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真题及答案解析
-
试论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
-
试述先秦法家及其法律思想。
-
简述近代律学的特点。
-
简述孔子关于刑罚的基本观点。
-
天下为主,均为客
-
简述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
-
戊戌变法
-
无为而治
-
《大学衍义补》
-
下列人物中,曾明确主张限制赎刑的是( )
- A.朱熹
- B.李世明
- C.丘濬
- D.白居易
- E.贾谊
-
下列人物中, 曾联名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摺》的是( )
- A.曾国藩
- B.李鸿章
- C.张之洞
- D.刘坤一
- E.袁世凯
-
有治人,无治法
-
下列能够反映《庄子》政治法律思想的表述有( )
- A.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 B.兼有爱,交相利
- C.有情有信,无为无形
- D.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 E.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
汉文帝“约法省刑”的具体措施包括( )
- A.废除连坐收孥法
- B.恢复肉刑
- C.废除肉刑
- D.族诛连坐
- E.废除诽谤妖言法
-
辛亥革命前后, 章太炎在原有 “四权”基础上增加了 ( )
- A.纠察权
- B.教育权
- C.司法权
- D.行政权
-
近代认为“佛教最重平等”的革命派思想家是( )
- A.康有为
- B.章太炎
- C.梁启超
- D.孙中山
-
与儒、道、法诸家相比,墨家的特点在于( )
- A.有坚定的政治信仰
- B.富有牺牲精神
- C.有严格的纪律
- D.以自苦为极
- E.主张道法自然
-
《建国方略》的作者是( )
- A.孙中山
- B.毛泽东
- C.汪精卫
- D.章太炎
-
孙中山指出中华民国的主体是( )
- A.总统
- B.官员
- C.国民
- D.议员
-
龚自珍认为,国家、刑法、礼乐等制度皆起源于( )
- A.兵
- B.农
- C.士
- D.工
-
清末修律的指导方针是( )
- A.中外通行
- B.模范列强
- C.会通古今
- D.托古改制
-
提出“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的近代思想家是( )
- A.康有为
- B.梁启超
- C.张之洞
- D.曾国藩
-
王夫之认为,立法的宗旨在于( )
- A.保类、卫群
- B.保种、保教
- C.保家、卫国
- D.保权、保利
-
下列符合黄宗羲“法治”论的经典概括是( )
- A.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 B.有治人然后有治法
- C.无治法而独有治人
- D.无治人亦无有治法
-
明代张居正主张“法在必行,奸无所赦” ,下列与该宗旨最为相和的表述是( )
- A.总揽朝纲,独运威福
- B.改革官制,革故鼎新
- C.有司议罪,惟当守法
- D.法所当加,亲故不宥
-
宋代反对设置明法科的思想家是( )
- A.司马光
- B.司马炎
- C.王安石
- D.宋神宗
-
“德、礼、政、刑四政,王道之治具也”,这种说法出自明代的( )
- A.张居正
- B.丘濬
- C.王夫之
- D.顾炎武
-
唐代提出统治者应该 “以礼自修,以法自理”的思想家是( )
- A.李世明
- B.李渊
- C.白居易
- D.陈子昂
-
以儒家道统的继承人自居,“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的唐代著名思想家是( )
- A.韩干
- B.刘禹锡
- C.韩愈
- D.柳宗元
-
自汉以来, 将封建法律纳入儒家正统思想轨道的一个重要步骤是( )
- A.严刑重罚
- B.任法而治
- C.经义注律
- D.无为而治
-
魏晋时期,主张“名教出于自然”的玄学思想家是( )
- A.杜预
- B.张斐
- C.王弼
- D.拓跋宏
-
最早创立“存留养亲”制度的皇帝是( )
- A.北魏孝武帝
- B.魏文帝
- C.北魏孝文帝
- D.魏武王
-
曾经对慎到法律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 )
- A.墨家思想
- B.杨朱学术
- C.黄老之术
- D.孔孟之学
-
在秦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过程中,将法家理论付诸实践的是( )
- A.商鞅
- B.李斯
- C.甘龙
- D.秦孝公
-
商鞅强调“权者,君之所独制也”,其思想本质是主张 ( )
- A.君主立宪
- B.君主共和
- C.君主专制
- D.君权神授
-
《老子》哲学中,被视为宇宙主体的是( )
- A.德
- B.道
- C.法
- D.名
-
战国中期明显受到道家影响的齐国思想流派是( )
- A.杨朱学派
- B.墨家学派
- C.黄老学派
- D.阴阳学派
-
被《汉书·艺文志》称为“君人南面之术”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
- A.墨家
- B.儒家
- C.兵家
- D.道家
-
“人无长幼、贵贱,皆天之臣也” ,这种说法出自( )
- A.儒家
- B.道家
- C.法家
- D.墨家
-
孟子认为暴君、昏君可以放逐,甚至诛杀,下列对此概括正确的是( )
- A.唯仁者宜在高位
- B.圣君治民之产
- C.克己复礼为仁
- D.暴君放伐
-
孔子儒家思想体系的目的,可简单归结为( )
- A.复利
- B.兴礼
- C.废礼
- D.复礼
-
荀子主张“隆礼而亡”,其人性论根据在于( )
- A.性善
- B.性恶
- C.无为
- D.不可知
-
《礼记》云“公族无宫刑”,与此思想一致的表述是( )
- A.刑不上大夫
-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C.礼不下庶人
- D.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下列与“挟天子以令诸侯”思想较为一致的表述是( )
- A.礼不下庶人
- B.刑不上大夫
- C.作内政而寄军令
- D.尊王攘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