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法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 
				
结合中国现实,试述如何培养中国人的法律意识。
 - 
				
试述权力资源的调控和权利保障相结合的关系。
 - 
				
法律文化的特征。
 - 
				
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是什么?
 - 
				
立法主体和其他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可以进行法的汇编。
- 正确
 - 错误
 
 - 
				
法的调整功能的含义和特点。
 - 
				
法律制裁和法律责任的关系。
 - 
				
君主和皇帝即使采用法律手段治理国家仍然是人治。
- 正确
 - 错误
 
 - 
				
法的继承的内容包括法律规则、法律制度、法律概念、法律术语等,但不包括法律价值。
- 正确
 - 错误
 
 - 
				
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一体化的。
- 正确
 - 错误
 
 - 
				
一个法律规则的三个逻辑要素缺一不可,必须表现在一个法律条文中。
- 正确
 - 错误
 
 - 
				
部门法划分的标准有( )。
- A.法所调整的对象
 - B.法适用的事项
 - C.法所调整的行业
 - D.法适用的空间
 - E.法的调整方法
 
 - 
				
关于法律责任的特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法律责任具有法定性
 - B.法律责任具有内在逻辑性
 - C.法律责任具有肯定性
 - D.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
 - E.有法律责任必然有强制性制裁措施
 
 - 
				
我国审判机关的监督包括( )。
- A.审判机关对立法机关的监督
 - B.审判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 C.审判机关对检察机关的监督
 - D.审判机关对自身审判活动的监督
 - E.审判机关对社会组织的监督
 
 - 
				
就中国现时期而言,关于法律与利益关系,可以确立的原则有( )。
- A.不损害社会利益原则
 - B.利益兼顾原则
 - C.缩小利益差异原则
 - D.少数利益受保护原则
 - E.利益权衡原则
 
 - 
				
“正义不仅要被伸张,而且必须眼见着被伸张”。下列选项中符合该句话含义的是( )。
- A.眼不见则不能接受
 - B.没有公开则无所谓正义
 - C.公开是司法程序正义的要求
 - D.司法公开就是指司法民主
 - E.司法公开要求不能逾越法定程序
 
 - 
				
有权的国家机关所进行的旨在赋予某些习惯、判例、法理、国际条约或其他规范以法的效力的活动是( )。
- A.修改法
 - B.制定法
 - C.补充法
 - D.认可法
 
 - 
				
大多数国家行使公布法的权力的主体是( )。
- A.立法机关的领导机构
 - B.议会议长
 - C.总统
 - D.国家元首
 
 - 
				
行使中国国家立法权的机关只能是( )。
- A.国务院
 -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 C.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 D.党中央
 
 - 
				
关于法的汇编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法的汇编就是法的清理的一个部分
 - B.法的汇编不是正式的立法活动
 - C.法的汇编一般不改变法的文字和内容
 - D.法的汇编是法的形式的系统化的方法
 
 - 
				
涉及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事项的规范不能是( )。
- A.基本法律
 - B.法律
 - C.行政法规
 - D.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 
				
关于衡平法的选项错误的是( )。
- A.它是英国普通法的一种形式
 - B.它是根据公平原则所做出的判决
 - C.它最早只能在大法官法院进行
 - D.它在没有先例时由大法官采用
 
 - 
				
被有的学者称为独立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之外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
- A.社会组织
 - B.执政党
 - C.社会舆论
 - D.法律职业群体
 
 - 
				
“(1)法律具有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地位。(2)任何人的权利和义务都必须由普通法院来审判。(3)不是宪法赋予个人权利与自由,而是个人权利产生宪法。”提出上述法治原则的法学家是( )。
- A.拉兹
 - B.富勒
 - C.亚里士多德
 - D.戴雪
 
 - 
				
对中国古代法家的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法家的法治仍然是一种人治
 - B.法家的法治强调刑罚的至上地位
 - C.法家的法治和古希腊的法治其实质是相同的
 - D.法家的法治强调法治和德治的结合
 
