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自考传播学概论真题及答案(00642)
- 
				
为什么在开展说服性传播活动时既要晓之以理,也要动之以情?请举例论述。
 - 
				
为什么说伯洛在理论上比较透彻地阐明了传播过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简述我国古代发明的印刷术(要写出发明的朝代)。
 - 
				
简述罗杰斯总结的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特征。
 - 
				
简述施拉姆对创立传播学所作的贡献。
 - 
				
内容分析方法有哪些特点?
 - 
				
简述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
 - 
				
个人差异论
 - 
				
“议程设置功能”
 - 
				
环境监测功能
 - 
				
维持性信息
 - 
				
群体传播
 - 
				
受众理论中的社会分类论认为,同一社会群体的成员对于一定的事物持有______的看法和态度。
 - 
				
据诺伊曼研究,______强调提示的意见,容易被人们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
 - 
				
数字化技术把诸如声音、文字、图像等可感信号,通过二进制编码转换成由“0”和“1”组成的数字信号,即______可以处理的信号。
 - 
				
15世纪中叶,德国人______用铅、锡等合金制成活字,并用他发明的印刷机印出了《圣经》,这标志着现代机械印刷的开始。
 - 
				
有学者认为,大众传播的内容大多是______的,所以更多的是分散而不是集中人们对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的注意力。
 - 
				
传播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对某个著名记者或编辑的研究属于其中的______研究。
 - 
				
在抽样调查中,研究者将自己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环境中所能遇见或接触到的人均选入样本的方法,称为_____。
 - 
				
皮亚杰把儿童的谈话分为两种,一种是自我中心性的,一种是______的。
 - 
				
拉扎斯菲尔德等通过伊里调查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传播效果的概念、理论和假说,它们是
- A.“意见领袖”
 - B.“两级传播”理论
 - C.“选择性接触”假说
 - D.“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 E.大众传播的“强化”、“结晶”和“改变”效果
 
 - 
				
拉斯韦尔对政治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______方面。
 -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运用进行信息交流的学科。
 - 
				
要提高新闻的可读性,新闻写作应该
- A.多写短句
 - B.少用专用名词
 - C.多用动词
 - D.不用生僻的词
 - E.多用形容词
 
 - 
				
受众使用大众传媒、接收媒介信息的基本动机是
- A.消遣娱乐
 - B.满足信息需求
 - C.满足心理需求
 - D.满足相互交往的需要
 - E.获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
 
 - 
				
1948年,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在一篇文章中总结了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下述选项中不属于这些功能的是
- A.监督舆论
 - B.麻醉精神
 - C.授予地位
 - D.重申社会准则
 - E.消遣娱乐
 
 -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 A.“地球村”
 - B.“媒介有冷热之分”
 - C.“媒介即讯息”
 - D.“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 
				
有些学者把传播定义为有意图地施加影响的行为。下述选项中属于这种行为的是
- A.宣传法律
 - B.传授知识
 - C.推广技术
 - D.刊登广告
 - E.推销商品
 
 - 
				
“试图描述在新闻事件与最终的接受者(如报纸的读者)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中间传播者”的把关模式是
- A.怀特的把关模式
 - B.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 C.巴斯的把关模式
 - D.布雷多克的把关模式
 
 - 
				
蒂奇诺等学者提出的“知识沟”理论认为,有多种因素会导致“知识沟”的不断扩大,但主要因素是人们
- A.社交范围的差异
 - B.传播技能的差异
 - C.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
 - D.已有知识存储的差异
 
 - 
				
哭声和笑声属于非语言符号中的
- A.身体语言
 - B.类语言
 - C.自然语言
 - D.生成语言
 
 - 
				
有种观点认为,人们对大众传媒发出信息的选择会受到家庭、朋友和熟人等的影响。这种观点属于受众理论中的
- A.个人差异论
 - B.社会分类论
 - C.社会关系论
 - D.选择性因素理论
 
 - 
				
有学者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出发,重新定义了“功能”的概念,并提出了与功能相对的“功能失调”概念。这个学者是
- A.默顿
 - B.赖特
 - C.麦奎尔
 - D.加纳姆
 
 - 
				
按照信息传受范围的大小,传播分为五个层次,其中位于第一层次的是
- A.大众传播
 - B.群体传播
 - C.自我传播
 - D.人际传播
 
 - 
				
下述学者中,被视为传播学传统学派代表人物的是
- A.奇斯曼
 - B.阿列克谢耶夫
 - C.霍克海姆
 - D.拉扎斯菲尔德
 
 - 
				
德福勒模式对申农—韦弗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入并突出了
- A.整合机能
 - B.导向机能
 - C.反馈机能
 - D.创新机能
 
 - 
				
格伯纳等学者提出的“培养理论”特别强调一种传播媒介在“培养”人们形成“共识”方面的作用,这种传播媒介是
- A.报纸
 - B.广播
 - C.电视
 - D.网络
 
 - 
				
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是传播效果研究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提出的关于传播效果的核心观点是
- A.“皮下注射论”
 - B.“培养理论”
 - C.“有限效果论”
 - D.“知沟理论”
 
 - 
				
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分为三个时期,其中口头传播时期也叫
- A.部落前文化时期
 - B.部落文化时期
 - C.脱离部落文化时期
 - D.重归部落文化时期
 
 - 
				
大众传播中最重要、最受重视的信息是
- A.新闻信息
 - B.商业信息
 - C.教育信息
 - D.娱乐信息
 
 - 
				
按照选择性因素理论的观点,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传向受众时遇到的第三关是受众的
- A.选择性注意
 - B.选择性暴露
 - C.选择性记忆
 - D.选择性理解
 
 - 
				
有学者认为,很多传播行为属于工具性行为,即使是自我传播也往往具有作为工具使用的目的。这位学者是
- A.皮亚杰
 - B.霍克海姆
 - C.托尔曼
 - D.斯蒂芬森
 
 - 
				
怀特的把关研究的缺陷是过分强调
- A.把关人的任职资格
 - B.与把关人相联系的社会因素
 - C.把关人的独立权限
 - D.把关人所在媒体的环境因素
 
 - 
				
亚里士多德认为演讲有三个要素,即讲者、听者和
- A.场地
 - B.时间
 - C.条件
 - D.内容
 
 - 
				
1948年,拉斯韦尔在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5W传播模式,这篇论文是
- A.《宣传·传播·舆论》
 - B.《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 C.《大众传播和大众鉴赏》
 - D.《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
 
 - 
				
现代社会调查中最常用的收集资料的工具是
- A.文献
 - B.录音笔
 - C.问卷
 - D.实地观察
 
 - 
				
在组织内部有很多不按组织指定的“职能线路”进行的人际交流活动,这种活动的沟通渠道是
- A.正式沟通渠道
 - B.非正式沟通渠道
 - C.自上而下沟通渠道
 - D.自下而上沟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