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真题及答案解析
-
试评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立法指导思想。
-
简述章太炎“抑强辅微”的刑法主张。
-
试评述先秦儒法两家思想的对立与得失。
-
简述范仲淹“君臣共理天下”的法律思想。
-
简述孔子的礼治论思想。
-
《资政新篇》
-
《春秋》决狱
-
“以礼率律”
-
“立天子以为天下”
-
“无为而治”
-
下列能够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派法律思想民主性的有()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B.学习西方的分权学说和法治原则
- C.宣传和提倡“自由、平等、博爱
- D.要求收回治外法权
- E.建立保障人民主权和民主自由的新法制
-
反映黄宗羲法律思想的文章主要有()
- A.《原君》
- B.《原法》
- C.《原臣》
- D.《原道》
- E.《宋论》
-
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因素包括()
- A.儒家思想
- B.阴阳五行家思想
- C.法家思想
- D.天命神权思想
- E.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
下列属于先秦宗法等级制的内容或产物的有()
- A.嫡长继承制
- B.王位世袭制
- C.世卿世禄制
- D.九品中正制
- E.君主立宪制
-
西汉初年,为恢复社会秩序,鼓励生产,采取的措施有()
- A.“以有功劳行田宅”
- B.“复从军吏卒”
- C.招抚流亡
- D.解放奴婢
- E.存留养亲
-
孙中山“五权宪法”的精华是()
- A.间接民权
- B.民生主义
- C.直接民权
- D.民族独立
-
戊戌变法时期,将“变法”视作“天下之公理”的思想家是()
- A.梁启超
- B.康有为
- C.谭嗣同
- D.严复
-
沈家本确定清末修律的基本原则是()
- A.罪刑法定
- B.参考古今,博稽中外
- C.冲决封建网罗
- D.收回领事裁判权
-
曾国藩总结子产、诸葛亮等人的治国经验,提出的法律主张是()
- A.一秉于礼
- B.严刑以致义安
- C.国家以法制为先
- D.礼让为国
-
“治法在人”法律主张的提出者是()
- A.王安石
- B.王夫之
- C.张居正
- D.魏源
-
洪仁玕“凡一切制度考文,无不革故鼎新”的主张出自()
- A.《英杰归真》
- B.《立法制喧谕》
- C.《诛妖檄文》
- D.《原道觉世训》
-
明清之际,提出“严以治吏”、“宽以养民”的启蒙思想家是()
- A.黄宗羲
- B.张居正
- C.顾炎武
- D.王夫之
-
朱熹在法律上主张刑罚应该()
- A.以宽为本
- B.以严为本
- C.大肆赦宥
- D.以私去公
-
唐代思想家柳宗元认为法律起源于()
- A.礼
- B.乐
- C.兵
- D.势
-
集中体现隋文帝杨坚“以轻代重”立法思想的法律文本是()
- A.《永徽律》
- B.《泰始律》
- C.《开皇律》
- D.《九章律》
-
“存留养亲”制度主要体现的是()
- A.儒家孝养承祀思想
- B.墨家兼爱非攻思想
- C.道家清静无为思想
- D.法家严刑重罚思想
-
中国古代的律学原从属于()
- A.医宗
- B.律宗
- C.法学
- D.儒学
-
与晋代刘颂“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主张较为接近的是()
- A.援引比附
- B.罪刑法定
- C.引经决狱
- D.德主刑辅
-
下列与“刑不上大夫”说法最为接近的是()
- A.“廉耻节礼以治君子”
- B.“治国以礼义为先”
- C.“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
- D.“振举纪纲,一遵正法”
-
西汉初期治国的主导思想是()
- A.儒家学说
- B.黄老学说
- C.墨家学说
- D.法家学说
-
下列说法中,与王充“寒温非政治所为”观点针锋相对的是()
- A.德主刑辅
- B.以人为本
- C.天命天罚
- D.无为而治
-
汉代将谶纬神学与儒家经典结合起来的著作是()
- A.《新书》
- B.《论衡》
- C.《新序》
- D.《白虎通义》
-
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
- A.商鞅
- B.李斯
- C.韩非
- D.申不害
-
商鞅的“变法论”可以归结为()
- A.“法者,国之权衡”
- B.“不法古,不修今”
- C.“抱法处势则治”
- D.“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
-
下列思想家中,把“道”视为天地万物的本源和主宰的是()
- A.孔子
- B.孟子
- C.庄子
- D.孙子
-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性法规的作者是()
- A.李悝
- B.子产
- C.邓析
- D.商鞅
-
先秦法家兴起以前,同儒家相对峙的最大学派是()
- A.名家
- B.道家
- C.法家
- D.墨家
-
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人性论根据是()
- A.性善论
- B.性恶论
- C.双性论
- D.无性论
-
认为礼是“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的先秦思想家是()
- A.子产
- B.叔向
- C.慎到
- D.商鞅
-
孔子“无讼”的法律思想,不仅将断狱作为制裁手段,还将之当成()
- A.刑罚手段
- B.禁制手段
- C.教育手段
- D.惩罚手段
-
晋代杜预所言“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的先秦人物是()
- A.邓析
- B.公孙侨
- C.申不害
- D.管仲
-
周公提出“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的观点,表明他主张()
- A.族诛连坐
- B.罪上一身
- C.尊尊亲亲
- D.以德配天
-
管仲“国之四维”的思想本质在于强调礼义的()
- A.教化作用
- B.宗教作用
- C.社交作用
- D.强制作用
-
“恭行天罚”的思想本质是()
- A.神权法
- B.自然法
- C.制定法
- D.习惯法
-
商朝的刑法总称是()
- A.禹刑
- B.吕刑
- C.汤刑
- D.五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