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自考票据法真题及答案解析
-
甲公司签发了一张转账支票,金额未填写,但在旁边注明限额7万元。乙为该支票的收款人。乙又是丙的债务人,乙欠丙10万元。丙向乙要钱,乙便将这张支票转让给丙。丙将金额补记为10万元,到银行提示付款。
甲公司的开户银行以甲公司账户存款不足无法支付为由退票。丙找乙,要求乙还钱。乙称交付那张支票就是履行了债务,不能转账的责任应由甲公司承担。丙向甲公司主张追索权,要求甲公司承担票据责任10万元,甲公司称票据被恶意补记金额,拒绝付款。
问:
(1)银行拒付是否合法?
(2)甲公司签发的金额空白的支票是否有效?其后果是什么?
(3)甲公司的抗辩是否成立?
-
甲公司2012年7月3日向A银行当地营业机构B申请签发了银行汇票。7月30日将汇票交给收款人乙。乙在8月2日将汇票背书转让给债权人丙。8月3日是星期五。丙的工作人员8月6日将汇票交给A银行在本地分支机构C,请其付款,被拒绝受理。
问:
(1)2012年8月6日时,此银行汇票是否有效?
(2)C拒绝受理是否合法?
(3)丙被C拒绝后能否向甲和乙追索?
(4)丙能否要求B付款?
-
甲公司为支付加工费,向乙公司签发支票一张。乙公司将支票背书转让给丙公司清偿债务。丙公司提示付款时因支票出票人印鉴与预留银行印鉴不符遭退票。丙公司以票据关系提起诉讼,请求判令甲、乙公司支付支票金额,两被告承担连带责任。
问:
(1)该支票是否有效?
(2)甲公司是否应当承担票据责任?
(3)乙公司是否应当承担票据责任?
(4)此案如何判决?
-
支票保付与汇票承兑有何区别?
-
试述票据代理的成立要件。
-
票据的善意取得有哪些要件?
-
出票人记载“不得转让”与背书人记载“不得转让”有何区别?
-
汇票有哪些独有的特征?
-
对票据付款理解正确的是( )
- A.我国票据法只认可全部付款
- B.付款的履行以持票人提示为前提
- C.付款是消灭票据关系的行为
- D.付款人对持票人的资格有审查义务
- E.付款行为完成后付款人有收回票据的权利
-
根据我国有关规定,不可以挂失止付的票据有( )
- A.未记载付款人的票据
- B.无法确定付款人的票据
- C.未填明代理付款人的银行汇票
- D.银行本票
- E.未承兑的商业汇票
-
属于票据可更改事项的是( )
- A.到期日
- B.收款人
- C.付款人
- D.付款地
- E.被背书人
-
我国票据法规定的票据行为有( )
- A.保证
- B.涂销
- C.提示
- D.背书
- E.保付
-
属于票据权利保全的行为有( )
- A.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B.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 C.在法定期间提示付款
- D.在法定期间提示承兑
- E.出示拒绝证明
-
现有一张2012年8月1日出票,付款日期为出票后4个月的汇票。该张汇票提示付款期截止于( )
- A.2012年12月1日
- B.2012年12月10日
- C.2012年12月31日
- D.2014年12月1日
-
出票时间为2012年9月10日的本票,其提示见票期为( )
- A.2012年9月20日之前
- B.2012年10月10日之前
- C.2012年11月10日之前
- D.2014年9月10日之前
-
依照我国《票据法》,票据保证人未记载被保证人的,未承兑的汇票的被保证人是( )
- A.全体背书人
- B.出票人
- C.持票人
- D.付款人
-
出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持票人向付款人提示承兑的期限是( )
- A.汇票到期日前
- B.出票日起10日内
- C.出票后1个月内
- D.出票后3日内
-
我国票据法不允许( )
- A.附条件承兑
- B.提示期过后承兑
- C.自由承兑
- D.二人以上共同承兑
-
符合票据法规定的承兑方式是( )
- A.付款人在粘单上记载承兑并签章
- B.付款人在票据正面记载承兑并签章
- C.付款人与持票人签订承兑协议
- D.付款人在票据背面记载承兑并签章
-
一汇票载明见票后3个月付款,如果持票人未在规定期间内提示承兑( )
- A.持票人丧失追索权
- B.持票人可以在出票日起3个月内提示付款,否则票据关系消灭
- C.付款人不得付款,否则不能向出票人请求偿还
- D.持票人权利不受影响,在提示付款被拒绝后,可以行使追索权
-
对承兑理解正确的是( )
- A.承兑是承兑人对出票人的承诺
- B.承兑后付款人才是汇票债务人
- C.承兑减轻了其他票据债务人的责任
- D.承兑是非要式行为
-
汇票出票人因受让票据而成为持票人时( )
- A.票据权利义务关系消灭
- B.对前手无追索权
- C.不得再背书转让汇票
- D.对前手享有民法上的债权
-
背书时未记载背书日期的,视为( )
- A.背书无效
- B.期后背书
- C.到期日之前背书
- D.空白背书
-
