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公共政策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
A市外埤老人享受同城待遇从201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在社会优待中,同城的外埠常住老年人要享有与本市老人同等的待遇。适应新法要求,A市政府民政局首先对“常住”这一概念做了界定。该局负责人说,经过论证和调査,决定以6个 月作为衡量是否属于“常住”人口的标准。满足条件的60岁以上外埠老年人,就可以到居住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申请办理老年优待证。然后,该市民政局把之前统称为“社会优待”的项目重新细分。此前本市户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可享受的11个优待项目,被细分为9个优待项目和2个福利项目。2013年7月起,外埠来A市常住的老年人,按规定可以享受与具有A市户籍的老年人同等的9项社会优待;除高龄津贴和养老助残券2个福利项目外,65岁以上者还可免费乘公交车等。(1)什么是公共政策的公平目标?(2)结合本案例,分析A市政府民政况制定的优待和排除措施是否公平。
-
9.5秒绿灯怎过40米宽路口2012年6月9日13点05分,记者来到W市中山路栅栏口,市交管圮设定行人迎过该路口的时间是9.5秒。来往的车辆、行人交织在一起,路口显得很拥挤,双向8股车道,加上中间7米宽的花坛路口,在行人严格遵守信号灯指示的情况下,9.5秒的绿灯时长很难顺利迎过。“我等卷绿灯亮时赶紧过,哪知走到一半,右转的车都过来了。等车开走,绿灯就变红灯了,只有硬闯。” 一位刚从菜市场买完菜的大姐,气喘吁吁地说。附近开小超市的老板介绍,该路口绿灯时间特别短,每次通过都是一路小跑,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顺利迎过。“时间太短,车又多,除非刘翔附体,不然谁过得去啊!”等着过马路的吴女士说:“有时等三个绿灯都过不去。”而且,到附近菜市场买菜的很多是老年人,他们腿脚不够利索,往往还没开始走,等右转车辆过完,就己经变成红灯了。所以,总可以看到老人战战兢兢地站在滚滚车流之中,想过又不敢过。行人纷纷向记者表示,希望相关部门能相应调整红绿灯时长,右转车辆也能禁行,多给行人一点时间过马路。(1)什么是公共政策的可行性评估?(2)分析上述案例中政策失误在可行性评估方面的原因。
-
试论应用性政策研宂组织的含义及其作用。
-
试述政策执行的博弈模型。
-
试述“上下来去”政策执行模型的内涵。
-
简述政策对话的含义。
-
简述政策的一般含义。
-
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公共决策体制的特点。
-
公共政策执行具有的特点是()
- A.目标的导向性
- B.内容的务实性
- C.行为的能动性
- D.政策的延续性
- E.平稳的权威性
-
依横向的形式特征进行划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
- A.立法决策
- B.民主决策
- C.科学决策
- D.司法决策
- E.国家元首决策
-
政策目标一般主要具有()
- A.问题的针对性
- B.内容的综合性
- C.对象的虚拟性
- D.未来的预期性
- E.目的的多元性
-
政策网络形成的原因包括()
- A.交流信息和意见的需要
- B.交换资源的需要
- C.结盟的需要
- D.追逐权力的需要
- E.协调的需要
-
通过分析政策稳定的积极因素使之转化为政策稳定的动力,以保持政策稳定的行为和过程,这种做法被称作()
- A.政策终结
- B.政策维持
- C.政策变动
- D.政策调整
-
政策终结最直接、最彻底的方式是()
- A.政策合并
- B.政策废止
- C.政策分解
- D.政策缩减
-
团体决策的方法包括()
- A.碰头会
- B.头脑风暴法
- C.具名团体法
- D.系统分析模型
- E.德尔菲法
-
政策过程的诸环节中能够发挥“马路清道夫”作用的是()
- A.政策规划
- B.政策执行
- C.政策咨询
- D.政策监控
-
“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反映的是政策执行机构的一种管理缺陷,即()
- A.执行中缺乏沟通和协调
- B.组织制度缺陷
- C.政策关系处理不当
- D.人员结构不合理
-
公共政策直接作用与影响的社会群体或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作()
- A.执行机构
- B.目标人群
- C.立法机关
- D.司法机关
-
提出政策执行系统模型的美国学者是()
- A.史密斯
- B.麦克拉夫林
- C.霍恩和米特尔
- D.梅兹曼妮安和萨巴蒂尔
-
一个国家采纳其他国家的公共政策来解决本国所面临的政策问题的做法,被称作()
- A.政策规划
- B.政策教育
- C.政策研究
- D.政策移植
-
提出三源流模型的学者是()
- A.尼尔森
- B.埃尔德
- C.科珀
- D.金登
-
政府直接创始政策问题并将该问题扩散到政策议程的过程,被称作()
- A.动员模型
- B.外在创始模型
- C.内在创始模型
- D.尼尔森模型
-
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办法的分析方法,被称为()
- A.边界分析
- B.类别分析
- C.层次分析
- D.多角度分析
-
提出规范最适模型的是()
- A.林德布罗姆
- B.埃齐奥尼
- C.德洛尔
- D.贝塔朗菲
-
政府在其职责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力正确地制定并有效地实施公共政策的能力,被称为()
- A.执政能力
- B.政府权力
- C.政府能力
- D.治理能力
-
揭示了现代民主国家的根本理念“主权属于人民”与实际政策过程总是由直接掌管政权的少数人来主导这一难以克服的悖论的政策过程模型是()
- A.机构-制度模型
- B.集团模型
- C.精英决策模型
- D.“上下来去” 模型
-
代议机关制定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
- A.立法
- B.司法解释
- C.行政决策
- D.领导决策
-
早在19世纪50年代就被马克思视为“第四种权力”的是()
- A.立法权
- B.大众传播
- C.行政权
- D.司法权
-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曾提出“过河”与“桥和船”的关系问题。对于政策执行来说,这里的“桥”和“船”指的是()
- A.政策规划
- B.政策目标
- C.政策工具
- D.政策评估
-
在当代中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属于()
- A.司法解释
- B.行政法
- C.广义的法
- D.狭义的法
-
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指的是()
- A.元政策
- B.战术决策
- C.部门政策
- D.基本政策
-
“政策分析”作为学术术语,其第一个提出者是()
- A.兰尼
- B.邓恩
- C.林德布罗姆
- D.拉斯韦尔
-
属于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是( )
- A.利益集团
- B.非政府组织
- C.行政机关
- D.大众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