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自考国际法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08年7月18日,甲国军舰“和平号”在乙国附近的公海上航行时,收到丙国船舶“科波菲尔号”发出的求救信号,称在距离其12海里处遭遇悬挂乙国国旗的海盗船。
“和平号”向该处加速驶去,远远的发现一艘悬挂乙国国旗的船舶“维斯号”疑似海盗船只。“和平号”拿捕“维斯号”后,发现其实际上是一艘在丁国登记的船舶,也未发现任何被掠夺或扣留的人或财物。
(1)“维斯号”悬挂乙国国旗是一种什么行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2)“和平号”军舰可否在公海上拿捕海盗船?为什么?
(3)由哪个国家对海盗船予以审判和惩罚?
(4)“和平号”在“维斯号”上未发现任何被扣留或掠夺的人或财物,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
 - 
				
区域性国际组织与联合国有什么关系。
 - 
				
论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简述反人道罪的基本特征。
 - 
				
简述国际法院确立管辖权的方式。
 - 
				
简述条约缔结的一般程序。
 - 
				
”国际法不加禁止的、其有形后果有造成重大跨界损害的危险的活动”应具有的要素包括( )。
- A.这类活动未受国际法禁止
 - B.这类活动具有引起重大损害的可能性
 - C.这类损害必须是跨界的
 - D.各当事国之间有共同边界
 - E.跨界损害必须是由这类活动通过其有形后果而引起的
 
 - 
				
欧洲人权委员会的程序包括( )。
- A.对其他国际组织指控的调查、调解和报告
 - B.对缔约国之间指控的调查、调解和报告
 - C.对个人投诉的调查、调解和报告
 - D.无需投诉,仅根据对情况的了解主动的调查、调解和报告
 - E.不用依据条约而经证明确系一贯和严重侵害基本人权的情形即受理个人来文的特殊程序
 
 - 
				
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使馆的职责包括( )。
- A.处理民政、商务、护侨等日常性的事务
 - B.以一切手段调查接受国的状况,并向派遣国报告
 - C.促进本国与接受国之间的商业、经济、文化和科学关系
 - D.可在接受国同意的情况下,受托保护未在接受国派驻代表的第三国国民的利益
 - E.办理护照和签证
 
 - 
				
外国船舶在一国领海享有的无害通过权要求( )。
- A.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安全和良好秩序
 - B.通过是为了穿过领海但不进入内水
 - C.除例外情况外,通过必须继续不停和迅速进行
 - D.通过时做短暂停留以供检查
 - E.潜水艇必须在水面航行并展示其国旗
 
 - 
				
一般认为,在国际法渊源中处于最重要地位的有( )。
- A.国际条约
 - B.国际习惯
 - C.一般法律原则
 - D.司法判例
 - E.公法学家学说
 
 - 
				
关于《日内瓦公约》的适用范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可以对非缔约国紧急适用
 - B.只适用于国家间的战争
 - C.不适用于一国内部的内战
 - D.不适用于有非缔约国参加的战争或武装冲突
 
 - 
				
《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明确肯定属于合法战斗员的是( )。
- A.外国雇佣兵
 - B.军队医务人员
 - C.间谍
 - D.公开携带武器的起义居民
 
 - 
				
规定了非政府组织的个人来文申诉权的是联合国( )。
- A.《有关侵犯人权及基本自由的来文的处理程序》
 - B.《禁止酷刑公约》
 - C.《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
 - D.《世界人权宣言》
 
 - 
				
联合国维和行动与联合国执行行动的关键区别在于( )。
- A.在维和行动中保持中立
 - B.除自卫外不使用武力
 - C.部署或驻扎部队要取得东道国的同意
 - D.采取有拘束力的非军事的制裁措施
 
 - 
				
瑞士取得国际法院诉讼当事国的资格是因为当时它( )。
- A.是联合国的会员国
 - B.虽非联合国会员国但为《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
 - C.事先向国际法院书记处交存声明表示愿意接受国际法院的管辖
 - D.具有永久中立国的特殊身份
 
 - 
				
一个国际组织的缔约权( )。
- A.产生于该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人格
 - B.只对非成员国或其他国际组织行使
 - C.只对其成员国行使
 - D.依据各自的组织约章、暗含权和嗣后的惯例来具体确定
 
 - 
				
《联合国宪章》与其他国际组织基本文件的最大区别在于它( )。
- A.是一部缔约国最多的多边国际条约
 - B.是一部造法性国际条约
 - C.被认为具有国际社会宪法的地位
 - D.具有国际条约和组织约章的双重性
 
 - 
				
国际法上的国际刑事责任问题( )。
- A.主要涉及国家的刑事责任和个人的刑事责任
 - B.主要涉及国家的刑事责任和国际组织的刑事责任
 - C.仅涉及国家的刑事责任
 - D.仅涉及个人的刑事责任
 
 - 
				
国家责任法的核心内容是( )。
- A.确定一国的国际不法行为
 - B.制止违背国际法的行为
 - C.对一国国际不法行为造成的损失给予赔偿
 - D.使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国保证不重复该不法行为
 
 - 
				
为建立完备、统一的国际法律责任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的是( )。
- A.1996年《关于国家责任的条款草案》
 - B.2001年《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草案》
 - C.2001年《预防危险活动的跨界损害的条款草案》
 - D.2006年《关于危险活动造成的跨界损害案件中损失分配的原则草案》
 
