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自考传播学概论真题及答案(00642)
- 
				
为什么拉扎斯菲尔德等认为大众传播是“最有力的一种社会麻醉品”?
 - 
				
概述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对其理论的价值与局限作一评价。
 - 
				
概述“双重行动模式”的主要内容以及该模式在把关研究中的历史地位。
 - 
				
为什么说大众传播的反馈几乎总是延迟的?
 - 
				
控制实验法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拉斯韦尔5W模式对传播研究的贡献是什么?
 - 
				
关于传播的定义,大体上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 
				
“魔弹论”
 - 
				
“比特”
 - 
				
李普曼
 - 
				
说服性信息
 - 
				
传播学研究中的传统学派,又称_____________。
 - 
				
韦尔伯·施拉姆
 - 
				
按照“议程设置”理论的观点,人们对于当前社会上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通常来自______。
 - 
				
上世纪20~30年代美国培因基金会关于电影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是有关__________最早的实证研究。
 - 
				
专业性报纸、杂志、广播台和电视台的出现,表明受众________具有的特征。
 - 
				
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相互进行信息交流的各种途径、方式、手段,通称为______。
 - 
				
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其思想基础是_______。
 - 
				
皮亚杰认为传播具有两种功能,一是_______的,一是社交性的。
 - 
				
控制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_______地改变和控制某些因素,然后观察其后果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 
				
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主要贡献是引入______机制,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从而更客观、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 
				
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亦称______。
 - 
				
上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的传播效果研究,主要课题和领域是( )
- A.传播流程研究
 - B.潜移默化的效果研究
 - C.信息社会阶层研究
 - D.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 E.“使用与满足”研究
 
 - 
				
传播效果研究提出的一些理论大多与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有关,例如( )
- A.“沉默的螺旋”理论涉及舆论的形成
 - B.“培养”理论涉及人们对现实社会的看法
 - C.“知识沟”理论涉及信息社会的阶层分化
 - D.“两级传播”理论涉及社会效果的制约因素
 - E.“议程设置”理论涉及人们对社会环境的认知
 
 - 
				
按信息内容的性质,信息可分为( )
- A.精神信息
 - B.教育信息
 - C.娱乐信息
 - D.商业信息
 - E.说服性信息
 
 - 
				
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研究,大致有三个方向,即( )
- A.意识形态
 - B.政治经济
 - C.文化理解
 - D.研究方法
 - E.社会道德
 
 - 
				
拉扎斯菲尔德等认为大众传播具有若干功能,它们是( )
- A.使社会遗产世代相传
 - B.授予地位
 - C.与社会整合成一体化
 - D.麻醉精神
 - E.促进社会准则的实行
 
 - 
				
“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舆论的形成是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三个因素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 )
- A.劣势意见的沉默
 - B.社会公众对事务的“理性讨论”
 - C.优势意见的疾呼
 - D.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
 
 - 
				
传播学批判学派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巨大的政治影响力主要源于其特有的( )
- A.信息传递功能
 - B.议题设置功能
 - C.精神麻醉功能
 - D.培养分析功能
 
 - 
				
纠正怀特把关研究中“单一化”缺陷的是( )
- A.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
 - B.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
 - C.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 D.布里德的“潜网”模式
 
 - 
				
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就竞选宣传对美国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作了一次调查。这次调查也叫( )
- A.佩恩调查
 - B.伊里调查
 - C.伊利诺调查
 - D.俄亥俄调查
 
 - 
				
传播学批判学派正式登上学术舞台的时间是在二十世纪的( )
- A.50年代
 - B.60年代
 - C.70年代
 - D.80年代
 
 - 
				
“议程设置理论”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是( )
- A.“镜子”式报道机构
 - B.“真实反映环境”的机构
 - C.客观报道事实的机构
 - D.“环境再构成作业”机构
 
 - 
				
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宣传手法作了系统研究并写出《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的学者是( )
- A.拉斯韦尔
 - B.卢因
 - C.拉扎斯菲尔德
 - D.霍夫兰
 
 - 
				
大众传播的信息传向受众有若干“关卡”,其中“第一关”是( )
- A.选择性记忆
 - B.选择性注意
 - C.选择性理解
 - D.选择性暴露
 
 - 
				
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认为,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和发展。这个观点也被称为( )
- A.“天赋人权”
 - B.“观点的自由市场”
 - C.“第一自由”
 - D.“真理的自我修正”
 
 - 
				
以心理学“刺激—反应”模式为基础的受众理论是( )
- A.个人差异论
 - B.社会分类论
 - C.个人情绪论
 - D.社会关系论
 
 - 
				
麦奎尔在分析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时增加了一种功能,即( )
- A.娱乐功能
 - B.信息功能
 - C.动员功能
 - D.整合功能
 
 - 
				
内容分析法的操作程序由若干步骤组成,其中第一个步骤是( )
- A.制定分类标准
 - B.实施统计分析
 - C.确定分析单元
 - D.抽取分析样本
 
 - 
				
赖特认为传播除了具有拉斯韦尔提出的三种功能之外,还具有( )
- A.信息功能
 - B.文化功能
 - C.娱乐功能
 - D.协调功能
 
 - 
				
“你认为本市报纸和电视的新闻是否及时?”这种提问违反了问卷设计的( )
- A.合理性原则
 - B.艺术性原则
 - C.科学性原则
 - D.准确性原则
 
 - 
				
“二级传播理论”的创立者是( )
- A.拉斯韦尔
 - B.卢因
 - C.拉扎斯菲尔德
 - D.霍夫兰
 
 - 
				
下述传播模式中属于传统线性模式的是( )
- A.德福勒模式
 - B.申农—韦弗模式
 - C.马莱茨克模式
 - D.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 
				
申农和韦弗注意到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因此他们提出的传播模式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环节,这个环节是( )
- A.噪音
 - B.信号
 - C.反馈
 - D.信道
 
 - 
				
按照传播学的观点,文艺作品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属于( )
- A.自我传播
 - B.狭义的人际传播
 - C.群体传播
 - D.广义的人际传播
 
 - 
				
传播可以分为若干层次,其中最基本的层次是( )
- A.人际传播
 - B.群体传播
 - C.组织传播
 - D.大众传播
 
 - 
				
在研究方法上,霍夫兰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 )
- A.实地调查法
 - B.内容分析法
 - C.控制实验法
 - D.个案研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