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10月自考国际法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试述难民身份的确定及其法律地位

  2. 甲、乙、丙三国都是《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的缔约国。甲国将其与乙国、丙国之间关涉该公约的争端提交国际法院解决。乙国声称其在批准该公约时,声明对该公约第35条第2款关于通过仲裁和国际法院解决争议条款作出保留。丙国也即刻发表声明表示对该争议解决条款提出保留。

    请问:

    (1)国际法院是否具有对乙国的管辖权?为什么?

    (2)国际法院是否具有对丙国的管辖权?为什么?

  3. 简述国际法的渊源及其新发展。

  4. 简述实践中沿海国在领海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情形。

  5. 简述领土主权及其限制。

  6. 简述国家承认的法律效果及其溯及力。

  7. 规定了禁止酷刑和其它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的公约有( )。

    • A.《世界人权宣言》
    • B.《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 C.《禁止酷刑公约》
    • D.《旨在废除死刑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第二任择议定书》
    • E.《防止并治灭绝种族罪公约》
  8. 可免除国家责任的情况有( )。

    • A.同意
    • B.危急情况
    • C.反措施
    • D.不可抗力
    • E.危难
  9. 国家愿意在国际航班飞行方面相互开放领空,给予更多自由,可以选择加入1944年芝加哥会议所提供的多边航空协定有( )。

    • A.《芝加哥公约》
    • B.《国际航空运输协定》
    • C.《巴黎航空公约》
    • D.《东京公约》
    • E.《国际航班过境协定》
  10. 根据国际实践,通过全民公决的方式来决定领土变更应具备的条件有( )。

    • A.合法和正当的理由
    • B.绝大多数国家的支持
    • C.居民能自由地表达意
    • D.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投票
    • E.在其他国家的监督下投票
  11. 形成惯例的国家实践必须符合的条件有( )。

    • A.国家同意
    • B.法律确信
    • C.一贯性和划一性
    • D.一般性
    • E.时间性
  12. 甲国因故驱逐了乙国驻甲国使馆一名外交人员,后乙国也驱逐了甲国驻乙国使馆一名外交人员,乙国的行为是( )。

    • A.反报
    • B.报复
    • C.干涉
    • D.制裁
  13. 根据中立制度,交战国的节制义务是( )。

    • A.不得在中立国领土内从事战争行为
    • B.应采取一切必要而可能的措施防止其军队侵犯中立国的财产权利
    • C.容忍中立国港H临时庇护敌方舰船
    • D.不得破坏中立国与敌国保持正常的外交和商务关系
  14. 以下关于间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间谍是一种不正当的害敌手段
    • B.间谍被俘后享受战俘待遇
    • C.各国可不经审判对间谍依本国刑法严加惩处
    • D.间谍本身并不违反国际法
  15. 国际法院的当事方是( )。

    • A.自然人
    • B.法人
    • C.国家
    • D.国际组织
  16. 反人道罪的犯罪对象是指( )。

    • A.战俘
    • B.正规武装部队
    • C.平民
    • D.非正规部队
  17. 国际人权法的主要渊源是( )。

    • A.国际习惯
    • B.国际人权公约
    • C.一般法律原则
    • D.国际司法判例
  18. 第三方不直接参与争端谈判,而是运用外部手段促成当事国进行谈判的国际争端解决方法是( )。 

    • A.斡旋
    • B.调停
    • C.调查
    • D.协商
  19. 国际组织的成员中,被称为“准成员”的是( )。

    • A.正式成员
    • B.联系成员
    • C.部分成员
    • D.附属成员
  20. 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在制定海洋法公约时采取的表决方式是( )。

    • A.全体一致同意
    • B.多数同意制
    • C.加权表决制
    • D.协商一致
  21. 在传统的西方人权观念中,人权( )。

    • A.只限于个人人权
    • B.内容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 C.本质上只能由国内政府来保障
    • D.应以国家主权为基础,人权原则应从属于主权原则
  22. 确立了严格责任制的是( )。

    • A.《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草案》
    • B.《预防危险活动的跨界损害的条款草案》
    • C.《关于危险活动造成的跨界损害案件中损失分配的原则草案》
    • D.《国际组织责任条款草案》
  23. 关于反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措施针对的是一国的国际不法行为
    • B.反措施必须符合受害国的国际义务
    • C.只要遭受国际不法行为,受害国就可直接采取反措施
    • D.反措施是一种解决国际争端的强制方法
  24. 与外交官一样享有各项外交特权与豁免的使馆人员是( )。

