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8年4月自考中国法制史(00223)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甲父乙与丙争言相斗,丙以佩刀刺乙,甲即以杖击丙,误伤乙,甲当何论?或曰殴父也,当枭首。论曰,臣愚以父子至亲也,闻其斗,莫不有怵怅之心,扶杖而救之,非所以诟父也。《春秋》之义,许止父病,进药于其父而卒,君子原心,赦而不诛。甲非律谓殴父,不当坐。一一《太平御览》卷六百四十引

    结合本案例,分析汉朝“春秋决狱”的原则,并进行简要评价。

  2. 试述清末修律对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影响。

  3. 简述宋朝不动产买卖契约成立的要件。

  4. 简述明朝《大诰》的主要特点。

  5. 简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历史意义。

  6. 观审

  7. 《新律》

  8. 圜土

  9. 北洋政府的司法机关分为普通司法机关和特别司法机关,其中特别司法机关有

    • A.兼理司法机关
    • B.军事审判机关
    • C.平政院
    • D.高等审判庭
    • E.大理院
  10. 唐朝法律对于告诉的限制主要有

    • A.限制囚徒告诉
    • B.限制学生告诉
    • C.限制奴仆告诉
    • D.限制亲属告诉
    • E.限制老幼笃疾告诉
  11. 宋朝在案例汇编及法医学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

    • A.《洗冤集录》
    • B.《法律答闯》
    • C.《疑狱集》
    • D.《名公书判清明集》
    • E.《龙筋风髓判》
  12. 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法规规定,允许地主出租自己合法的土地给农民耕种,但必须降低租率。与抗战前的标准相比,一般减租率不得少于

    • A.10%
    • B.25%
    • C.30%
    • D.50%
  13. 下列选项中,属于西周法律的有

    • A.《禹刑》
    • B.《汤刑》
    • C.《九刑》
    • D.《吕刑》
    • E.《竹刑》
  14. 秦朝建立了以君主专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形成三公九卿的中央行政体制。下列选项中,属于秦朝“九卿”的有

    • A.御史大夫
    • B.宗正
    • C.廷尉
    • D.刺史
    • E.奉常
  15. 最终收回领事裁判权的政权是

    • A.南京临时政府
    • B.北洋政府
    • C.广州武汉国民政府
    • D.南京国民政府
  16. 中国近代在刑法典中规定保安处分制度的是

    • A.《中华民国刑法》(1928年)
    • B.《中华民国刑法》(1935年)
    • C.《暂行新刑律》
    • D.《大清新刑律》
  17.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拥有解释法律及变更判例之权的机构是

    • A.立法院
    • B.司法院
    • C.行政院
    • D.最高法院
  18. 根据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管理法律规定,国务总理属于

    • A.特任官
    • B.简任官
    • C.荐任官
    • D.委任官
  19.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是

    • A.《中华民国约法》
    • B.《中华民国宪法》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20. 中国历史上最早对罪刑法定原则作出明确规定的刑法典是

    • A.《大清新刑律》
    • B.《暂行新刑律》
    • C.《大清现行刑律》
    • D.《中华民国刑法》
  21.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仿照西方国家,建立政治制度。其所规定的政体是

    • A.议会君主制
    • B.责任内阁制
    • C.总统共和制
    • D.委员会制
  22. 清朝实行的会审制度中,由朝廷各部院长官会同复审各省上报的斩、绞监候案件的制度称为

    • A.热审
    • B.圆审
    • C.朝审
    • D.秋审
  23. 中国古代允许独子兼祧的朝代是

    • A.唐朝
    • B.宋朝
    • C.明朝
    • D.清朝
  24. 太平天国婚姻家庭法制的基本原则是

    • A.男女平等
    • B.一夫多妻
    • C.买卖婚姻
    • D.一夫一妻多妾
  25. 为加强皇权,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一种在中国实行了一千多年的政治制度,使中央行政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该制度是

    • A.宰相制度
    • B.分封制度
    • C.宗法制度
    • D.世卿世禄制度
  26. 《大清律例》颁行于

    • A.乾隆年间
    • B.嘉庆年间
    • C.道光年间
    • D.同治年问
  27. 《元史?刑法志》载:“诸老废笃疾,事须争诉,止令同居亲属深知本末者代之。”这一记载说明元朝已经出现

    • A.辩护制度
    • B.申诉制度
    • C.诉讼代理制度
    • D.大案奏裁制度
  28. 辽朝根据契丹族习惯法汇编而成的最早的基本法律是

    • A.《重熙条制》
    • B.《决狱法》
    • C.《成雍重修条制》
    • D.《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29. 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将所辖国民分为四等,其中“汉人”为

    • A.第一等人
    • B.第二等人
    • C.第三等人
    • D.第四等人
  30. 为提高审判质量,宋朝实行“审”与“判”分离的制度,该制度称为

    • A.理雪
    • B.鞫谳分司
    • C.翻异别推
    • D.务限制
  31. 宋朝为发展海外贸易,实现“通货贿,以获厚利”“懋商贾,以助国用”,制订了专门的法规,称为

    • A.《江南格令条》
    • B.《市舶条法》
    • C.《庆元条法事类》
    • D.《淳祜条法事类》
  32. 唐朝的中央监察机关是

    • A.御史台
    • B.都察院
    • C.六科
    • D.尚书省
  33. 五代的统治者为了制止监狱管理中的黑暗与腐败现象,改善监狱环境与条件,设立了专门机构,称为

    • A.病囚院
    • B.审刑院
    • C.慈济院
    • D.囹圄
  34. 中国古代律典中最早规定“十恶”的朝代是

    • A.汉朝
    • B.北齐
    • C.唐朝
    • D.隋朝
  35. 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注释水平明显提高,律学家张斐对《晋律》中的二十个法律概念进行了解释,其中对“不敬”罪的解释是

    • A.亏礼废节
    • B.逆节绝理
    • C.违忠欺上
    • D.陵上僭贵
  36. 中国历史上最早将《具律》改为《刑名》,列于篇首的律典是

    • A.《魏律》
    • B.《北齐律》
    • C.《晋律》
    • D.《大律》
  37. 依照唐律规定,投靠敌方的犯罪行为是“十恶”之一,其罪名为

    • A.谋反
    • B.大不敬
    • C.不义
    • D.谋叛
  38. 唐朝将国家机关的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统称为

    • A.律
    • B.令
    • C.式
    • D.格
  39. 秦律将犯罪分为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前者从重处罚,后者从轻处罚。故意犯罪在秦律中称为

    • A.管
    • B.非眚
    • C.端
    • D.不端
  40. 下列关于秦朝法制指导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轻罪重刑
    • B.事皆决于法
    • C.法令由一统
    • D.明德慎罚
  41. 曹魏时期增设专门负责教授法律知识、培养司法人才的机构,称为

    • A.大理寺
    • B.廷尉
    • C.律博士
    • D.大司寇
  42. 周礼中的“凶礼”是指

    • A.祭祀之礼
    • B.冠婚之礼
    • C.丧葬之礼
    • D.宾客之礼
  43.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

    • A.《法经》
    • B.《九章律》
    • C.《仆区法》
    • D.《茆门法》