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真题及答案解析
-
简述王夫之“趋时更新”的变法思想。
-
试论述孔子的德治理论。
-
试论清末的修律活动。
-
《劝学篇》
-
简述东汉王充对于“天刑”论的批判。
-
简述商鞅关于法律起源的“三世说”。
-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
理大罪,赦小过
-
神权法思想
-
令顺民心
-
下列属于黄宗羲法律思想的表述有( )
- A.天下为主,君为客
- B.有治人而后有治法
- C.学校议政
- D.民主议政,广开言路
- E.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
儒家“三纲五常”论中的“三纲”是指( )
- A.父为子纲
- B.夫为妻纲
- C.子承父业
- D.君为臣纲
- E.兄终弟及
-
下列能够反映晋朝律学家杜预法律思想的表述有( )
- A.纳礼入律,礼法合一
- B.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
- C.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
- D.法出一门
- E.审名分者,必忍小理
-
下列符合先秦道家思想特征的表述有( )
- A.道法自然
- B.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 C.任法而治
- D.尚贤尚同
- E.无为而治
-
下列能够反映慎到“事断于法”思想的表述有( )
- A.有道之国,法立则私议不行
- B.事断于法,国之大道也
- C.法虽不善,犹愈于无法
- D.法制礼籍所以立私义也
- E.有法度者不可巧以诈伪
-
“中华民国”一词的发明者和解释者是( )
- A.孙中山
- B.袁世凯
- C.章太炎
- D.邹容
-
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
- A.民族主义
- B.民生主义
- C.民权主义
- D.民意主义
-
辛亥革命前,民族主义的基本任务是( )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B.耕者有其田
- C.反对帝制,建立民国
- D.节制资本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一秉于礼”,该法律思想出自( )
- A.李鸿章
- B.曾国藩
- C.张之洞
- D.刘坤一
-
下列与张之洞采用西法的具体主张相悖的是( )
- A.编纂矿律
- B.编纂商律
- C.编纂交涉刑律
- D.三权分立
-
清末提出“法治主义为今日救时的唯一主义”的思想家是( )
- A.黄宗羲
- B.沈家本
- C.梁启超
- D.谭嗣同
-
明代主张“法制无常,近民为要,古今异势,便俗为宜”的政治家是( )
- A.明神宗
- B.张居正
- C.高拱
- D.欧阳修
-
黄宗羲主张恢复的明代内阁制,类似于近代的( )
- A.总统负责制
- B.责任内阁制
- C.共和君主制
- D.君主立宪制
-
宋代范仲淹说“天下无道,圣人革之”,反映出他主张( )
- A.革故鼎新
- B.严刑峻法
- C.天刑
- D.因循守旧
-
批评佛道追求“清静寂灭”、抛弃伦理纲常的唐代思想家是( )
- A.韩愈
- B.魏征
- C.韩干
- D.姚崇
-
“今之法家惑于祸福报应之说,多喜出人罪以求福报”,反映出朱熹( )
- A.赞成祸福报应说
- B.赞成罪疑惟轻
- C.反对祸福报应说
- D.反对罪疑惟轻
-
提出“无为之治,德之上也”,主张清静无为的唐初政治家是( )
- A.魏征
- B.李世民
- C.李渊
- D.杜如晦
-
晋代刘颂提出,法律令“正文、名例所不及,皆勿论”,其精神类似现代刑法中的( )
- A.罪刑法定主义
- B.犯罪构成理论
- C.故意过失之别
- D.类推拟罪
-
魏晋玄学思想家中,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是( )
- A.何晏
- B.王弼
- C.郭象
- D.阮籍
-
下列鲜明体现隋文帝杨坚“以轻代重”立法原则的法律文本是( )
- A.《九章律》
- B.《开皇律》
- C.《武德律》
- D.《永徽律》
-
东汉律学家众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
- A.郑玄
- B.叔孙宣
- C.马融
- D.郭令卿
-
西汉末年“谶纬”盛行,其思想源头可追溯至董仲舒的( )
- A.天人感应理论
- B.天下一统理论
- C.君临天下理论
- D.三纲五常理论
-
秦朝所施行的“事皆决于法”,体现了( )
- A.儒家的人治主义
- B.墨家的天志主义
- C.法家的法治主义
- D.道家的自然主义
-
汉初主张“治道贵清净而民自定”,其思想本质上属于( )
- A.法家思想
- B.儒家思想
- C.黄老思想
- D.兵家思想
-
被称为“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的先秦思想家是( )
- A.庄子
- B.孟子
- C.韩非
- D.商鞅
-
先秦法家最初形成于( )
- A.春秋前期
- B.春秋晚期
- C.战国中期
- D.战国晚期
-
“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的说法出自( )
- A.《庄子》
- B.《商君书》
- C.《论语》
- D.《墨子》
-
先秦时期,积极主张“摩项放踵利天下”的思想流派是( )
- A.道家
- B.杨朱
- C.墨家
- D.阴阳家
-
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 A.老子
- B.墨子
- C.庄子
- D.申不害
-
荀子思想体系中的霸道思想源自( )
- A.道家
- B.法家
- C.墨家
- D.阴阳家
-
先秦明确反对子产“铸刑书”的儒家代表人物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苟予
- D.子思
-
在法家兴起前,与儒家对峙的最大学派是( )
- A.墨家
- B.道家
- C.阴阳家
- D.名家
-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著名观点出自( )
- A.管子
- B.老子
- C.孔子
- D.墨子
-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说法出自( )
- A.《礼记》
- B.《韩非子》
- C.《孔丛子》
- D.《孟子》
-
下列符合西周礼治原则的表述是( )
- A.放弑其君
- B.家有二尊
- C.国无二君
- D.男女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