    • A.行政技术人员及其成年子女
    • B.与外交人员构成同一户口的家属
    • C.服务人员
    • D.由国际公约具体规定
  25. 对条约有两种以上的解释时,应采用( )。

    • A.最符合条约目的和宗旨的解释
    • B.国际法院的解释
    • C.国际仲裁机构的解释
    • D.国际法学家的解释
  26. 《关于危险活动造成的跨界损害案件中损失分配的原则草案》确立了( )。

    • A.公平责任制
    • B.过失责任制
    • C.严格责任制
    • D.过错责任制
  27. 国家外交关系的领导机关是( )。

    • A.政府
    • B.国家元首
    • C.外交部
    • D.外交部长
  28. 关于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根据,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采取的是( )。

    • A.治外法权说
    • B.代表性说
    • C.职务需要说
    • D.以职务需要说为主、兼顾代表性说
  29. 航空器的国籍是( )。

    • A.航空器所有人的国籍
    • B.航空器承租人的国籍
    • C.航空器登记国的国籍
    • D.机长的国籍
  30. 将航空器看成是犯罪侵害对象的是( )。

    • A.《海牙公约》
    • B.《东京公约》
    • C.《蒙特利尔公约》
    • D.《巴黎航空公约》
  31. 我国《领海及毗连区法》所规定的领海宽度为( )。

    • A.3海里
    • B.6海里
    • C.12海里
    • D.24海里
  32. 群岛国的主权范围及于( )。

    • A.群岛及其上空
    • B.群岛水域及其上空
    • C.群岛水域的海床和底土
    • D.群岛水域及其上空、海床和底土,以及其中所包含的资源
  33. 甲乙两国以小青河为界,下列说法不符合一般国际法规则的是( )。

    • A.小青河沿岸及水域分属甲乙两国,且两国对分属本国部分享有领土主权
    • B.甲乙两国对小青河有共同的使用权,但不得损害对方国家的利益
    • C.甲乙两国可在边境地区建立靶场或进行武器实验
    • D.甲乙两国船舶可在小青河上平等自由地航行,但一般不能到对岸港1:3停靠
  34. 关于国际河流的主权,说法正确的是( )。

    • A.属于所有流经国
    • B.属于某一流经国
    • C.属于国际委员会
    • D.各段分别属于其流经国
  35. 关于最惠国特遇,表述正确的是( )。

    • A.一国在某些事项上给予外国人与本国国民相同的待遇
    • B.一国给予另一国国民的待遇,不低于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在该国所享受的待遇
    • C.一国按国际上的最低标准给予外国国民的待遇
    • D.各国基于平等互利的原则,互相给予对方国民某种权利、利益或优惠
  36. 狭义的自卫权是指( )。

    • A.国家平时进行国防建设的权利
    • B.安理会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必要办法
    • C.国家对外国武力攻击采取报复的权利
    • D.国家在受到外国武力攻击时,实施单独的或集体的武装自卫行动的权利
  37. 甲国和乙国合并成为丙国,丙国政府应该继承的债务是( )。

    • A.甲国政府向丁国政府所贷款项
    • B.乙国南方公司向丁国政府所贷款项
    • C.乙国某省政府向丁国政府所贷款项
    • D.甲国某省政府向丁国政府所贷款项
  38. 第一次正式使用“国际强行法”概念的是( )。

    • A.《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 B.《联合国宪章》
    • C.《世界人权宣言》
    • D.《维也纳条约法公约》
  39. 中国对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针对中国的间谍行为所行使的管辖权为( )。

    • A.普遍性管辖权
    • B.保护性管辖权
    • C.属人管辖权
    • D.属地管辖权
  40. 国际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 )。

    • A.国家之间的关系
    • B.国家与外国人之间的关系
    • C.不同国家的私人之间的关系
    • D.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41. 被誉为“国际法之父”的近代国际法的奠基人是( )。

    • A.瓦特尔
    • B.宾刻舒克
    • C.马克斯·胡伯
    • D.格老秀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