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自考国际法真题及答案解析
- 
				
试述国家豁免原则的发展。
 - 
				
美国驻德黑兰外交领事人员案
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亲美的伊朗王国政府被推翻。在革命过程中,示威游行的伊朗学生冲击并占领了美国驻德黑兰使馆,扣留了美国驻伊使馆的外交领事人员。为此,美国于1980年宣布冻结了伊朗在美国的资产。在释放人质谈判未能迅速取得结果的情况下,卡特政府派遣特种部队潜入伊朗使用武力营救人质,但行动遭到失败。
与此同时,1979年11月29日,美国向海牙国际法院对伊朗提起诉讼,请求国际法院指示临时保全措施,同时请求法院判定伊朗违反了《维也纳外交领事关系公约》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法准则。
伊朗对国际法院的管辖权提出异议,其理由之一是认为扣押美国外交人员是民众的行为,不是伊朗政府的行为,因此美伊两国之间不存在争端。案件进行过程中,美伊两国继续进行了谈判,并最终达成了解决的方案,被扣押的美国外交领事人员获得了释放。
(1)美国与伊朗之间的纠纷是否属于国际争端?理由何在?
(2)美伊纠纷如果是国际争端,请问它属于法律性争端还是政治性争端?
(3)美国冻结伊朗在美资产的行为属于反报还是报复?理由何在?
(4)美伊谈判解决人质问题,属于何种类型的国际争端解决方法?
(5)美国能否在谈判的同时,又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为什么?
 - 
				
简述大陆架的法律地位。
 - 
				
简述国际条约的主要特征。
 - 
				
简述国际法的基本特征。
 - 
				
简述政府间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
 - 
				
甲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其行为属于国际法上的国家内政范围,其他国家不得进行干涉的有( )。
- A.甲国决定废除君主立宪制,改用共和制作为其基本政治制度
 - B.为解决该国存在的种族冲突,甲国通过立法手段建立种族隔离区
 - C.甲国决定邀请某个外国领导人来访
 - D.甲国决定申请参加某个政府间国际组织
 - E.甲国决定与乙国签署双边贸易协定
 
 - 
				
从事违反国际法的战争犯罪行为的人应承担个人责任,在下列原因中,不得成为免除其国际刑事责任的理由的有( )。
- A.作为国家官员的地位
 - B.只是战争犯罪的共谋
 - C.不违反所在国的国内法
 - D.政府或上级命令
 - E.作为国家元首享有豁免权
 
 - 
				
条约必须遵守原则的例外情形有( )。
- A.该条约违反国际强行法规则
 - B.该条约违反缔约国国内法
 - C.该条约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
 - D.具体行为涉及条约保留条款
 - E.情势发生根本变化
 
 - 
				
国际不法行为法律责任的免除事由包括( )。
- A.同意
 - B.不可抗力
 - C.自卫
 - D.危难和危急情况
 - E.反措施
 
 - 
				
一个国家的领土包括( )。
- A.领陆
 - B.领水
 - C.大陆架
 - D.领空
 - E.领陆及领水的底土
 
 - 
				
甲乙两国以小青河为界,下列说法中不符合一般国际法规则的是( )。
- A.小青河沿岸及水域分属甲乙两国,且两国对分属本国部分享有领土主权
 - B.甲乙两国对小青河有共同的使用权,但不得损害对方国家的利益
 - C.甲乙两国可在边境地区建立靶场或进行武器实验
 - D.甲乙两国船舶可在小青河上平等自由地航行,但一般不能到对岸港口停靠
 
 - 
				
在下列权利中,属于集体人权的是( )。
- A.生命权
 - B.自由权
 - C.自决权
 - D.受教育权
 
 - 
				
人权问题全面进入国际法领域,成为国际法的主要调整对象之一,是从( )。
- A.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开始的
 -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的
 - C.19世纪传统国际法逐渐成熟后开始的
 -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的
 
 - 
				
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战争法规则被称为( )。
- A.海牙规则
 - B.日内瓦规则
 - C.纽伦堡原则
 - D.马顿斯条款
 
 - 
				
给予使馆和外交人员以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采取( )。
- A.代表性说
 - B.治外法权说
 - C.职务需要说
 - D.职务需要说与代表性说相结合的主张
 
 - 
				
根据《联合国宪章》,有权行使自卫权的国家是( )。
- A.受到外国威胁的国家
 - B.与外国发生争端的国家
 - C.国内发生武装冲突的国家
 - D.受到外国武力攻击的国家
 
 - 
				
过境通行制度可适用于( )。
- A.公海
 - B.领海
 - C.专属经济区
 - D.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
 
