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7年4月自学考试《心理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 
				
结合实际论述学校教育是怎样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
 - 
				
论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 
				
论述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 
				
简述舒茨提出的三种基本人际需要。
 -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简述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 
				
按照学习内容,将学习划分为哪些类型?
 - 
				
意识有哪些不同的状态?
 - 
				
情景记忆
 - 
				
效度
 - 
				
心理枯竭
 - 
				
测验法
 - 
				
知觉
 -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以“解决自我同一性与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冲突”为人格发展主要任务的年龄阶段是()。
- A.儿童期
 - B.青少年期
 - C.成年期
 - D.老年期
 
 - 
				
小王经常出现无来由的担心,持续感到害怕,但无法指出具体害怕什么。他的心理问题可能是()。
- A.恐惧症
 - B.恐慌陣碍
 - C.强迫症
 - D.广泛性焦虑障碍
 
 - 
				
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
- A.投射
 - B.退行
 - C.文饰
 - D.反向
 
 - 
				
人们往往更容易喜欢那些对社会重大事件的看法与自己一致的人。这种现象体现的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是()。
- A.互补性
 - B.临近性
 - C.熟悉性
 - D.相似性
 
 -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除了动力系统、个性特征系统之外,还包括()。
- A.情绪调节系统
 - B.自我调控系统
 - C.注意定向系统
 - D.动机激活系统
 
 - 
				
依据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将动机分为()。
- A.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
 - B.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 C.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
 - D.交往动机和成就动机
 
 - 
				
有的人情绪丰宫,喜怒哀乐皆形于色;思维灵活,行动敏捷:喜欢与人交往,容易“自来熟”。这种人的气质类型属于()。
- A.胆汁质
 - B.多血质
 - C.粘液质
 - D.抑郁质
 
 - 
				
—个实际年龄为8岁,智力年龄为10岁的儿童,其比率智商是()。
- A.80
 - B.100
 - C.115
 - D.125
 
 - 
				
按照测验内容的呈现方式,可以把智力测验分成()。
- A.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 B.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 C.速度测验和难度测验
 - D.主观测验和客观测验
 
 - 
				
在解决问题时,将各种可能的方法都列出来,再一一尝试,直到找出正确答案。这种问题解决的策略是()。
- A.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 B.爬山法
 - C.算法式
 - D.逆向工作法
 
 -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速度是()。
- A.先快后慢
 - B.先慢后快
 - C.匀速下降
 - D.时快时慢
 
 - 
				
从电话簿中找出昨天打过的那个号码的记忆过程是()。
- A.回忆
 - B.再认
 - C.保持
 - D.编码
 
 - 
				
处理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和方位等信息的知觉是()。
- A.空间知觉
 - B.时间知觉
 - C.运动知觉
 - D.社会知觉
 
 - 
				
下列三幅图,尽管形状不同,但我们都会知觉为门。知觉的这种特性是()。

- A.整体性
 - B.选择性
 - C.理解性
 - D.恒常性
 
 - 
				
与人的警觉性、白日梦等有关的生物节律是()。
- A.年节律
 - B.月节律
 - C.日节律
 - D.90分钟节律
 
 - 
				
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不随意注意
 - B.随意注意
 - C.不随意后注意
 - D.随意后注意
 
 -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
- A.神经细胞
 - B.神经纤维
 - C.神经末梢
 - D.神经突触
 
 - 
				
幼儿园小朋友在做2+3=?时通过数手指得出答案。这种思维是()。
- A.具体形象思维
 - B.直觉动作思维
 - C.辩证逻辑思维
 - D.形式逻辑思维
 
 -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为()。
- A.观察法
 - B.调查法
 - C.实验法
 - D.测验法
 
 -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
- A.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
 - B.詹姆斯出版《心理学原理》
 - C.华生提出“刺激一反应”研究范式
 - D.巴甫洛夫创立条件反射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