 - 
				
因程序简便而在实践中最常用的条约文书是( )。
- A.协定
 - B.议定书
 - C.换文
 - D.宣言
 
 - 
				
如果条约所载规则是对国际习惯法的确认或嗣后发展为国际习惯法,该规则对第三国所具有的拘束力来源于( )。
- A.第三国的明示同意
 - B.缔约国的影响
 - C.条约本身
 - D.作为国际习惯法的该规则本身
 
 - 
				
关于使馆的设立,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 A.使馆的等级根据馆长的等级来确定
 - B.使馆的等级由派遣国决定
 - C.代办处是派往中小城市的外交机构
 - D.根据接受国的大小分别设立大使馆或公使馆
 
 - 
				
在领馆的等级设置上,中国实行的是( )。
- A.总领馆、领馆、副领馆和领事代理处四级领馆制
 - B.总领馆、领馆和副领馆三级领馆制
 - C.总领馆、领馆和领事代理处三级领馆制
 - D.总领馆和领馆二级领馆制
 
 - 
				
根据国际条约和习惯有关港口制度的规则,国家的开放港口( )。
- A.应平等地对所有国家的所有船舶开放
 - B.应平等地对所有国家的商船开放
 - C.可以只对友好国家的船舶开放
 - D.可以只允许遭遇不可抗力的船舶进入和停泊
 
 - 
				
下列行为符合《营救协定》规定的是( )。
- A.对于获救宇航员和寻获的空间物体,救援国应立即送还登记国
 - B.救助国有权要求登记国支付所有救援费用
 - C.登记国应支付应自己请求而进行搜寻和归还空间物体的费用
 - D.登记国应支付救助宇航员的费用
 
 - 
				
被誉为”调整国际民用航空关系的宪章性文件”的是( )。
- A.《巴黎航空公约》
 - B.《芝加哥公约》
 - C.《国际航空运输协定》
 - D.《国际航班过境协定》
 
 - 
				
全民公决作为一种变更领土的方式,其合法性取决于( )。
- A.是否有合法和正当的理由
 - B.程序是否公正
 - C.是否有联合国监督投票
 - D.当地居民的意志能否自由地表达
 
 - 
				
在大陆架划界方面的国际法发展的总趋势是( )。
- A.《大陆架公约》规定的中间线或等距离线原则
 - B.《大陆架公约》规定的自然延伸原则及公平原则
 - C.“北海大陆架案”确立的中间线或等距离线原则
 - D.“北海大陆架案”确立的自然延伸原则及公平原则
 
 - 
				
当代国际关系中最常见的领土取得或变更的方式是( )。
- A.先占
 - B.添附
 - C.民族自决
 - D.全民公决
 
 - 
				
下列行为符合《南极条约》的是( )。
- A.各国可以在此进行无害的武器试验
 - B.各国的领土要求被冻结
 - C.沿岸国根据”扇形原则”享有周围海域的主权
 - D.各国可以设立科考站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 
				
按照现行国际法,以下关于国籍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各国依相关国际公约所规定的血统主义来确定国籍的取得
 - B.各国依相关国际公约所规定的出生地主义来确定国籍的取得
 - C.各国依国内法解决国籍冲突问题
 - D.国籍问题原则上属于每个国家的主权管辖的范围之内
 
 - 
				
国家之间引渡罪犯,大部分是基于( )。
- A.双边条约
 - B.区域性条约
 - C.国际公约
 - D.多边条约
 
 - 
				
一个国家准许外国人离境的条件,首先是该外国人必须已经( )。
- A.缴纳了离境税
 - B.履行了当地的义务
 - C.处置了所有不动产
 - D.缴纳了所携财产的特别税
 
 - 
				
永久中立国承担永久中立义务的结果是( )。
- A.使其与战争有关的权利受到了一定限制
 - B.放弃了国家主权
 - C.让渡了国家主权权利
 - D.不再具有国际法主体地位
 
 - 
				
国家对于外国人在该国领域外侵害该国的国家或公民的重大利益的犯罪行为行使的管辖权,称为( )。
- A.属地管辖权
 - B.属人管辖权
 - C.保护性管辖权
 - D.普遍性管辖权
 
 - 
				
关于国际习惯在中国的适用,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 A.缺乏法律的明文规定
 - B.民法规定可以适用
 - C.宪法规定国际习惯优于国内法
 - D.外交中提出国际习惯对国家没有严格的约束力
 
 - 
				
国际条约在缔约国国内的效力,取决于( )。
- A.该国际条约的规定
 - B.国际法优于国内法的一般法律原则
 - C.各缔约国国内宪法的规定
 - D.各缔约国国内法院的司法解释
 
 - 
				
国际强行法规则最突出的特征是( )。
- A.为国际社会整体接受
 - B.公认为不许损抑
 - C.唯有以后具有同样强制性质的规则才能予以更改
 - D.与强行法相抵触的条约均属无效
 
 - 
				
多数国际法学者认为,作为国际法渊源的”一般法律原则”应解释为( )。
- A.国际强行法
 - B.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 C.各国之间”一般法律意识”所产生的原则
 - D.各国法律体系所共有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