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1年7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试从宪法思想的角度,论述章太炎所设计的 “中华民国 ”方案特点。

  2. 试论秦朝 “法治 ”思想及其得失。

  3. 简述孙中山的权能分治学说。

  4. 简述晋代律学的特点。

  5. 三民主义

  6. 简述商鞅关于法律起源的 “三世说 ”。

  7. “明分使群 ”

  8. “天下为主君为客 ”

  9. 理学

  10. “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

  11. 孙中山新民生主义的主要原则是( )

    • A.平均地权
    • B.耕者有其田
    • C.主权在民
    • D.节制资本
    • E.扶倾济弱
  12. 下列先秦法家人物中属于“后期法家 ”的是( )

    • A.韩非
    • B.李斯
    • C.申不害
    • D.慎到
    • E.吴起
  13. 唐律中体现 ”的“父为子纲 代表性条款有( )

    • A.子孙违犯教令
    • B.子孙别籍、异财
    • C.七出
    • D.谋大逆
    • E.大不敬
  14. 集中反映耶律楚材法律思想的作品有( )

    • A.《陈时务十策》
    • B.《大札撒》
    • C.《便宜十八事》
    • D.《湛然居士集》
    • E.《西游录》
  15. 章太炎 “限袭产之数 ”主张的实质是限制( )

    • A.人身权
    • B.继承权
    • C.契约权
    • D.房产权
  16. 下列能够体现 “神权法 ”思想的说法有( )

    • A.用天之罚
    • B.天用剿绝其命
    • C.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 D.有夏服天命
    • E.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17. 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 A.同盟会
    • B.兴中会
    • C.光复会
    • D.强学会
  18. 沈家本认为新旧法学的共同核心是( )

    • A.平等
    • B.情理
    • C.仁恕
    • D.人权
  19. 《大同书》的作者是( )

    • A.章太炎
    • B.梁启超
    • C.谭嗣同
    • D.康有为
  20. 近代提出“法律本原实与经术相表里 ”的著名人物是( )

    • A.沈家本
    • B.李鸿章
    • C.张之洞
    • D.曾国藩
  21. 按照梁启超的社会演进观念,“多君为政 ”的下一步是( )

    • A.民为政
    • B.一君为政
    • C.共和民主
    • D.君主立宪
  22. 洋务运动的口号除了 “自强 ”以外,还有( )

    • A.民主
    • B.立宪
    • C.法治
    • D.求富
  23. “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 ”反映了洪秀全的( )

    • A.君主专制思想
    • B.君主共和思想
    • C.立宪民主思想
    • D.君臣共主思想
  24. 龚自珍认为,国家、刑罚、礼乐起源于( )

    • A.商
    • B.工
    • C.农
    • D.兵
  25. 王夫之所谓 “封建 ”制的本质是( )

    • A.郡县制
    • B.分封制
    • C.分省制
    • D.藩属制
  26. 黄宗羲提出 “一家之法 ”中的 “家”,主要是指( )

    • A.家庭
    • B.官员
    • C.个人
    • D.皇帝
  27. 《大学衍义补》的作者是( )

    • A.朱熹
    • B.王安石
    • C.丘濬
    • D.真德秀
  28. 宋代主张恢复 “明法科 ”考试的思想家是( )

    • A.范仲淹
    • B.王安石
    • C.欧阳修
    • D.司马光
  29. 唐代集中批判 “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 ”观点的作品是( )

    • A.《春秋繁露》
    • B.《时令论》
    • C.《礼记》
    • D.《断刑论》
  30. 下列法律制度中,由北魏孝文帝创立并沿用至清朝的是( )

    • A.八议
    • B.肉刑
    • C.十恶
    • D.存留养亲
  31. 主持制订《开皇律》的皇帝是( )

    • A.隋炀帝
    • B.隋文帝
    • C.唐高祖
    • D.唐太宗
  32. 晋代明确提出 “以礼率律 ”的思想家是( )

    • A.张斐
    • B.杜预
    • C.刘颂
    • D.拓跋宏
  33. 早期黄老之学具有的明显特征是( )

    • A.专任法治
    • B.道法自然
    • C.以德治国
    • D.道法结合
  34. “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法律命题的思想本质是( )

    • A.以法治国
    • B.德主刑辅
    • C.以礼治国
    • D.政教合一
  35. 与“有道之国,法立则私议不行 ”主旨较为接近的说法是( )

    • A.公私之分明,则小人不嫉贤,而不肖者不妒功
    • B.先王不恃其强,而恃其势
    • C.权者,君之所独制也
    • D.所谓一刑者,刑无等级
  36. “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 ”的法治主张出自( )

    • A.商鞅
    • B.庄子
    • C.墨子
    • D.孔子
  37. 老子认为,天下混乱、人民难治的原因,在于统治者追求( )

    • A.无为
    • B.有为
    • C.清净
    • D.自然
  38. 下列墨家思想命题中,带有自然法色彩的是( )

    • A.尚贤
    • B.尚同
    • C.以天为法
    • D.相爱相利
  39. “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 ”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

    • A.墨家
    • B.儒家
    • C.道家
    • D.兵家
  40. 先秦时期,提出 “治之经,礼与刑 ”法律命题的思想家是( )

    • A.孟子
    • B.荀子
    • C.商鞅
    • D.韩非
  41. 最早提出 “仁政 ”学说的先秦思想家是( )

    • A.孔子
    • B.管仲
    • C.邓析
    • D.孟子
  42. 春秋时期主张以法统政、礼法并用的思想家是 ( )

    • A.齐桓公
    • B.吴起
    • C.管仲
    • D.申不害
  43. 西周时期,礼的作用是 ( )

    • A.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 B.长长,男女有别
    • C.亲亲,尊尊
    •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44. 周公主张 “奸宄杀人,历人宥 ”中的 “历人 ”是指 ( )

    • A.有过刑罚经历的人
    • B.历史上的人
    • C.无关的过路人
    • D.年老无依的人
  45. 西周关于 “天命”转移的学说是 ( )

    • A.以德配天
    • B.王权神授
    • C.岁时祭天
    • D.恭行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