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0228)真题及答案
-
2016年5月6日夜间,B市环城河沿岸居民闻到了一般“洋葱”样气味,不久就感觉嗓子疼痛、胸闷、呼吸困难,先后有15人被送往医院教治。次日上午,部分居民认为毒气是附近的C制药厂产生的,于是群体围攻C制药厂,损毁机器设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余元,效使C制药厂停工。
经当地环保局调查,最终确认有毒气体来源于环城河水体。2016年5月初,D化工厂生产负责人姜某将该厂产生的超标污水(属于有毒危险废物)交由不具备污水处理资质和能力的某物流公司赵某进行处理,每吨污水的处理费为500元,D化工厂的法定代表人纪某对此表示同意。经调查确认:D化工厂通过赵某处理的污水达1600多吨。赵某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处置、排放D化工厂的污水,一是借帮助其他单位运送污水至处理单位之机,通过央带、做假水样的手段,将部分D化工厂污水运送给不具备处理D化工厂污水能力的污水处理厂;二是将约200余吨的D化工厂污水直接排至环城河中。D化工厂污水正常的处理价格为每吨3400元,通过赵某处理污水,D化工厂少支出处理费达400余万元。该污染事件发生后,环城河水体治污费达313705余元,该事件还导致环城河沿岸10多名居民入院治疗。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本案中姜某、赵某、纪某应承担什么责任?为什么?(5分)
(2)C制药厂的损失是否应由D化工厂和某物流公司承担?为什么?(5分)
(3)B市居民曲某以D化工厂和某物流公司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请问法院应否受理?(5分)
-
热某,男,39岁,住A市。2017年3月,陆某在网上发现有人将猴子当宠物,遂通过网络以70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只然猴在家中饲养。经群众举报,A市警方对陆某进行调查,在其家中发现一只猕猴。经鉴定:该类猕猴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017年8月,陆某被A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8000元,所饲养的猕猴被警方送往A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民法院对陆某判处刑罚是否适当?陆某被判处刑罚的罪名是什么?(5分)
(2)人民法院对陆某定罪的法律依据是什么?(5分)
-
简述《巴塞尔公约》的宗旨和内容。
-
试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和民法的联系与区别。
-
简述生态补偿制度。
-
简述生态破坏侵权的免责事由。
-
依据《环境保护税法》,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不需要缴纳环境保护税的情形有()
- A.向依法设立的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排放应税污染物的
- B.在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设施、场所贮存或者处置固体废物的
- C.依法设立的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
- D.取得排污许可证后向河道排放污水
- E.贮存或者处置固体废物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
-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文件有()
- A.《人类环境宣言》
- B.《21世纪议程》
- C.《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D.《生物多样性公约》
- E.《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
简述环境法的政策性特征的主要体现。
-
关于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根据之一
- 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 C.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省级人民政府可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 D.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省级政府备案
- E.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
-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污染物排放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其中应当公开的内容包括()
- A.主要污染物的名称
- B.生产工艺流程
- C.排放浓度和总量
- D.超标排放情况
- E.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
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体系的有()
- A.《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 D.农业部颁布的《草畜平衡管理办法》
- E.《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
预防原则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的内涵是()
- A.依靠群众保护环境
- B.预防的对象是环境损害,这种损害是科学上确定的、形成共识的
- C.谁污染谁治理
- D.预防的目的是避免或者减少环境损害
- E.预防的性质属于事前积极控制
-
下列能够作为环境法律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是()
- A.野生植物
- B.大气
- C.城市环境
- D.太阳系
- E.张家界风景区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调整人类环境与资源利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该法的目的为()
- A.确认自然资源权属
- B.保护和改善环境
- C.规范自然资源流转秩序
- D.预防和治理人为环境侵害
- E.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
下列关于我国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缔结或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
- B.我国缔结或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律有不同规定的,如属于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则仍适用我国国内法
- C.国内环境法的效力优于国际环境条约
- D.国际环境条约在我国境内直接适用,不需要国内立法机关将它转换为国内法
-
根据《水法》规定,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划定地下水禁止开采或者限制开采区须经()
- A.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 B.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 C.县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批准
- D.省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批准
-
我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规定的诉讼时效是()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在我国,下列自然资源中只能属于国家所有的是()
- A.矿藏
- B.林地
- C.草原
- D.水库中的水
-
《水法》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
- A.农业用水的需要
- B.工业用水的需要
- C.生活用水的需要
- D.航运用水的需要
-
某化工厂违法排放污染物,环保部门对其处以罚款,并责令改正。该化工厂拒不改正,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环保部门可以自责令更改之日的次日起作出如下处罚()
- A.责令停产停业
- B.吊销营业执照
- C.按照原处罚数额加倍处罚
- D.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
下列关于海岛开发利用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的无需申请和审批
- B.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的可以在岛上建造建筑物或设施
- C.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的,应当依法缴纳使用金
- D.无居民海岛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物应进行环保处置
-
我国现行有关环境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有六部,即《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C.《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法》
- D.《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其批准单位是当地的()
- A.人民政府
-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 C.卫生部门
- D.公安机关
-
如果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向海洋倾倒毒性大的物质,应当()
- A.远离海岸
- B.事先取得特别许可证
- C.获得紧急许可证
- D.倾倒在试验倾倒区
-
在我国,负责危险化学品公共安全管理的行致机关是()
- 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 B.公安机关
- C.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 D.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
-
《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对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形式是()
- A.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 B.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登记表
- C.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
- D.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说明
-
我国现在对主要污染物或重点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的领域不包括()
- A.大气污染防治
- B.水污染防治
- C.环境噪声污染防治
- D.海洋污染防治
-
我国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机关是()
- A.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B.地方各级环保机构
- C.省级人民政府
- D.省级环保机构
-
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原则的目标是()
- A.改善民众生活质量
- B.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 C.保护环境
- D.环境保护优先
-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对江西省环境质量负责的主体是()
- A.江西省各省辖市人民政府
- B.江西省人民政府
- C.江西省环保厅
- D.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以下我国环境法的渊源中,效力等级最高的是()
- A.《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 B.《环境保护法》
- C.《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 D.《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
1968年,萨克斯教授出版了《保卫环境一公民行动战略》一书,首次提出了()
- A.“环境权”理论
- B.“循环经济”理论
- C.“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
- D.“绿色消费”理论
-
据《全上古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记载,夏代规定“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已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略,以成鱼签之长”。这一规定体现了()
- A.天人合一的朴素自然观
- B.将自然资源作为财产
- C.政府通过立法的手段保护环境
- D.维持自然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的思想
-
根据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不同,一般将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
- A.衍生环境问题
- B.次生环境问题
- C.第一环境问题
- D.生态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