 - 
				
在下列水域中,不属于内水的是( )。
- A.内陆水
 - B.内海湾
 - C.内海峡
 - D.领海
 
 - 
				
被指控犯有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的被告( )。
- A.不适用时效原则
 - B.不承担个人刑事责任
 - C.无权得到公平审判
 - D.可以以政府和上级命令为理由免除其行为的国际法责任
 
 - 
				
域外庇护是( )。
- A.习惯国际法规则
 - B.拉丁美洲国家之间的区域性规则
 - C.普遍国际法规则
 - D.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规则
 
 - 
				
《芝加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所指的国家航空器是( )。
- A.国家所有的航空器
 - B.国家经营的航空器
 - C.在该国登记的航空器
 - D.用于军事、警察等部门执行公务的航空器
 
 - 
				
公约通常是许多国家就某一重大法律问题举行国际会议而制定的( )。
- A.双边条约
 - B.多边条约
 - C.契约性条约
 - D.国际组织章程
 
 - 
				
甲国对于外国人在乙国领域内侵犯甲国利益的犯罪行为有权行使管辖,这种管辖是 ( )。
- A.保护性管辖
 - B.属地管辖
 - C.属人管辖
 - D.普遍性管辖
 
 - 
				
内水与领海的主要区别是( )。
- A.外国船舶在内水不享有无害通过权
 - B.沿海国对领海享有主权
 - C.内水上空不允许外国飞机飞越
 - D.沿海国对内水享有主权
 
 - 
				
大陆架宽度的起算线是( )。
- A.领海外部界线
 - B.毗连区外部界线
 - C.领海基线
 - D.海岸线
 
 - 
				
一般认为对国际法渊源作了权威性说明的国际文件是( )。
- A.《国际联盟盟约》
 - B.《联合国宪章》
 - C.《国际法院规约》
 - D.《维也纳条约法公约》
 
 - 
				
国际习惯法是( )。
- A.由联合国大会制定而成的
 - B.由国际法委员会编纂形成的
 - C.在国际交往中形成并为各国公认的
 - D.一些国家协定采用的
 
 - 
				
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负责条约登记的机关是( )。
- A.联合国秘书处
 - B.联合国安理会
 - C.联合国经社理事会
 - D.国际法院
 
 - 
				
《联合国宪章》是在( )。
- A.旧金山会议上制订的
 - B.巴黎和会上制订的
 - C.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制订的
 - D.雅尔塔会议上制订的
 
 - 
				
国际法体系中最重要的法律原则是( )。
- A.民族自决原则
 - B.主权平等原则
 - C.不干涉内政原则
 - D.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 
				
对我国和外国所缔结的条约与重要协定,有权决定批准的机关是( )。
- A.国家主席
 - B.国务院
 - C.外交部
 - D.全国人大常委会
 
 - 
				
在下列有关使馆费用的选项中,不属于免税范围的是( )。
- A.对使馆提供特定服务的费用,如水、电、煤气等费用
 - B.使馆入境的公务用品,如车辆、办公用具等
 - C.使馆办理公务所收的费用,如办理签证、执照等
 - D.使馆买卖或租赁馆舍的费用
 
 - 
				
在下列选项中,一个国家发射空间物体应向其报告并登记的是( )。
- A.联合国外空委员会
 - B.联合国经社理事会
 - C.联合国秘书长
 - D.联合国大会
 
 - 
				
接受国准许派遣国领事执行职务的文件是( )。
- A.领事任命书
 - B.全权证书
 - C.介绍函
 - D.领事证书
 
 - 
				
在国际海底区域适用的基本法律原则是( )。
- A.国家主权原则
 - B.先占原则
 - C.时效原则
 - D.人类共同继承遗产原则
 
 - 
				
外国人在居留国( )。
- A.仅受居留国的管辖
 - B.仅受国籍国的管辖
 - C.受居留国和国籍国的双重管辖
 - D.不受任何国家的管辖
 
 - 
				
根据《芝加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决定航空器国籍的标准是( )。
- A.航空器的登记地
 - B.航空器的所有国
 - C.航空器的所在国
 - D.航空器租赁人的国籍
 
 - 
				
西方国家的传统人权概念比较强调( )。
- A.个人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 B.个人的公民权利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 C.个人的公民权利以及国家、民族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 D.个人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 
				
确定一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的依据是( )。
- A.血统
 - B.种族
 - C.国籍
 - D.住所
 
 - 
				
国际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 )。
- A.国家之间的关系
 - B.国家与外国人之间的关系
 - C.不同国家的私人之间的关系
 - D.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