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全国2013年4月自学考试《心理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什么是知觉?请联系实际论述知觉与感觉的区别与联系。

  2. 影响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请联系实际论述青少年人格发展的保障条件。

  3. 某学校试图挑选智力超常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实验,特组织了本学校的任课老师自行编制了一套智力测验题目,对学生进行测验。你认为这种做法科学吗?用这种自编测量工具测得的结果准确吗?请运用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进行分析。

  4. 简述问题解决的特征。

  5. 简述儿童期社会性的发展。

  6. 简述场独立性人格与场依存性人格的差异。

  7. 简述意识活动的主要内容。

  8. 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9. 道德感

  10. 简述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式。

  11. 认知

  12. 不随意注意

  13. 发现学习

  14. 人类的依恋行为始于()。

    • A.幼儿期
    • B.童年期
    • C.婴儿期
    • D.少年期
  15. 某学生受到老师批评后,把怒气和不满情绪发泄到同学身上。这种自我防御方式是()。

    • A.转移
    • B.反向
    • C.文饰
    • D.投射
  16. 经历过重大自然灾害或交通事故的人会出现内疚感、抑郁、不安和急躁等心理现象,这属于()。

    • A.恐慌障碍
    • B.创伤后应激症
    • C.强迫症
    • D.恐惧症
  17. 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特定时期中最容易获得、形成,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的“好时机”,这一时期被称作()。

    • A.发展期
    • B.重要期
    • C.特殊期
    • D.关键期
  18. 人们通常更喜欢与那些和自己的年龄、性别、社会背景、职业等方面接近的人交往,这是因为()。

    • A.互补性
    • B.一致性
    • C.熟悉性
    • D.相似性
  19. 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方式是()。

    • A.直觉思维
    • B.聚合思维
    • C.抽象思维
    • D.发散思维
  20.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通常是()。

    • A.7±2个组块
    • B.8±2个组块
    • C.9±2个组块
    • D.10±2个组块
  21. 卡特尔认为,受人的生物因素影响、反映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的智力是()。

    • A.晶体智力
    • B.流体智力
    • C.成功智力
    • D.特殊智力
  22. 当一个群体的所有成员都穿着同样的制服时,个体是不容易被识别的。这是因为()。

    • A.同一性
    • B.一致性
    • C.匿名性
    • D.互补性
  23. 篮球爱好者小张头脑中经常呈现迈克尔·乔丹在比赛的最后3秒投中两分球的精彩镜头,这种记忆属于()。

    • A.程序性记忆
    • B.陈述性记忆
    • C.语义记忆
    • D.情景记忆
  24. 有人在突如其来的外在作用下,会产生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 A.心境
    • B.激情
    • C.应激
    • D.热情
  25. “性格决定命运”,说明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恨的根源。这种人格特性是()。

    • A.稳定性
    • B.复杂性
    • C.功能性
    • D.独特型
  26.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社会交往需要属于()。

    • A.生理与安全的需要
    • B.爱与归属的需要
    • C.求知与审美的需要
    • D.自我实现的需要
  27. 关于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睡眠中的外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
    • B.梦境受到梦者个人当前生活事件的影响
    • C.梦都带有预见性
    • D.梦境主要与梦者个人有关
  28. 对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称为()。

    • A.时间知觉
    • B.运动知觉
    • C.社会知觉
    • D.空间知觉
  29. 下列用来解释听觉现象的理论或学说是()。

    • A.特质学说
    • B.意识分离理论
    • C.位置学说
    • D.拮抗理论
  30. 某学生做事比较扎实,四平八稳,自制力也很强。该生的气质类型是()。

    • A.粘液质
    • B.多血质
    • C.胆汁质
    • D.抑郁质
  31. 指出“任何有机体都倾向于重复那些指向积极后果的行为,而不去重复那些指向消极后果的行为”的行为主义学者是()。

    • A.巴甫洛夫
    • B.华生
    • C.班杜拉
    • D.斯金纳
  32. 在催眠状态下被针刺而感觉不到疼痛,这种心理特征是()。

    • A.感觉麻痹
    • B.感觉扭曲
    • C.幻觉
    • D.解除抑制
  33. 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作()。

    • A.实验室实验
    • B.观察法
    • C.自然实验
    • D.调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