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自考《企业文化》试题及答案(03297)
-
阅读案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问题。成立于1988年的华为,追求卓越,不断创新,抓住中国改革开放和ICT行业高速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从一家立足于中国深圳特区,初始资本只有21000元人民币的民营企业,稳健成长为世界100强公司,其电信网络设备、IT设备和解决方案以及智能终端已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华为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成长最为快速的高新科技企业,与其在近30年的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强有力的“狼性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提到狼,我们都会觉得它是凶残和冷酷的动物,狼在觅食或是与对手搏斗时,通常是以群体的方式出现的。群狼凭借抱团的集体力量,往往拼劲十足,实力倍增,其胜算的几率也相应地得到提高。而“狼性”在华为无疑是其企业文化的核心。华为的“狼性文化”是对其团队拼搏精神的一种形象概括。而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团结协作,集体奋斗,则是华为企业文化之魂,它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狼性文化”的独有特征,因而能够较为鲜明地展示华为企业文化与其他企业文化的区别。华为人旗帜鲜明地倡导和坚持理想信念与物质利益并重的激励机制,即为祖国昌盛和民族振兴、为个人利益与家庭幸福而努力奋斗的双重驱动原则,使整个企业形成蓬勃向上、励精图治的风尚。因为,如果没有个人为国家奉献的精神,就会变成自私自利的小人。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决定了只有坚持集体奋斗和不自私的人,才能结成一个团结的集体。因此,华为把实现祖国繁荣的梦想、民族振兴的希望、时代变革的愿景,作为华为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宏伟抱负为引导,铸造华为人的品格。同样,没有促成自己体面生活的物质欲望,没有以劳动来实现欲望的理想,就会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继而滋生懒惰。任正非对华为的“狼群”说:拿下“狮子”周围那些领地,会有你们各自的份额。如此的人才战术让外资企业都望而生畏。在华为,谁做了贡献谁就会得到嘉奖,这些都被写进了企业制度中,包括薪酬、福利、股票等多方面的物质利益。华为初期靠激情和金钱产生了巨大的工作动力,当时大家都干劲十足。一方面是钻研和奋斗的乐趣,另一方面是物质的巨大诱惑。很多人因为“一家高薪企业”而知道华为这个名字。华为的报酬坚定不移地向优秀员工倾斜,一般员工每月薪水过万很正常,而且华为给员工的不仅有高工资,还有股权和其他待遇。在华为,成功是集体努力的结果,失败是集体的责任,不将成绩归于个人,也不把失败视为个人的责任,一切都由集体来共担。华为实行“官兵”一致,上下平等,除了工作上的差异外,华为人的高层领导不设专车,吃饭、看病一样排队,付同样的费用。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存在等级差异,不平等的部分已用工资形式体现了。华为无人享受特权,任何个人的利益都必须服从集体的利益,将个人努力融入集体奋斗之中。自强不息,荣辱与共,胜则举杯同庆,败则拼死相救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华为得到了充分体现。华为作为中国企业的一面旗帜,不断总结、提升公司成功的管理经验,建设和完善具有华为特色的企业文化,并不失时机地确定了华为二次创业的观念、战略、方针和基本政策,构筑公司未来的宏伟架构,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问题:(1)华为“狼性文化”有哪些主要特征?(4分)(2)结合案例阐述华为着重遵循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哪些基本思想。(6分)
-
简述企业在循环经济中应承担的责任。
-
论述市场竞争中的文化规范问题。
-
简述企业快乐指数与企业文化境界的关系。
-
简述董事会的道德义务。
-
简述企业信息技术文化的构建途径。
-
简述现代企业员工应确立的“义利观”。
-
企业文化修养的原则是实践原则。
- 正确
- 错误
-
强烈的质量意识是德国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 正确
- 错误
-
企业制度、企业行为、企业产品属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机制。
- 正确
- 错误
-
在信息时代,人们想通过网络更多地接触,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逐渐退化为网络上的符号之间的联系---人逐渐被机器变得“非人化”,感情逐渐淡化。
- 正确
- 错误
-
企业使命是回答并解决企业怎样存在的问题。
- 正确
- 错误
-
企业忠诚管理的重要性具体包括( )
- A.能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 B.保证企业的持续性发展
- C.有利于降低成本
- D.有利于留住人才
- E.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
-
企业经理层要做到秉公执法必须( )
- A.不断学习,端正态度
- B.熟悉法律,精通政策
- C.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 D.以身作则,克己奉公
- E.洁身自爱,率先垂范
-
“恪尽职守,爱岗敬业”这一规范要求会计人员做到( )