 - 
				
一定的法、法制、法治、法律意识以及其他法的现象的精神品格的总称是( )。
- A.法律思想
 - B.法律价值
 - C.法律文化
 - D.法律传统
 
 - 
				
不属于西方法律传统的是( )。
- A.法治传统
 - B.权利文化
 - C.重刑轻民
 - D.私法文化
 
 - 
				
从个别判断推出一般规律的推理是指( )。
- A.归纳推理
 - B.演绎推理
 - C.类比推理
 - D.“三段论”
 
 - 
				
在我国,国家设置的专职维护法制统一和正确实施的官员是指( )。
- A.法官
 - B.律师
 - C.检察官
 - D.人大
 
 - 
				
律师在法庭上辩护时提出自己对法律的理解和看法,从法律解释的角度这属于( )。
- A.正式解释
 - B.任意解释
 - C.法定解释
 - D.有效解释
 
 - 
				
1789年宣布《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的国家是( )。
- A.美国
 - B.英国
 - C.法国
 - D.德国
 
 - 
				
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是( )。
- A.法律规范
 - B.社会关系
 - C.主体意志
 - D.社会事件
 
 - 
				
近代以来多数国家的法对主体的效力原则是( )。
- A.属地主义原则
 - B.属人主义原则
 - C.保护主义原则
 - D.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相结合
 
 - 
				
下列属于典型的保护性法律关系的是( )。
- A.婚姻法律关系
 - B.刑事法律关系
 - C.继承法律关系
 - D.合同法律关系
 
 - 
				
关于法的实施对于法治的意义,下列错误的是( )。
- A.法的实施是实现法的作用和目的的前提条件
 - B.法的实施是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必要环节
 - C.法的实施是建立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和条件
 - D.法的实施只涉及执法和司法,对立法不具有补充的作用
 
 - 
				
认为法学的研究对象应包括先验的理想法、应然法和自然法的西方学派是( )。
- A.马克思主义法学
 - B.价值论法学
 - C.分析法学
 - D.社会法学
 
 - 
				
作为独立学科的法理学出现于( )。
- A.17世纪
 - B.18世纪
 - C.19世纪
 - D.20世纪
 
 - 
				
认为法学研究的真正的也是唯一的对象便是实际存在的以规范体系表现出来的纯粹实在法的学者是( )。
- A.凯尔森
 - B.奥斯丁
 - C.哈特
 - D.康德
 
 - 
				
法律规定“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关于该规则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规则是义务规则
 - B.该规则是确定性规则
 - C.该规则是强行性规则
 - D.该规则是第二性规则
 
 - 
				
“法者,国之权衡也。”“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这些主张将法的本质归结为( )。
- A.理性论
 - B.权力论
 - C.规范论
 - D.自然论
 
 - 
				
下列关于法与正义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 A.法律没有正义与不正义之分
 - B.正义与法律正义是一回事
 - C.法律有时候和正义相抵触
 - D.不体现正义的法不是法
 
 - 
				
下列现象中,科技对法律发生影响的是( )。
- A.公共汽车上的摄像头有利于公安机关破案
 - B.很多国家立法,禁止用克隆技术造人
 - C.某科学家将自己的发明卖给某工厂而获利100万
 - D.王某因酒瓶爆炸而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生产厂家赔偿损失
 
 - 
				
原始社会规范的形式不包括( )。
- A.习惯
 - B.宗教规范
 - C.道德规范
 - D.法律规范
 
 - 
				
从法系上来看,目前中国香港的法属于( )。
- A.大陆法系
 - B.英美法系
 - C.中华法系
 - D.亚太法系
 
 - 
				
关于“可持续发展法”的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 A.可持续发展法就是环境法
 - B.可持续发展法即是经济法的子部门
 - C.可持续发展法不是法律,仅是理念
 - D.可持续发展法是个综合性法学概念
 
 - 
				
法律全球化对一国法制的影响体现在多方面,其中不包括( )。
- A.推动法律观念的转换
 - B.影响法律人的职业化进程
 - C.促进法治理念的转变
 - D.实现各国法律制度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