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人际关系学自考2010年1月真题(0329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地盘经济”,源于日本的相扑运动。相扑最重要的就是抢占地盘,千方百计选好位置,进而将对手推挤出去。日本厂商依循“地盘经济”的策略,最初采取国人相互合作的基本态度,共同将他国公司排挤出市场之外,然后才开始瓜分市场,展开彼此的竞争。此外,日本公司在研发技术上,也发展出不同层次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因为基础科学的研究费用庞大,非一家公司所能单独负担,所以采取“基础合作,应用竞争”的模式,许多大厂合作开发某项技术,再站在共同的基础上相互竞逐产品的开发速率及成绩。如此一来,对大家都是利大于弊。今天,许多企业为了降低单独投资的风险,增强竞争力,纷纷寻求同行之间的相互支援,打破了过去相互对立的游戏规则。请根据案例回答问题:

    ①这则案例反映了什么人际关系学原理?

    ②怎样做才能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2. 试述舒兹的人际需要理论的合理性与不足。

  3. 试述羞怯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形成的四种情况。

  4. 如何优化自我概念?

  5. 相容原则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6. 说服他人的技法有哪些?

  7. 影响人际关系的隐性要素有哪些?

  8. 代际关系

  9. 按纽带划分可将人际关系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10. 亲属

  11. 超个体行为

  12. 先决条件

  13. 加强自我管理的主要技法有()

    • A.自我监督
    • B.自我批评
    • C.自我控制
    • D.自我调节
    • E.自我思考
  14. 人际关系

  15. 人际认知中的心理效应主要有()

    • A.远因效应
    • B.近因效应
    • C.首因效应
    • D.晕轮效应
    • E.刻版印象
  16.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形成互补,这种互补行为主要体现在()

    • A.知识互补
    • B.能力互补
    • C.性格互补
    • D.情感互补
    • E.经济互补
  17. 魏斯(R.Weiss)的社会关系律提出了人际关系的基本需要包括()

    • A.人际关系的依附需要和社会整合需要
    • B.人际关系的价值保证的需要和可靠同盟的需要
    • C.人际关系的需求指导的需要和关心他人的需要
    • D.人际关系的包容的需要和控制的需要
    • E.人际关系的情感的需要
  18. 人群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 A.梅奥
    • B.巴纳德
    • C.米德
    • D.罗特利斯伯格
    • E.马斯洛
  19. 在家庭关系的调适技法中,互信、互勉、互慰属于()

    • A.夫妻关系的调适技法
    • B.朋友关系的调适技法
    • C.同事关系的调适技法
    • D.亲属关系的调适技法
  20. 在调适代际关系的技法中,两代人和睦相处的前提是()

    • A.老青相依
    • B.尊老爱老
    • C.求同存异
    • D.密切合作
  21. 在西汉时期,韩信在街上受恶少胯下之辱,愤怒的热血一下子涌遍周身,可他咽下了这口气,从恶少胯下钻了过去。不仅如此,韩信成名后还到处找恶少,对他表示感谢。这一千古流传的故事在自我克制的技巧中属于制怒方法中的()

    • A.平等待人
    • B.转移怒气
    • C.善于忍耐
    • D.建立固定的条件反射
  22. 在同事关系的调适技法中,一个单位事业欣欣向荣的前提是()

    • A.同事相处,顾全大局、不计私怨
    • B.同事相处,与人为善、尊重他人
    • C.同事相处,有自知之明、严以律己
    • D.同事相处,团结协作、互相帮助
  23. 俗语“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在适度的自我暴露技法中指的是()

    • A.透明的窗格,也叫公开自我
    • B.不透明的窗格,也叫茫然的自我
    • C.隐敝的窗格,也叫隐敝着的自我
    • D.未知的窗格,也叫未知自我
  24. 美国心理学专家爱德华·蒂·霍尔在其撰写的《无声的空间》一书中认为,个人空间的区域距离范围()

    • A.0~46cm
    • B.46~122cm
    • C.122~610cm
    • D.610cm以上
  25. 在非言语沟通中,咳嗽属于()

    • A.辅助语言符号系统
    • B.光学——动力符号系统
    • C.空间和时间符号系统
    • D.视线接触符号系统
  26. 相容原则是指()

    • A.与人交往时言谈举止、态度表情及行为等程度恰当
    • B.交往双方相互体谅,替对方着想
    • C.交往中宽容待人,忍耐性强,对人宽宏大量
    • D.交往双方互相了解,互相换位思考
  27. 提出三维人际关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P·贝尔斯
    • B.莫雷诺
    • C.赫茨伯格
    • D.舒兹
  28. 正确的平等观不包括()

    • A.平等是有条件的
    • B.平等具有时代性
    • C.平等具有文化性
    • D.平等是绝对的
  29. 人际交往中的血缘关系不包括()

    • A.兄弟关系
    • B.夫妻关系
    • C.代际关系
    • D.业缘关系
  30. 应酬型人际交往多指一般性的交往关系,其功利性()

    • A.较弱
    • B.较强
    • C.适度
    • D.因人而宜
  31. 影响人际关系的外在因素不包括()

    • A.自然环境因素和空间距离因素
    • B.心理动力、心理特征、心理现象、心理障碍等因素
    • C.习俗礼仪因素和道德规范的因素
    • D.价值观念因素和法律法规因素
  3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际交往条件的是()

    • A.交往的时间和空间
    • B.交往频率
    • C.交往动机
    • D.交往距离
  33. 人际交往最主要的手段是()

    • A.语言手段
    • B.物质手段
    • C.经济手段
    • D.法律手段
  34. 人际关系的建立在时间上需要经历的高级阶段或最高层次是指()

    • A.依附阶段
    • B.吸引阶段
    • C.融合阶段
    • D.注意阶段
  35. 人们通常使用“共同语言”来说明是否存在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足以说明的是()

    • A.知识层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 B.思想意识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 C.精神产品的生产方式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 D.修养水平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36. 1964年出版的关于相互作用分析理论著作《人们玩弄的游戏》的作者是()

    • A.霍曼斯
    • B.戈夫曼
    • C.马斯洛
    • D.伯恩内
  37. 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职位、时间场合,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

    • A.角色冲突
    • B.角色期望
    • C.角色扮演
    • D.角色实现
  38. 人际关系的实质是()

    • A.血缘关系
    • B.利益关系
    • C.亲缘关系
    • D.地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