是( )
- A.HBV
- B.软粒
- C.埃拉病毒
- D.森林脑炎病毒
-
基因组分节段的病毒是( )
- A.流感病毒
- B.脊髓灰质炎病毒
- C.埃可病毒
- D.朊粒
-
与URKITT 淋巴密切相关的病毒是( )
- A.HSV——1
- B.EB病毒
- C.HIV
- D.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
甲肝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
- A.性传播
- B.母婴传播
- C.呼吸道传播
- D.粪口——途经传播
-
梅毒的病原体是( )
- A.淋球菌
- B.支原体
- C.螺旋体
- D.衣原体
-
可通过性传播的病原体是( )
- A.脑膜炎球菌
- B.立克次体
- C.钩端螺旋体
- D.沙眼衣原体
-
能在无细胞培养基中培养的微生物是( )
- A.衣原体
- B.立克次体
- C.病毒
- D.链球菌
-
罗氏培养基用于培养( )
- A.结核杆菌
- B.麻风杆菌
- C.军团菌
- D.变形杆菌
-
在牛乳培养基中培养时产生“汹涌发酵”现象的细菌是( )
- A.破伤风梭菌
- B.艰难梭菌
- C.肉毒梭菌
- D.产气荚膜梭菌
-
能见萄白喉棒状杆菌中鼻染颗粒的染色方法是( )
- A.革兰染色
- B.美蓝染色
- C.抗酸染色
- D.墨汁负染
-
霍乱弧菌主要的致病物质是( )
- A.荚膜
- B.溶细胞素
- C.肠毒素
- D.杀白细胞素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菌是( )
- A.脑膜炎球菌
- B.金黄色葡萄球菌
- C.森林脑炎病毒
- D.乙脑病毒
-
链球菌中与风湿热有关的致病物质是( )
- A.致热外毒素
- B.链道酶
- C.磷壁酸
- D.M蛋白
-
电离辐射的灭菌机理是( )
- A.破坏细胞壁
- B.增加膜通透性
- C.产生游离基,破坏DNA分子
- D.阻碍DNA转录
-
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 )
- A.脂多糖
- B.脂质A
- C.核心多糖
- D.蛋白质
-
抗毒素(马血清)主要用于( )
- A.主动免疫
- B.治疗或者紧急预防
- C.自然免疫
- D.长期预防
-
细菌的运动器官是( )
- A.荚膜
- B.菌毛
- C.鞭毛
- D.芽胞
-
双链DNA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一般情况下合成病毒核酸是在宿主细胞的( )
- A.细胞质
- B.高尔基体
- C.线粒体
- D.细胞核
-
参与Ⅲ型超敏反应的免疫复合物是( )
- A.大分子不可溶性免疫复合物
- B.中分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
- C.小分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
- D.局部免疫复台物
-
目前已知的最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是( )
- A.单核细胞
- B.中性粒细胞
- C.B细胞
- D.树突状细胞
-
活化诱导细胞死亡的途径之一是( )
- A.Fas/FasL途径
- B.穿孔素途径
- C.颗粒酶途径
- D.ADCC途径
-
关于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描述正确的是( )
- A.识别MHC分子提呈的抗原
- B.Igα/Igβ的功能是识别B细胞表位
- C.CD79a和CD79b的胞内区含有ITIM
- D.BCR直接识别构象或线性表位
-
CD4 T淋巴细胞分化为Th2细胞所依赖的细胞因子主要是( )
- A.IFN-γ、IL-2、TNF—β
- B.IL-8、IL-17、1FN-α
- C.IL-4、IL-5、IL-10
- D.TNF-α、TGF-β、IL-23
-
属于巨噬细胞的是( )
- A.小胶质细胞
- B.星形胶质细胞
- C.成骨细胞
- D.肺泡细胞
-
根据盂德尔遗传定律,同胞之间两个HLA单倍型完全相同的概率是( )
- A.100%
- B.75%
- C.50%
- D.25%
-
关于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过程,阴性选择是指( )
- A.T淋巴细胞不能识别自身抗原而发生凋亡
- B.T淋巴细胞不能识别自身MHC分子而发生凋亡
- C.T淋巴细胞与自身抗原高亲和力结合后而发生凋亡
- D.T淋巴细胞与外来抗原高亲和力结合而发生凋亡
-
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低的免疫球蛋白是( )
- A.IgA
- B.IgE
- C.IgD
- D.IgM
-
ABO血型抗原属于( )
- A.异种抗原
- B.同种异型抗原
- C.自身抗原
- D.异嗜性抗原
-
富含脯氨酸、易伸展弯曲、可改变Ig构型,此区是Ig的( )
- A.可变区
- B.恒定区
- C.铰链区
- D.超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