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3年4月自学考试《心理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
什么是知觉?请联系实际论述知觉与感觉的区别与联系。
-
影响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请联系实际论述青少年人格发展的保障条件。
-
某学校试图挑选智力超常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实验,特组织了本学校的任课老师自行编制了一套智力测验题目,对学生进行测验。你认为这种做法科学吗?用这种自编测量工具测得的结果准确吗?请运用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进行分析。
-
简述问题解决的特征。
-
简述儿童期社会性的发展。
-
简述场独立性人格与场依存性人格的差异。
-
简述意识活动的主要内容。
-
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
道德感
-
简述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式。
-
认知
-
不随意注意
-
发现学习
-
人类的依恋行为始于()。
- A.幼儿期
- B.童年期
- C.婴儿期
- D.少年期
-
某学生受到老师批评后,把怒气和不满情绪发泄到同学身上。这种自我防御方式是()。
- A.转移
- B.反向
- C.文饰
- D.投射
-
经历过重大自然灾害或交通事故的人会出现内疚感、抑郁、不安和急躁等心理现象,这属于()。
- A.恐慌障碍
- B.创伤后应激症
- C.强迫症
- D.恐惧症
-
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特定时期中最容易获得、形成,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的“好时机”,这一时期被称作()。
- A.发展期
- B.重要期
- C.特殊期
- D.关键期
-
人们通常更喜欢与那些和自己的年龄、性别、社会背景、职业等方面接近的人交往,这是因为()。
- A.互补性
- B.一致性
- C.熟悉性
- D.相似性
-
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方式是()。
- A.直觉思维
- B.聚合思维
- C.抽象思维
- D.发散思维
-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通常是()。
- A.7±2个组块
- B.8±2个组块
- C.9±2个组块
- D.10±2个组块
-
卡特尔认为,受人的生物因素影响、反映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的智力是()。
- A.晶体智力
- B.流体智力
- C.成功智力
- D.特殊智力
-
当一个群体的所有成员都穿着同样的制服时,个体是不容易被识别的。这是因为()。
- A.同一性
- B.一致性
- C.匿名性
- D.互补性
-
篮球爱好者小张头脑中经常呈现迈克尔·乔丹在比赛的最后3秒投中两分球的精彩镜头,这种记忆属于()。
- A.程序性记忆
- B.陈述性记忆
- C.语义记忆
- D.情景记忆
-
有人在突如其来的外在作用下,会产生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 A.心境
- B.激情
- C.应激
- D.热情
-
“性格决定命运”,说明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恨的根源。这种人格特性是()。
- A.稳定性
- B.复杂性
- C.功能性
- D.独特型
-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社会交往需要属于()。
- A.生理与安全的需要
- B.爱与归属的需要
- C.求知与审美的需要
- D.自我实现的需要
-
关于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睡眠中的外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
- B.梦境受到梦者个人当前生活事件的影响
- C.梦都带有预见性
- D.梦境主要与梦者个人有关
-
对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称为()。
- A.时间知觉
- B.运动知觉
- C.社会知觉
- D.空间知觉
-
下列用来解释听觉现象的理论或学说是()。
- A.特质学说
- B.意识分离理论
- C.位置学说
- D.拮抗理论
-
某学生做事比较扎实,四平八稳,自制力也很强。该生的气质类型是()。
- A.粘液质
- B.多血质
- C.胆汁质
- D.抑郁质
-
指出“任何有机体都倾向于重复那些指向积极后果的行为,而不去重复那些指向消极后果的行为”的行为主义学者是()。
- A.巴甫洛夫
- B.华生
- C.班杜拉
- D.斯金纳
-
在催眠状态下被针刺而感觉不到疼痛,这种心理特征是()。
- A.感觉麻痹
- B.感觉扭曲
- C.幻觉
- D.解除抑制
-
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作()。
- A.实验室实验
- B.观察法
- C.自然实验
- D.调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