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2012年7月真题试卷(00633)
-
试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对新闻从业者的基本要求。
-
试论新闻批评与正面宣传的关系。
-
河南某政府官员曾经指责当地媒体记者说:“你到底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此语引起社会热议,请就此谈谈社会主义新闻媒体向党负责和向人民负责之间的关系。
-
新闻工作者如何做到不断创新?
-
简述新闻职业的基本特征。
-
防止新闻失实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
简述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实质与特点。
-
简述新闻事业的基本特性。
-
舆论的形成一般都要经过多个阶段,包括( )
- A.意见酝酿
- B.意见表达
- C.意见交流
- D.意见筛选
- E.形成多数
-
下列属于舆论监督范围的有( )
- A.赈灾款的使用情况
- B.政府官员的所有活动
- C.经济适用房的分配情况
- D.交通违章
- E.明星的私生活
-
相比其他信息,新闻信息的特性主要表现在( )
- A.真实性
- B.公开性
- C.生动性
- D.及时性
- E.新鲜性
-
新闻选择的主要标准涉及新闻事实的( )
- A.审美标准
- B.社会价值
- C.宣传价值
- D.信息含量
- E.重要程度
-
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包括( )
- A.传播新闻,沟通情况
- B.反映舆论,引导舆论
- C.倡导科学,介绍知识
- D.提供娱乐,丰富生活
- E.刊播广告,服务经济
-
我国新闻史上,“记者”之称最早出现于( )
- A.《循环日报》
- B.《时务报》
- C.《清议报》
- D.《大公报》
-
新闻事业监督社会的主要手段是( )
- A.道德
- B.法律
- C.舆论
- D.文化
-
依照“受众本位”传播理念的要求,新闻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 A.迎合受众趣味
- B.吸引受众注意
- C.满足受众需要
- D.提高收视率(收听率、发行量)
-
我国新闻机构受党和政府的领导,这决定了我国的新闻批评具有( )
- A.及时性
- B.公开性
- C.组织性
- D.权威性
-
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其根本目的在于( )
- A.反“客里空”
- B.配合土地革命
- C.配合整风运动
- D.适应党和群众的需要
-
曾称读者来信是政治的“晴雨表”的是()
- A.马克思
- B.列宁
- C.邹韬奋
- D.刘少奇
-
“政治家办报”是指办报人必须( )
- A.是政界人士
- B.是政治学家
- C.以政治为办报目的
- D.讲政治
-
新闻传播能够给社会公众以启发,能引导人们的思想乃至采取行动的属性是( )
- A.指导性
- B.教育性
- C.思想性
- D.诱导性
-
仅凭个人好恶,从某个单一的角度或侧面观察、判断事物所形成的错误舆论称之为( )
- A.片面舆论
- B.极端舆论
- C.反动舆论
- D.主观舆论
-
我国多层次、多种类、多样化的新闻事业结构的主体是( )
- A.《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B.私营报刊和电台、电视台
- C.党报和党领导的其他媒体
- D.网络媒体
-
“大跃进”时期出现浮夸宣传和“假、大、空”报道,是因为无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 )
- A.科学性
- B.政治性
- C.革命性
- D.群众性
-
1947年《晋绥日报》在解放区新闻界掀起了一场反“客里空”运动,其本质是为了维护新闻的( )
- A.真实性
- B.倾向性
- C.阶级性
- D.群众性
-
最早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进行理论阐述和行为实践的人是()
- A.马克思和恩格斯
- B.列宁
- C.毛泽东
- D.邓小平
-
新闻机构及新闻工作者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由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表现出来的倾向性属于 ( )
- A.特殊倾向性
- B.一般倾向性
- C.政治倾向性
- D.文化倾向性
-
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新闻法于1960年诞生于( )
- A.前苏联
- B.南斯拉夫
- C.中国
- D.匈牙利
-
美国官方在德克萨斯州胡德堡军事基地发生枪击案之后,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和公众提供有关案件的有限信息,这体现了新闻控制中的( )
- A.经济控制手段
- B.伦理控制手段
- C.行政控制手段
- D.政策控制手段
-
第一次用法律形式把出版自由作为公民权利的是( )
- A.世界人权宣言
- B.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 C.英国新闻法
- D.法国人权宣言
-
新闻事业具有双重主体,其一是传播者,其二是( )
- A.媒体
- B.新闻报道者
- C.把关人
- D.经营管理者
-
与意识形态领域其他组成部分相比,新闻事业具有更强的( )
- A.社会性
- B.阶级性
- C.政治性
- D.科学性
-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孵化了新闻事业”这一说法反映了( )
- A.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带来的信息需求的增长,是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 B.近代新闻事业是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
- C.社会经济形态决定新闻事业的性质和体制
- D.技术进步、政治民主和文化发达的程度,是制约新闻事业发展和生产水平的主要条件
-
我国第一座广播电台“空中之音”建立于( )
- A.1920年
- B.1923年
- C.1926年
- D.1928年
-
新闻传播的控制论模式指( )
- A.螺旋式传播模式
- B.线性传播模式
- C.双向传播模式
- D.多向传播模式
-
毛泽东于1957年6月14日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的“新闻手段”这一概念在理论意义上专指()
- A.所有的新闻媒介
- B.采集新闻信息的方式
- C.消息、通讯、评论、新闻图片等编播形式的总称
- D.通过对事实的客观报道表达传播者的立场和观点
-
新闻传播过程的间断性表现为流程的阶段性和( )
- A.独特性
- B.统一性
- C.环节性
- D.连续性
-
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接近性不包括( )
- A.地理上的接近
- B.利益上的接近
- C.心理上的接近
- D.时间上的接近
-
提出“舆论是公众或许多人对他们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或事件)公开发表出来的意见”的是( )
- A.李普曼
- B.弥尔顿
- C.约斯特
- D.卢因
-
中国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是( )
- A.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
- B.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
- C.徐宝璜的《新闻学》
- D.甘惜分的《新闻理论基础》
-
与文学相比,新闻的本质特征在于( )
- A.强调为人民服务
- B.必须真实
- C.坚持宣传改革开放
- D.注重反映普通群众
-
新闻学的母体是( )
- A.社会学
- B.经济学
- C.政治学
- D.文学
-
新闻之新的两重含义是指( )2-34
- A.公开性和及时性
- B.知新性和时新性
- C.接近性和重要性
- D.新鲜性和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