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真题及答案解析
- 
				
试论谭嗣同的法律思想。
 - 
				
简述“君为臣纲”在唐律中的表现
 - 
				
简述清末革命派的法律思想特点。
 - 
				
试论秦朝“法治”思想及其得失。
 - 
				
简述周公“慎罚”说的主要内容。
 - 
				
大明法度,众建贤才
 - 
				
《天朝田亩制度》
 - 
				
天人不相预(简述柳宗元的法律思想)。
 - 
				
《春秋》决狱
 - 
				
耶律楚材主张建立封建法制,其具体内容有()
- A.定朝仪,明君臣上下之分
 - B.统一司法,禁止滥杀
 - C.恢复肉刑
 - D.开文治,任用汉族儒臣
 - E.创制明法科
 
 - 
				
王夫之主张法律改革必须从整体着眼,提出的理论是()
- A.同条而共贯
 - B.抱法处势则治
 - C.废天下之法
 - D.保类以卫群生
 - E.相扶而成治
 
 - 
				
定分止争
 - 
				
下列说法中,与子产法律思想相符的是()
- A.宽猛结合
 - B.罪刑相当
 - C.兼爱非攻
 - D.无为而治
 - E.以情断狱
 
 - 
				
下列关于朱熹德、礼、政、刑关系论表述正确的有()
- A.名教出乎自然
 - B.德是礼的依据
 - C.礼是德的保障
 - D.政是统治的工具
 - E.刑是辅助统治的方法
 
 -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赋予民族平等、人民主权以法律效力的宪法性文件是()
- A.《钦定宪法大纲》
 - B.《清帝逊位诏书》
 - C.《上清帝第六书》
 -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有()
- A.地方自治
 - B.神权法
 - C.君主立宪
 - D.宗法礼治
 - E.春秋决狱
 
 - 
				
孙中山指出中华民国的主体是()
- A.总统
 - B.官员
 - C.国民
 - D.议员
 
 - 
				
公开批评荀子“有治人无治法”的晚清维新人士是()
- A.沈家本
 - B.伍廷芳
 - C.梁启超
 - D.康有为
 
 - 
				
晚清法律改革过程中,最先着手修改的是()
- A.《大清新刑律》
 - B.《大清律例》
 - C.《大清现行刑律》
 - D.《大明律例》
 
 - 
				
太平天国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 A.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 B.国家以法制为先
 - C.斩邪留正,除妖安良
 - D.人无私财,逆者议罪
 
 - 
				
按照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理论,应予保留的内容是()
- A.民主共和
 - B.三纲五常
 - C.天赋人权
 - D.三权分立
 
 - 
				
晚清主张“太平之世不立刑”的思想家是()
- A.康有为
 - B.谭嗣同
 - C.张之洞
 - D.沈家本
 
 - 
				
曾对幕僚专擅司法权力提出严厉批评的近代思想家是()
- A.曾国藩
 - B.龚自珍
 - C.刘坤
 - D.谭嗣同
 
 - 
				
提出“人君治天下,法也;害天下,亦法也”的近代思想家是()
- A.李鸿章
 - B.洪秀全
 - C.龚自珍
 - D.魏源
 
 - 
				
为保证民主与平等,黄宗羲提出的制度设想是()
- A.君主立宪
 - B.民主共和
 - C.司法独立
 - D.学校议政
 
 - 
				
柳宗元为反驳陈子昂的复仇主张,专门撰写了()
- A.《复仇议状》
 - B.《复仇议》
 - C.《驳复仇议》
 - D.《谏逐客书》
 
 - 
				
明代丘濬所著《大学衍义补》的指导思想在于()
- A.经世致用
 - B.祸福报应
 - C.严刑重罚
 - D.君主立宪
 
 - 
				
“网罗法意,格之以名分”的注律主张出自晋代的()
- A.张斐
 - B.杜预
 - C.郑玄
 - D.马融
 
 - 
				
依照贾谊“黥劓之罪不及大夫”的说法,大臣犯有大罪,应该()
- A.闻命而自弛
 - B.闻命则北面再拜,跪而自裁
 - C.造请室而请罪
 - D.负荆请罪
 
 - 
				
秦统一中国后,主张分封子弟功臣的著名人物是()
- A.秦始皇
 - B.李斯
 - C.淳于越
 - D.蒙恬
 
 - 
				
下列属于“后期法家”代表人物的是()
- A.李悝
 - B.吴起
 - C.慎到
 - D.李斯
 
 - 
				
商鞅提倡“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体现了法律的()
- A.平等性
 - B.规范性
 - C.超脱性
 - D.灵活性
 
 - 
				
先秦法家主张“以法制行之,如天地之无私也”,体现了法律的()
- A.公正性
 - B.人为性
 - C.自然性
 - D.社会性
 
 - 
				
韩非子说“君无术则蔽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特别强调()
- A.法和术结合
 - B.法和律结合
 - C.法和道结合
 - D.法和刑结合
 
 - 
				
先秦道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 A.法
 - B.阴阳
 - C.道
 - D.功利
 
 -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说法出自()
- A.《论语》
 - B.《庄子》
 - C.《韩非子》
 - D.《商君书》
 
 -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该说法反映出道家主张()
- A.有为
 - B.无为
 - C.法治
 - D.重刑
 
 - 
				
下列曾影响到墨家思想的学术流派是()
- A.道家
 - B.儒家
 - C.兵家
 - D.法家
 
 - 
				
“以天为法,动作有为”的思想主张出自()
- A.《墨子》
 - B.《老子》
 - C.《孟子》
 - D.《庄子》
 
 - 
				
孔子之后,先秦儒家学派最著名的两位代表人物是()
- A.孟子和庄子
 - B.管子和孟子
 - C.孟子和荀子
 - D.管子和荀子
 
 - 
				
先秦时期,“克己复礼为仁”的著名观点出自()
- A.孔子
 - B.孟子
 - C.老子
 - D.颜渊
 
 - 
				
管仲推行的“三选”制度,所突破的宗法原则是()
- A.亲亲
 - B.尊尊
 - C.男女有别
 - D.长长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映的思想本质是主张()
- A.土地王有制
 - B.土地私有制
 - C.废分封,行郡县
 - D.废井田,开阡陌
 
 - 
				
“立嫡以长不以贤”的思想本质是主张()
- A.分封制
 - B.郡县制
 - C.嫡长继承制
 - D.立宪制
 
 - 
				
《左传》言“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其思想本质是主张()
- A.君权神授
 - B.依法治国
 - C.中央集权
 - D.皇权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