甲背书转让金额为40万元的汇票,记载乙、丙各得20万元。其后果为( )
- A.背书无效,票据作废
- B.背书有效,乙、丙各得20万元票据权利
- C.背书无效,票据权利未转让
- D.背书有效,乙、丙共同拥有40万元票据权利
-
银行汇票签发时,申请人( )
- A.应将全部款项交付银行
- B.应交付票面金额一定比例的保证金
- C.作为付款人记载在票据上
- D.作为出票申请人在票据上签章
-
票据利益偿还请求权的义务人是( )
- A.票据上所有债务人
- B.出票申请人
- C.出票人
- D.持票人的直接前手
-
属于汇票出票相对必要记载事项的是( )
- A.出票日期
- B.收款人名称
- C.付款人名称
- D.出票地
-
商业汇票出票日为2012年7月4日,到期日为3个月后。该汇票权利消灭时效期限是( )
- A.2012年10月4日
- B.2012年10月14日
- C.2014年7月4日
- D.2014年10月4日
-
一银行本票出票时间是2011年6月30日。该本票权利消灭时效期限是( )
- A.2011年7月30日
- B.2011年8月30日
- C.2011年12月30日
- D.2013年6月30日
-
甲是一商业承兑汇票的出票人,票据经过收款人乙转让给丙,丙又转让给丁。票据背书连续,记载无瑕疵。丁与丙之交易产生纠纷,丙向甲通报。在丁向甲提示付款时被甲拒绝。理由是丁取得票据没有合理的代价。甲的拒付( )
- A.属于对人的抗辩,有效
- B.不是合法抗辩
- C.属于对物的抗辩,有效
- D.属于同时履行抗辩
-
在我国,票据丧失后救济途径包括( )
- A.挂失止付、公示催告、提起诉讼
- B.公示催告、申请支付令、提起诉讼
- C.挂失止付、公示催告、仲裁
- D.挂失止付、仲裁、提起诉讼
-
甲为帮乙清偿债务,以自己的名义签发商业承兑汇票给丙。票据到期,甲以与丙之间不存在真实的交易关系为由主张票据无效。对此,正确的观点是( )
- A.票据有效,但甲可以以无对价对丙抗辩
- B.票据有效,甲应当向丙承担票据责任
- C.甲的票据无效主张符合我国票据法规定,应当支持
- D.甲的出票构成票据代理,应由乙承担票据责任
-
票据涂销的后果是( )
- A.被涂销人免除票据责任
- B.票据无效
- C.票据被更改
- D.票据被变造
-
甲杜撰某公司名称,以该公司名义承兑商业汇票。甲的行为构成票据法上的( )
- A.伪造印章
- B.变造票据
- C.伪造票据
- D.恶意欺诈
-
票据粘单使用须符合的要求是( )
- A.粘单上第一记载人应在粘接处签章
- B.粘单只能用于粘贴票据的附随凭证
- C.粘单应作成票据誊本
- D.粘单没有统一格式
-
我国票据法对空白票据采取的立场是( )
- A.允许签发有限空白商业承兑汇票
- B.允许签发有限空白本票
- C.允许签发有限空白银行承兑汇票
- D.允许签发有限空白支票
-
根据我国《票据法》,关于自然人的票据能力,说法正确的是( )
- A.自然人不享有票据能力
- B.每个自然人有平等的票据能力
- C.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有票据能力
- D.商自然人才具有票据能力
-
票据行为的独立性是指( )
- A.每份票据只能有一个票据行为
- B.每个票据当事人独立在票据上签章
- C.同一票据上的各个票据行为效力独立
- D.每个票据债务人独立承担票据责任
-
甲公司与乙公司虚立买卖合同一份,并以该合同为基础开立商业汇票一张。银行审查合同和收取保证金后,与甲公司签订承兑协议,并在汇票上签章承兑。随后乙公司将汇票向某信用社贴现。如信用社向承兑银行提示付款,则( )
- A.银行不能对信用社拒付,因为信用社是善意持票人
- B.银行可以拒付,理由是银行承兑是被欺诈而为的行为,属于无效票据行为
- C.银行可以拒付,理由是两公司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汇票自始无效
- D.银行应当拒付,因为本案涉嫌犯罪
-
银行汇票与商业汇票的区别在于( )
- A.银行汇票的出票人和付款人是同一人,商业汇票则不是
- B.银行汇票的出票人可以是自然人和法人,商业汇票的出票人只能是法人
- C.银行汇票用于异地支付,商业汇票只能同城结算
- D.银行汇票金额有出票金额和实际结算金额,商业汇票只有出票金额
-
当事人存在票据关系的情形是( )
- A.某人在某银行存入人民币10万元,某银行签发存单一张
- B.某公司在某银行开户,约定可以以支票取款
- C.某公司将汇票遗失,后凭法院的除权判决向票据债务人主张权利
- D.买卖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以支票形式付款
-
属于己付证券的是( )
- A.银行承兑汇票
- B.银行汇票
- C.支票
- D.商业汇票
-
根据证券所体现的权利性质,票据属于( )
- A.物权证券
- B.债权证券
- C.证权证券
- D.委托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