- A.自觉把从事的会计工作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 B.以饱满的工作热忱,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对待会计工作
- C.一丝不苟,兢兢业业
- D.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增强会计从业人员敬业意识
- E.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做好会计核算工作
-
企业文化内在机制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
- A.规范机制
- B.制度机制
- C.目标机制
- D.行动机制
- E.环境机制
-
企业员工为贯彻诚实守信原则,应具备优秀企业诚信品质,其内在要求包括( )
- A.正点客观立场
- B.豁达为公胸怀
- C.公正平等意识
- D.笃信虔敬态度
- E.企业经营判断与责任能力
-
把诚信视为一种建立在授信人对受信人偿付承诺的信任的基础上,使后者再无需付现金即可获取商品、服务或货币的能力,这是( )
- A.道德诚信意识
- B.服务诚信意识
- C.贸易诚信意识
- D.经济诚信意识
-
诚信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和境界是( )
- A.文化自律
- B.文化自觉
- C.文化规范
- D.文化约束
-
在企业竞争力结构中,资源和制度等要素属于( )
- A.表层竞争力
- B.深层竞争力
- C.支撑平台的竞争力
- D.最基础和最核心的竞争力
-
西方国家中实行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制度做得最好的国家是( )
- A.德国
- B.英国
- C.法国
- D.美国
-
下列选项中属于企业文化行为特性的是( )
- A.渐进性
- B.复杂性
- C.差异性
- D.坚定性
-
日本企业文化的灵魂是( )
- A.人本理念
- B.企业家族化
- C.团队精神
- D.学习和模仿
-
企业教育的关键与核心是( )
- A.企业制度学习
- B.产品特性介绍
- C.企业文化教育
- D.员工技能培训
-
会计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而这一过程要坚持的原则是( )
- A.道义与效益相统一
- B.道义与效率相统一
- C.效率与利益相统一
- D.效率与服务相统一
-
网络礼仪指在网络上通过电子媒体而体现的规定的社会( )
- A.要求和方式
- B.规范和方式
- C.行为和方式
- D.行为和规范
-
会计职业道德的最高阶段和职业道德建设的最高目标是( )
- A.自觉
- B.自律
- C.自发
- D.自爱
-
会计诚信文化规范表达会计职业内在义务和会计职业的( )
- A.专业要求
- B.专业责任
- C.社会要求
- D.社会责任
-
所谓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晓,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效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 )
- A.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 B.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
- C.顾客信息和经营信息
- D.顾客信息和技术信息
-
个人拥有隐私的权利及防止侵犯别人的隐私,这是指( )
- A.信息隐私权
- B.信息保护权
- C.信息产权
- D.信息资源存取权
-
下列不属于员工忠诚度的是( )
- A.积极主动
- B.勤奋努力
- C.危机感
- D.忠诚感
-
企业经理层的行为准绳是( )
- A.依法为民经营
- B.廉洁奉公
- C.服务社会,追求卓越
- D.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
企业凝聚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 A.企业经理层的精神人格魅力
- B.企业员工的素质
- C.企业文化
- D.企业福利
-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对于解决价值观扭曲、理想信念失落等道德缺位问题具有风向标作用的是( )
- A.企业文化外在机制
- B.企业文化内在机制
- C.企业文化目标机制
- D.企业文化规范机制
-
将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为和行为要素,对企业员工起着凝聚、约束、激励作用的是( )
- A.企业的制度机制
- B.企业的激励机制
- C.企业文化的外在机制
- D.企业文化的内在机制
-
企业文化规范的捍卫者是( )
- A.企业文化建设
- B.企业文化实践
- C.企业文化维护
- D.企业文化评价
-
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深层次原因是体制转换期间( )
- A.市场道德秩序失控
- B.市场监管不到位
- C.企业文化缺乏
- D.企业使命不明确
-
守信的“信”在竞争活动中展示出不同的精神境界,其最高层次境界是( )
- A.信用
- B.信任
- C.信誉
- D.信念
-
公司治理的最基本层次是( )
- A.企业发展
- B.产品创新
- C.企业道德
- D.企业文化
-
组织持久的、本质的和一般性指导原则是( )
- A.企业核心价值观
- B.企业精神
- C.企业理念
- D.企业使命
-
同仁堂“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企业精神,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 )
- A.品名式
- B.厂名式,
- C.目标式
- D.口号式
-
企业与外界沟通最基本的正式方式是( )
- A.企业章程
- B.企业口号
- C.企业信函
- D.企业使命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