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真题及答案解析
-
试论述孟子“省刑罚”的法律思想
-
试论述西周礼治的基本特征。
-
简述魏源的法律思想。
-
简述子产铸刑书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意义。
-
《大清现行刑律》
-
简述朱熹法律思想之要点。
-
《江楚会奏变法三摺》
-
三纲
-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
天志
-
兴中会的革命纲领包括( )
- A.天下为公
- B.驱除鞑虏
- C.平均地权
- D.恢复中华
- E.创立合众政府
-
清末礼法之争中,属于法理派的代表人物有( )
- A.沈家本
- B.杨度
- C.张之洞
- D.劳乃宣
- E.戴鸿慈
-
下列属于西晋刘颂“重法”主张的内容有( )
- A.复肉刑
- B.纲举网疏
- C.法令画一,执法必严
- D.理直刑正
- E.以律断罪
-
下列能够体现汉初 “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内容有( )
- A.轻徭薄赋
- B.平狱缓刑
- C.横征暴敛
- D.专任刑罚
- E.扫除烦苛
-
孙中山将“三民主义”一贯之精神概括为( )
- A.仁恕、中庸、平等
- B.民有、民治、民享
- C.中庸、自由、博爱
- D.自由、平等、博爱
-
孙中山的“五权宪法”中,从西方“三权分立”的行政权中分割出来的是( )
- A.监察权
- B.考试权
- C.司法权
- D.立法权
-
下列关于墨家“刑赏论”表述正确的有( )
- A.刑赏要及时、准确
- B.刑赏应与舆论、道德一致
- C.刑赏要公正无私
- D.应该无为而治
- E.不杀无辜,不失有罪
-
梁启超早期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后期转而强调实行( )
- A.君主独裁
- B.民主立宪
- C.开明专制
- D.民主共和
-
晚清公开主张“废军统,倡民主”的维新志士是( )
- A.谭嗣同
- B.康有为
- C.梁启超
- D.张之洞
-
被康有为称为“托古改制”的先秦儒家人物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朱子
-
“法律本原实与经术相表里”的法律主张出自( )
- A.曾国藩
- B.张之洞
- C.王夫之
- D.沈家本
-
《大同书》的作者是( )
- A.曾国藩
- B.张之洞
- C.谭嗣同
- D.严复
-
近代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思想家是( )
- A.魏源
- B.龚自珍
- C.倭仁
- D.林则徐
-
太平天国后期的政治经济纲领是( )
- A.《资政新篇》
- B.《天朝田亩制度》
- C.《大同书》
- D.《资治通鉴》
-
宋代王安石批评当时“无法度”,其理由在于( )
- A.多不合乎先王之政
- B.多合先王之政
- C.繁如秋荼,密于凝脂
- D.政通人和,百废待兴
-
金世宗主张“予夺之权,当出于朕”,表明“八议”的最高决定权在于( )
- A.卿相
- B.百官
- C.皇帝
- D.丞相
-
在王夫之看来,立法必须体现( )
- A.一己之私
- B.天下之公
- C.一家之公
- D.一姓之私
-
明代丘濬主张国家法律制度应体现“天意” ,其思想最远可追溯至( )
- A.董仲舒的“天谴”说
- B.韩愈的“天刑”说
- C.柳宗元的“天刑”说
- D.刘禹锡的“天论”
-
下列与王安石“三不足”变法理论表述相悖的是( )
- A.天变不足畏
- B.祖宗不足法
- C.祖宗尽可法
- D.人言不足恤
-
对中国古代法律影响深远的理学发萌于( )
- A.魏晋
- B.唐代前期
- C.五代
- D.唐中后期
-
唐代具有崇儒尚法、援法附儒倾向的著名思想家是( )
- A.韩愈
- B.柳宗元
- C.宋景
- D.白居易
-
提出刑、礼、道“循环表里,迭相为用”的唐代思想家是 ( )
- A.白居易
- B.李世明
- C.杜如晦
- D.房玄龄
-
唐律规定“子孙违犯教令”应处刑罚,所反映的封建纲常是( )
- A.夫为妻纲
- B.君为臣纲C. 父为子纲
- C.三从四德
-
魏晋时期,明确提出“无君论”的思想家是( )
- A.拓跋宏
- B.嵇康
- C.鲍敬言
- D.王弼
-
唐初李渊颁布《武德律》 ,所贯彻的立法原则是( )
- A.务在宽简,取便于时
- B.赏以春夏,刑以秋冬
- C.务在严刻,与民更始
- D.天命天罚,德主刑辅
-
“黥劓之罪不及大夫”的说法出自( )
- A.陆贾
- B.贾谊
- C.刘向
- D.桑弘羊
-
秦始皇所利用的“五德始终说”出自( )
- A.法家
- B.儒家
- C.道家
- D.阴阳五行家
-
曾经对慎到的“势治”说提出批评的先秦思想家是( )
- A.孔子
- B.李斯
- C.商鞅
- D.韩非
-
“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思想属于( )
- A.墨家
- B.阴阳家
- C.法家
- D.道家
-
下列与道家无为思想相符的说法是( )
- A.决胜明智,民利百倍
- B.天命无常,惟德是辅
- C.法令滋彰,盗贼无有
- D.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
先秦墨家学派的思想主张,可以概括为( )
- A.无为
- B.自然
- C.私利
- D.兼爱
-
下列说法中,与荀子“隆礼重法”主张相符的是( )
- A.治之经,礼与刑
- B.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
- C.学而优则仕
- D.有治人,无治法
-
下列人物中,可被视为“齐国法家宗师”的是( )
- A.韩非子
- B.管仲
- C.李斯
- D.子产
-
先秦时期,“以德配天”说的最早提出者是( )
- A.周公
- B.商纣王
- C.周武王
- D.夏桀
-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说法出自( )
- A.《礼记》
- B.《左传》
- C.《论语》
- D.《尚书·洛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