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西方法律思想史自考(法律)真题试卷
-
试论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论学说。
-
试论社会法学的一般特点。
-
简述波斯纳对隐私的看法。
-
简述梅因的法律发展论。
-
简述孟德斯鸠关于“政体的性质决定法律的性质和形式”这一观点的内容。
-
简述凯尔森对“效力”和“实效”的区分。
-
法律的内在道德(富勒)
-
消极公民(康德)
-
自然法的认识论要素(马里旦)
-
斯多葛学派
-
萨维尼的著作有()
- A.《古代法》
- B.《占有法》
- C.《中世纪罗马法史》
- D.《论立法和法理学的当代使命》
- E.《论德意志统一民法典的必要性》
-
直接民主制(卢梭)
-
哲理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有()
- A.康德
- B.黑格尔
- C.凯尔森
- D.韦基奥
- E.克饶斯
-
在黑格尔的理论中,行政权包括()
- A.王权
- B.君主权
- C.审判权
- D.赦免权
- E.警察权
-
中世纪世俗法和宗教法两个法律领域并立,其中世俗法律领域可以区分为()
- A.封建法
- B.庄园法
- C.教会法
- D.王室法
- E.罗马法
-
中世纪晚期的神学法律思想家托马斯·阿奎那,把法律划分为()
- A.神法
- B.永恒法
- C.自然法
- D.实在法
- E.人法
-
下列选项中,属于经济分析法学所说的“自愿交换”的是()
- A.侵权行为
- B.合同行为
- C.犯罪行为
- D.垄断行为
-
与科斯一起被称为法律经济学的开山鼻祖的是()
- A.列维
- B.贝克
- C.波斯纳
- D.卡拉布雷西
-
与其他法学派不同,经济分析法学注重的是()
- A.法律对资源配置的效率
- B.法律规则的逻辑分析
- C.抽象的正义
- D.历史经验中的法律
-
马里旦认为,新权利和旧权利之间的矛盾是()
- A.不可平衡的
- B.不可调和的
- C.可以重构的
- D.可以调和的
-
从一个实证主义者演变成一个自然法学者,从而标志着自然法学复兴的法学家是()
- A.拉德布鲁赫
- B.德沃金
- C.萨维尼
- D.霍布斯
-
庞德的社会法学大纲在理论上相当系统,所强调的核心问题是法律的()
- A.道德基础
- B.制裁目的
- C.制定法体系
- D.社会作用与效果
-
霍姆斯在其著作中批判了以下观点,即法律发展的唯一动力在于()
- A.逻辑
- B.历史
- C.社会利益
- D.社会目的
-
梅因认为,法律改进的方法不包括()
- A.立法
- B.衡平
- C.法律拟制
- D.法律移植
-
根据萨维尼的法律发展阶段理论,法典化可行的时代是()
- A.判例汇编阶段
- B.习惯法阶段
- C.学术法阶段
- D.立法阶段
-
埃利希的代表著作是()
- A.《法律的道路》
- B.《为权利斗争》
- C.《法律社会学原理》
- D.《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
-
认为“法律的最低的共同标准”指的是八个基本法律概念的思想家是()
- A.萨尔蒙德
- B.霍菲尔德
- C.格雷
- D.哈特
-
一般认为,历史法学为社会科学的出现开辟了道路,其原因是()
- A.两个学派都很强调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利益
- B.历史法学派认为人可以利用智慧改善法律
- C.历史的方法与社会学的方法存在相通之处
- D.历史法学强调法律背后起作用的社会压力
-
根据边沁的功利主义理论,界定是否为法律上的权利的根据是()
- A.是否符合某种最高理性
- B.是否能够带来经济效益
- C.是否能够减轻痛苦增加快乐
- D.是否由国家法律制度直接规定
-
奥斯丁的“一般法理学”所采取的科学的方法是()
- A.类比的方法
- B.历史的方法
- C.分析的方法
- D.价值论的方法
-
黑格尔认为,法哲学的对象是()
- A.法的条文
- B.法的体系
- C.法的实现
- D.法的理念
-
美国1776年《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是()
- A.潘恩
- B.杰弗逊
- C.麦迪逊
- D.汉密尔顿
-
康德认为,与自然状态相对的是()
- A.社会状态
- B.公法状态
- C.文明状态
- D.私法状态
-
格老秀斯论述其自然法理论的著作是()
- A.《利维坦》
- B.《政府论》
- C.《社会契约论》
- D.《战争与和平法》
-
提出了完整的三权分立理论的古典自然法学家是()
- A.孟德斯鸠
- B.汉密尔顿
- C.卢梭
- D.洛克
-
提出人法是从自然法而来,据此把人法分为万民法和市民法的中世纪思想家是()
- A.布丹
- B.阿奎那
- C.马西利
- D.马基雅维里
-
《圣经》中更多地涉及古希伯来,或古代以色列民族的宗教、历史、文化、政治和法律的部分是()
- A.《旧约》
- B.《新约》
- C.律法书
- D.“摩西十诫”
-
在阿奎那看来,法律的效力取决于其()
- A.功利性
- B.正义性
- C.合理性
- D.强制性
-
按照亚里士多德关于政体的分类观点,下列属于变态政体的是()
- A.君主政体
- B.贵族政体
- C.平民政体
- D.共和政体
-
亚里士多德在国家起源上所持的观点是()
- A.社会契约论
- B.暴力起源论
- C.君权神授论
- D.国家自然起源论
-
柏拉图所追求的“哲学王的统治”,实际上是()
- A.“理性”和“权力”的结合
- B.“智慧”和“权力”的结合
- C.“欲望”和“权力”的结合
- D.“智慧”和“理性”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