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自考护理教育导论试题真题及答案2015年4月(0300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试述增进演示法教学效果的措施。

  2. 试述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3. 简述经验学习的分类。

  4. 简述护理教育领导者在课程革新方面的作用。

  5. 简述主观性试题的优点。

  6. 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简述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

  7. 临床教学

  8. 定量评估

  9. 教育目标

  10. 技能迁移

  11. 机械识记

  12. 临床教师的______与______的角色有时是重叠的,有时是分开的。

  13. 电化教学方式包括:电影、______、幻灯、录像机、______及其他。

  14. 某护理学生看到别的同学因为悉心照顾患者而受表扬时,该学生模仿这一行为的可能性就增高,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15. 课程设置评价阶段作为课程设置过程中的最后阶段,包含三方面内容:______、过程评价和______。

  16. 对评估可靠性描述正确的有( )

    • A.又称为信度
    • B.反映的是评估的稳定性
    • C.指评估对象不受偶然因素干扰的程度
    • D.是在相同的条件下,评估工具多次对同一组对象评估结果相同的程度
    • E.指一项评估实际上达到了多少它应该达到的目的
  17. 在教学的定义中,教学的本质包含三个方面:教学是一种教育活动、______活动和______活动。

  18. 在固定和变化的强化程序中,促进反应速度的最有效的强化程序是______强化程序。

  19. 科学的评估对护理教学具有的作用是( )

    • A.鉴定
    • B.诊断
    • C.反馈
    • D.沟通
    • E.监督和决策
  20. 临床教师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态度或行为包括( )

    • A.愿意解释并回答学生的问题
    • B.关心并尊重学生
    • C.鼓励并表扬学生、指出学生的进步
    • D.具有幽默感,声音、语调愉快
    • E.表现出自信并信任学生
  21. 教学小组的目的与目标涉及的关键范畴是( )

    • A.智力范畴
    • B.情感范畴
    • C.社会范畴
    • D.人际关系范畴
    • E.表达范畴
  22. 促进小组成员相互认识和相互交流的方式有( )

    • A.配对练习
    • B.滚雪球
    • C.模仿表演
    • D.大脑风暴
    • E.扮演角色
  23. 临床教学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包括( )

    • A.培养临床思维分析能力
    • B.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C.掌握护理技能
    • D.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
    • E.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
  24. 关于学科课程,下列陈述正确的有( )

    • A.分科过细,容易忽视学科间联系
    • B.强调知识体系,忽略学习者因素
    • C.不能为学习者提供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 D.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并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
    • E.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5. 从层次构成上,可将课程分为( )

    • A.公共基础课
    • B.专业基础课
    • C.专业课
    • D.选修课
    • E.限选课
  26. 下列学生成绩记录属于绝对评分法的是( )

    • A.优
    • B.及格
    • C.通过
    • D.68分
  27. 关于教育者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 B.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 C.自学校教育产生以来,教育者主要是指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 D.父母是子女的第一教育者
    • E.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
  28. 根据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教师的角色主要是( )

    • A.管理者
    • B.监督者
    • C.帮助者
    • D.促进者
    • E.控制者
  29. 在一门课的讲授过程中随时进行评估,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并据此对教学进行必要的改进,这属于( )

    • A.目的性评估
    • B.诊断性评估
    • C.形成性评估
    • D.总结性评估
  30. 考查学生在临床学习中的信念和敬业精神,属于评估内容中的( )

    • A.认知领域
    • B.情感领域
    • C.精神运动领域
    • D.知识领域
  31. 既可用于对事物进行量的测定,又可用于测定事物非量化的价值的是( )

    • A.测量
    • B.评估
    • C.评价
    • D.测评
  32. “带教制”所体现的教学模式是( )

    • A.教师学生共同主导
    • B.教师学生同为主体
    • C.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 D.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主体
  33. 评价项目“学生的测验、考试成绩”是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的( )

    • A.教学效果评价
    • B.教学水平评价
    • C.教学方法评价
    • D.教学态度评价
  34. 护理教师计划资金使用情况,制定护理教学的计划,这时教师的角色是( )

    • A.合作者和协调者
    • B.评估者和计划者
    • C.促进者和支持者
    • D.管理者和决策者
  35. 由指导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完全依赖问答技巧”的小组教学方式是( )

    • A.命令式
    • B.苏格拉底式
    • C.启发式
    • D.协商式
  36. 人数较少的社团进行极为正式的讨论时,应采用的座位安排是( )

    • A.U型
    • B.马靴型
    • C.环型
    • D.委员会型
  37. 下列对讲授法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学生独立思维建立
    • B.在讲授开始30分钟后学生注意力下降
    • C.1周后,学生对讲授内容回忆将降至20%
    • D.讲授速度不受内容难易程度影响
  38. 最常见的护理教育领导者的决策形式为( )

    • A.“宣布”决定
    • B.“推销”决定
    • C.“参与”决定
    • D.“磋商”决定
  39. 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对某项护理操作进行教学的方法属于( )

    • A.模拟
    • B.旋转木马练习
    • C.演示
    • D.扮演角色
  40. 综合水平认知领域的目标是学生能够( )

    • A.独立评价某护理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 B.为乳腺癌病人制定一份行之有效的护理计划
    • C.分析肺炎病人现存的主要护理问题
    • D.运用小儿营养计算法,正确地为特定年龄和体重的儿童计算食物摄入量
  41. 不属于课程设置功能阶段的内容是( )

    • A.课程内容说明
    • B.教学方法及学习实践
    • C.学习的有效性
    • D.确定层次目标与科目目标
  42. 以学科为基础的护理课程的中心是( )

    • A.疾病
    • B.病人
    • C.健康
    • D.社会需求
  43. 关于综合课程,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具有减少分科的优点
    • B.比较难结合实际生活
    • C.教科书编写困难
    • D.缺乏综合型的师资
  44. “具有偶发的性质,教育者不可能预先规定学习者必须学习的内容”特点的课程是( )

    • A.活动课程
    • B.核心课程
    • C.综合课程
    • D.学科课程
  45.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首先应注重体现学科的( )

    • A.基本结构
    • B.基本信息
    • C.基本程序
    • D.发展趋势
  46. 综合性护理课程的特点在于课程结构的决定因素是( )

    • A.教育目标
    • B.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
    • C.待解决的问题
    • D.社会需求
  47. 学习者在行动之前已制定好目标和评价标准,当完成预定的目标时,就对自己进行奖励,这种现象称为( )

    • A.外部强化
    • B.自我强化
    • C.替代性强化
    • D.负性强化
  48. 主张学习过程是遵循“尝试与错误”规律的心理学家是( )

    • A.华生
    • B.埃里克森
    • C.桑代克
    • D.布鲁纳
  49. 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 )

    •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 B.孔子的《论语》
    • C.我国古代的《学记》
    • 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50. 研究者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对期内的发展、变化和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是( )

    • A.前瞻性调查
    • B.回顾性调查
    • C.纵向调查
    • D.横向调查
  51. 生活化是( )

    • A.原始状态教育的主要特征
    • B.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特征
    • C.近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特征
    • D.现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特征
  52. 在教育的基本要素中,主要的关系是( )

    • 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
    • B.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的关系
    • C.教育者和教育手段的关系
    • D.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